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329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厚达数米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 ,而冰层下的湖水温度却高达25 ,其主要原因是()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推论,正确的是()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该地多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解析:第1题,南极洲夏季时,昼很长,阳光透过冰层,使下面的湖水升温,数米厚的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加上冰层产生逆辐射,冰层下的“温室效应”显著,水温较高,选项C正确。第2题,南极洲极地东风为东南风。该地为干燥地区,没有冰雪覆盖,基本无冰川作用。7月是南极洲冬季,气温很低,无法看到“血瀑布”现象。南极洲风力大,麦克默多干燥谷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在风力作用下可能形成沙丘,选项D正确。答案:1.C2.D(2018赣州十四校联考)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35题。流入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79.744.4106.3中部地区1 61526.4145.7东北地区106.85.926.2西部地区1 026.284.626.83.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出地4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A我国棉花主产区B我国重要商品粮产区C水能丰富地区D西电东送输出地5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力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结合选项分析,东部地区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第4题,读表可知,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共同的特征根据提供的选项内容只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第5题,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人口流入东部地区,原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答案:3.C4.B5.A(2018湖南东部六校期中)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下图,完成67题。6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7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A BC D解析:第6题,光伏产业的发展要依托科技,而生态“蓝肺”区不具备科技优势。第7题,昌九一体化利于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形成具有协作关系、紧密合作的整体,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化进程。注意昌九地区位于长江中游;省内局部的强化发展,不利于全省的均衡发展。答案:6.D7.A8(2018北京朝阳区一模)2014年8月我国“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 m。该卫星采用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属于()AGIS BGPSCRS DBDS解析:选C。卫星对地观测采用的是遥感技术,简称RS。9(2018中山联考)很多城市推出了“手机公交”App软件,可以在线查询公交车的到站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手机公交”功能的呈现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IS BRS和GPSCGIS和数字地球 DGPS和GIS解析:选D。用“手机公交”App软件,一是查询到站的信息(定位功能),二是智能手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018长沙模拟)下图为中缅油气管线局部示意图,它由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两条管线组成。它们穿越高山、河流,途经原始丛林区、喀斯特地貌区、地震活跃带,修建难度大。完成1011题。10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管线设计规划中主要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ARS BGISCGPS DSOS11修建中缅油气管道对我国的地理意义是()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保证石油运输安全通过收取石油过境费增加经济收入利于近海、陆地石油资源的开采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推动西南经济发展A BC D解析:第10题,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中缅油气管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需要综合分析和评判,故选B。第11题,修建中缅油气管道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和石油运输安全提供了保证;也能够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故选C。答案:10.B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8福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6分)(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6分)(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6分)(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1)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2)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狭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3)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可。(4)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等角度分析。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盖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易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13(2018廊坊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海拔/m1月均温/7月均温/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hR2012.620.754.160.6824.51 975.3Q1 1118.423.31.242.2193.72 975.7(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4分)(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4)图中P处地势_(高/低)于Q处;土壤盐分_(高/低)于Q处,试分析原因。(6分)解析:(1)R地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Q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可从海拔、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2)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3)对本地区来说,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4)根据黄河的流向可判断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原因是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答案:(1)R地海拔较低,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海拔较高,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位于沿海,Q地位于内陆。(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若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4)高低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