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五 第14课 滑稽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124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五 第14课 滑稽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五 第14课 滑稽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五 第14课 滑稽列传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滑稽列传读言微中,可以解纷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2.思维:把握文中三个小人物的品质特点及作者从中寄寓的思想感情。3.审美:赏析写人手法。学法点拨本文是专记滑稽人的列传,记载了下层人物淳于髡、优孟、优旃利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幽默才能,对统治者巧妙讽谏,给国家、人民带来好处的故事。比喻新奇浅近,寓意深刻明白。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滑稽人物,用滑稽笔墨,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学习本文,需注意三点:1.历来史书皆传帝王将相,而司马迁却专为下层人物立传,反映了其思想的民主与进步。特别要把握住作者为他们立传的宗旨及情感态度。2.三个小人物讽谏统治者的艺术性很高,都取得了成功。要悟悟他们的讽谏艺术,学会用幽默、智慧的方式处事的能力。3.本文所写人物、故事不一定是“真”,它们是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方式,这一特点学习时要注意。语言积累与梳理基础梳理1.通假字(1)三年不蜚又不鸣:_(2)诸侯振惊:_(3)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_(4)久不相见,卒然相睹:_(5)日暮酒阑,合尊促坐:_(6)微闻芗泽:_(7)赍以姜枣:_(8)若无远有所之:_(9)此知可以言时矣:_(10)陛楯者皆沾寒:_答案(1)同“飞”(2)同“震”(3)同“镒”,重量单位(4)同“猝”,突然(5)同“樽”,盛酒器(6)同“香”(7)同“剂”,调配(8)同“毋”,不要(9)同“智”,智慧(10)同“盾”,盾牌2.一词多义(1)一(2)尝(3)道(4)赍答案(1)相同/乃、竟/统一/一旦(2)同“常”/曾经(3)道理/取道/说,谈论/路(4)携带/同“剂”,调配3.虚词归纳(1)乃(2)之(3)固答案(1)就/你的/竟/仅仅,只(2)他,代齐威王/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3)本来/顽固/坚持/巩固4.古今异义词(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古义:_今义:_(2)国中有大鸟古义:_今义:_(3)欢然道故,私情相语古义:_今义:_(4)妇言慎无为古义:_今义:_(5)齐威王横行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能言善辩,言辞流利。今义: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2)古义:都城内。今义:国内。(3)古义:个人之间的感情。今义:男女情爱的事(多指不正当的)。(4)古义:不要干(当)。今义:没有作为。(5)古义:率意而行。此指齐威王称雄一时之事。今义: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_(2)先生少之乎:_(3)衣以文绣:_(4)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_(5)请为大王六畜葬之:_(6)韩魏翼卫其后:_(7)置酒而天雨:_(8)汝虽长,何益,幸雨立:_(9)始皇尝议欲大苑囿:_答案(1)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惊(2)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少(3)名词作动词,给穿衣(4)意动用法,以为贱;以为贵(5)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六畜的办法(6)名词作状语,像鸟翼一样(7)名词作动词,下雨(8)名词作状语,在雨中(9)形容词作动词,扩大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_(2)操一豚蹄,酒一盂:_(3)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_答案(1)省略句(2)定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译文:_(2)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译文:_(3)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译文:_(4)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译文:_答案(1)谈笑之际能巧妙地合于正道,也可以化解纠纷。(2)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用没有帐幔的床作席子,拿蜜饯的枣干来喂它。(3)想要死后家庭富足,又恐怕接受人家的贿赂,败坏法纪,作奸犯科而犯了大罪,自身被杀而家族被灭绝。贪官哪能做呢!(4)如果想做这项工作,涂漆倒是容易的,只是很难建造那所用来储存阴干漆器的房间。8.解释下面的成语(1)优孟衣冠:_(2)一鸣惊人:_答案(1)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指艺术上单纯地模仿,只在外表、形式上相似。出处: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庄王受到感动,封了孙叔敖的儿子。含贬义,用于书面语。(2)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出处:“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明:滑稽列传文白对译见附录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概括内容。答案“国中有大鸟”的隐语讽谏“纵酒淫乱”的场面推演“为孙叔敖衣冠”而恤故吏之家解陛楯郎之困劝诫油漆城墙微任务活动一认识三个小人物的特点及作者寄寓的情感1.文中的三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答:_答案共同点:关心国事,关注国家的命运,关心百姓的疾苦,勇于、善于向君主进谏。不同点:在淳于髡的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君主的关注,他担心齐王的不振,担心朝廷的淫乐,尽力在外交中获得最大利益;优孟、优旃除了在政事上巧妙进谏以外,他们的目光还投向了下层人物,无论是优孟对孙叔敖后人的帮助,还是优旃对卫士的怜悯,都表现了他们可贵的同情心,闪现出他们人性的光辉。2.淳于髡、优孟、优旃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劝说君王的?答:_答案淳于髡用“国中有大鸟”的隐语讽谏,用“操蹄禳田”的寓言类比,在对齐威王罢长夜之饮的问题上采用的是故意设置矛盾的回答,引齐威王自觉入套,然后通过层层递进的话语(“赋”的语言形式),自然推出“乐极则悲”的道理,使齐威王自己明白道理。优孟则用“反语归谬法”讽谏“贱人贵马”,用“为孙叔敖衣冠”而恤故吏之家。优旃则用“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的办法解陛楯郎之困,谏阻扩大苑囿,劝诫油漆城墙。3.本文写了一个赘婿,两个倡优。司马迁将这类被统治者视为开心工具的小人物列入传记,寄托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这里的几个小人物,地位虽然低微,但他们都有良好品质,他们能够为了国家与黎民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能够灵活巧妙地批评残暴荒淫的统治者,能够把他们的那些荒谬绝伦的想法顶回去,从而给国家和黎民百姓带来说不尽的好处。司马迁对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岂不亦伟哉!”同时也有对汉武帝时代满朝唯唯诺诺保官保命苟合取安之徒的不满。微任务活动二写人手法赏析滑稽列传是史记中较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和其他人物传记相比,这篇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本文有别于其他传记的最大特点,就是轻松幽默,寓庄于谐。作者似乎不是在写严肃的史实,而是在写小说,在写故事,但深刻的思想寄寓其中。面对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君王,臣下犯颜直谏,常常会带来性命之忧,所以对臣子来说往往要讲究劝谏的艺术,淳于髡等人就是如此,君王也乐于接受他们的意见。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第六十六。”请探究这篇作品的意义。答:_答案意义有三。其一,它表明司马迁重视下层人,能从下层人物的身上发现好品质,并对他们进行热情的歌颂。这一点表现了司马迁突出的民主性与进步性。其二,这里面写的几个小人物,地位虽然很低,但他们都有好品质,都能够为国家与黎民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能够灵活巧妙地批评残暴荒淫的统治者,能够把他们的那些荒谬绝伦的想法顶回去,从而给国家和黎民百姓带来说不尽的好处。司马迁满怀感慨地歌颂赘婿、倡优,其对现实有深刻的讽刺意味。其三,这篇作品写的是滑稽故事,因此我们也就只能把它当作故事来读,而不必过于认真。但滑稽列传这种记录警语、罗列轶事的叙事方法,给魏晋以后诸如世说新语一类的轶事小说开辟了道路,这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点击素材语言的伟大魅力齐威王,喜好隐语,又好彻夜饮酒,沉溺酒色淫乐之中,官吏们亦怠工腐败,致使朝政废弛,国势日渐衰落,诸侯屡次进犯,齐国的局势日益危急,却无人敢向威王进谏。淳于髡就用隐语对威王说:“国中有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廷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可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威王立刻明白了淳于髡的意思,颇有感触,并痛下决心地说:“你知道么,这鸟儿不飞便罢,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便罢,一鸣必定震惊世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雷厉风行,重振军威,亲领大军出征,一举收复了被诸侯掠夺的土地,使齐国的声威盛行了三十六年之久。运用示例等待是一种蓄势。等待的过程就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春草等待了一个冬天,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最终破土而出,所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夏花经历了秋之凋零,冬之酝酿,春之润泽,所以绚烂夺目,姹紫嫣红。史记滑稽列传载:淳于髡曾对齐威王说,在国内有一种鸟,栖息在宫廷里,三年来不鸣叫也不飞翔,大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威王回答说,“这种鸟一旦要飞的时候,就能一飞冲天,这种鸟一旦鸣叫的时候,就能一鸣惊人”。正是因为它在多年的等待中积聚了力量,所以才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壮哉,优孟!伟哉,司马迁!我们以前学过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威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进谏的方式是讽谏,也就是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是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出了个优孟。优孟是楚国的艺人。身高八尺,能言善辩,怀仁践义,经常以谈笑的方式规劝楚庄王。楚庄王有一匹喜爱的马,庄王给它穿上绣花衣服,让它住在华丽的房屋里,卧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枣脯喂它。马得了肥胖病死去,庄王让群臣为马服丧。以棺椁殡殓,还要以大夫的礼仪,安葬死马。左右的人诤谏规劝,讲述不能这样做的道理。庄王听了大怒,下令说:“有谁再胆敢因葬马进谏的,定死罪,斩无赦!”这时候优孟大胆进谏了。和淳于髡相比,优孟的社会地位更为低下,仅仅是为楚庄王开心解闷的倡优而已,但是他那异乎常人的渗透着幽默的讽谏才能,特别是他怀仁蹈义,敢于批评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者国君的胆识,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了批评楚庄王“以大夫之礼葬马”,敢于蔑视最高统治者的“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的禁令。先以一段“仰天大哭”的表演,引起楚庄王的注意,然后正话反说,故发惊人之叹:“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之礼葬之,薄,请以人君之礼葬之。”这中间充满了幽默,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包含着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难得的过人的胆识。优孟见自己的谈话已对楚庄王有所触动,便趁热打铁,因势利导,极尽夸张之能事,铺陈张扬、绘声绘色地为楚庄王描绘了一个气势不凡的人君贵马爱马的场面:精雕细刻的玉棺,色彩缤纷的梓木的椁,挖掘墓穴的士兵百姓,参与陪祭和送葬的齐、赵、韩、魏的使节,以牛、羊、豕为祭品的最隆重的礼仪末了,他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这段描写,大义凛凛沛然,语言铮铮作响。优孟的内心肝胆,可映日月;司马迁的千秋史笔,如椽如铁!楚庄王这时,方才领悟到话中的真谛,幡然醒悟。至此,我们不禁想起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的汉武帝为了掠夺大宛“汗血宝马”所发动的那场持续多年的战争。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换回的仅是大宛“善马数十匹”。这就是血淋淋的“贱人而贵马”的事实。后世之人,面对这一现实,都会去思考:除了优孟,又有几人,敢像优孟那样挺身而出,去规劝,去诤谏楚庄王呢?优孟的智慧,可以说是恰当有力了。无数谋臣良相,他们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虑,对民族存亡的忧患,勇敢地向君王冒死直谏,结果落得轻者贬谪削官,重者惨遭灭门之祸,让功臣谋士谈虎色变,封堵进谏言路。如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然而同为讽谏之臣的优孟则深谙讽谏之术,他凭借自己的智谋,巧妙讽谏,让楚庄王欣然纳谏,不仅收回成命,而且还将他的爱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做了大家的盘中之物,不得不让人佩服。那么优孟到底利用了什么法术呢?仔细琢磨,他只不过是深明讽谏之道,充分运用讽谏艺术,取得了令人称快的效果。事情直截了当走不通,可以换种方法和思路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能“曲径通幽”,到达成功的彼岸!优孟因势利导地劝说楚庄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做思想工作时,要能把说服对象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方感兴趣的地方去,让对方自己清楚想要达成的目的和途径,然后对方自然而然就能知道你想要传达的思想,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楚国贤相孙叔敖,辅佐楚庄王在中原成就霸业,功勋卓著。他深知优孟之贤,临终前叮嘱儿子,受穷不堪时,去找优孟。处于“穷困负薪”的困境中,实出无奈,孙叔敖的儿子只得去求助于优孟。于是,优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终于抓住了好时机,在楚庄王面前上演了一场“孙叔敖复生”的讽刺喜剧。实出无奈,用心良苦!怀仁蹈义,卓然君子之风啊!优孟巧妙地借剧中人之口,控诉了楚庄王对功臣的刻薄寡恩:“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紧接着,优孟又演唱了一支“做清官难”的歌,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露了为官清廉不如为官贪赃枉法的严酷而可悲的现实。读着伟大作家司马迁这样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优孟的辩捷、幽默、勇义所感染,又为这种幽默、诙谐中所蕴含的力透纸背的庄严和深刻所折服。壮哉,优孟!伟哉,司马迁!微感悟: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先生能饮几何而醉B.齐威王横行C.今者臣从东方来D.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答案C解析A项古义:询问数量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几何学。B项古义:率意而行。此指齐威王称雄一时之事。今义: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D项古义:不问政事。今义:经过治疗无效(而死亡)。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优孟,故楚之乐人也B.淳于髡说之以隐曰C.白璧十双,车马百驷D.啖以枣脯答案A解析A项是判断句。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皆为“率领”。A项竟然/相同。B项道歉,表示歉意/劝告。D项请允许我/请求。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陛楯得以半更半更:半夜又恐受赇枉法受赇:接受贿赂秦倡侏儒也倡:同“娼”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曹:侪辈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驷:四匹马淳于髡说之以隐曰隐:隐语A.B.C.D.答案C解析半更:两个词,半,一半;更,替代。倡:表演歌舞的人。驷:四匹马拉的车。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宗室置酒,髡尝在侧若无远有所之恶能饮一石哉秦倡侏儒也陛楯者皆沾寒抵掌谈语威王大说赍以姜枣微闻芗泽五谷蕃熟,穰穰满家A.B.C.D.答案D解析“尝”同“常”;“无”同“毋”;“楯”同“盾”;“说”同“悦”;“赍”同“剂”;“芗”同“香”。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奢:奢侈B.若亲有严客严:敬重C.卒然相睹,欢然道故故:旧交情D.革车千乘乘:量词,相当于“辆”答案A解析奢:多。7.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合尊促坐,男女同席B.奉觞上寿C.乐极则悲D.后有遗簪答案D解析A项“促”,形容词作动词,挤在一起。B项“上”,名词作动词,祝、祝福。C项“极”,形容词作名词,到了极点。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楚国大举侵略齐国,淳于髡劝说齐威王向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乘兵车,楚军听到消息后连夜撤了军。B.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之事,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C.淳于髡虽然出身低下,但他口齿流利,能说善辩,最后被任命为接待诸侯的主客。D.淳于髡劝说齐威王“罢长夜之饮”的一段话采用了“赋”的手法,逐层递进,形象地说明了“乐极则悲”“极之而衰”的道理。答案A解析是齐威王主动派淳于髡去赵国而非淳于髡劝说齐威王。9.文章交代淳于髡的身份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交代身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淳于髡虽然出身微贱,但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隐语的手段,规劝君王,在国家振兴中发挥了个人的积极作用。这卑微的身份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注人主:汉武帝。论议:议事。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说:劝说B.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怀:揣在怀里C.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据:趴着D.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难:诘难答案A解析说:同“悦”,高兴。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代词,他的。B项介词,用/动词,认为。C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D项副词,将要/副词,况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就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写的奏章共用了三千枚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读他的奏章,两个月才读完。B.武帝时常下诏赐东方朔在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C.东方朔被汉武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侍臣们称为“疯子”,连和他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疯子”。D.东方朔是个博学而具有滑稽个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言行只不过是一种生存和进谏的艺术,他临终时对汉武帝的劝谏,表明了他对武帝的忠诚。答案C解析汉武帝是非常器重和赏识东方朔的,他没有称东方朔为“疯子”,他已经习惯了东方朔的怪异行为。另外,不是“所有”的侍臣都称东方朔为“疯子”,而是半数的侍臣称东方朔为“疯子”。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译文:_(2)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译文:_(3)贤与不肖,何以异哉?译文:_答案(1)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2)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3)贤与不贤,凭什么来分别呢?14.东方朔临终时引用诗经中的话有什么深意?答:_答案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参考译文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奏章共用了三千枚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读东方朔的奏章,每次告一段落,便在那里做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侍郎,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皇上多次叫他到跟前谈话,从未有过不高兴。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为官处事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侍郎,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奉命出使。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认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趴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苏秦、张仪一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施及后世。现在老先生您研究先王治国御臣的方略,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理,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列举。又有文章著作,自认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聪敏才辩了。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旷日持久,长达几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恐怕还是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王室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夺取权势,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所以诸侯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施及后代,子孙长享荣华。如今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将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那样的一片乐土,比倒放的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与不贤,凭什么来分别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言以对了。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和乐近人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是说好话的人吗?”对此感到很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