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938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标要求】1. 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3. 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学习过程】知识点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自学质疑:1、黄土高原概况:(1)位于我国 ,地处黄河 和河海 地区。(2)范围:一般泛指 以西, 以东, 以南, 以北的广大区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3)包含省区: 、 、 、 、 、 和 等省区的绝大部分和小部分地区。(4)土壤: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地表大部分被 覆盖。(5)地表形态:沟谷发育,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6)地势高低: 高, 低,判断依据 。2.水土流失的危害及表现(1)对耕地的影响:_变薄,_流失,_下降,_降低。(2)对黄河的影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_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 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_河。(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_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 的发生。合作探究:分析黄土高原本身的形成及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的形成,分别属于哪一种地质作用?知识点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自学质疑:1.成因概述:既有 也有 , 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2.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 地带, 比较脆弱。地形:从 向 过渡;干湿:从 向 过渡;植被:从 向 过渡;农业:从 向 过渡。(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的土质比较 ,极易受到 的侵蚀。(3)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 ,多集中于 ,且多_。(4)自然灾害的多发性:自然灾害频繁,_、_、_加剧了水土流失。3.人为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 的增长, 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 。(2)直接原因:不合理的_利用。采用_的耕作制度;露天_,开挖地表土;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破坏 。_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_、战争等原因。知识点三 水土流失的治理自学质疑:1.基本原则(1)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2) 、 与 效益相结合。(3) 与开发相结合。2.经济方面:综合开发(1)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 着手,调整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 综合发展。(2)要以 为中心,压缩_,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 的基本农田;扩大 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 工作。3.生态方面:综合治理(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实施固沟工程、 工程、 工程。(2)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开展 、栽培种植、田间管理、 、轮作套种等农耕作业。采用 、发展地膜、 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3)生物措施:提高_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4.社会方面:(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 【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冀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C.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多在1000-2000mD.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2.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上过”这句描写我国某一地区景观的诗句,所描写地区受到影响最明显的地质作用为(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中的水平挤压作用 D.岩浆活动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根本原因是( )A.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地表崎岖,千沟万壑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D.人口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回答67题。4.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正确的是( )A.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B.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C.是风力侵蚀而形成的 D.是风力堆积而形成的5.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地质地震灾害 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酸雨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A. B. C. D.6.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