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233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基础巩固1.(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考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脱氧核苷酸序列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DNA分子由2 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则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理论上最多有21 000种B.某一特定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对于不同的生物个体也是各不相同的C.大量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从未出现在生物体内,而有些特殊序列则重复出现D.控制性状的基因与生物的性状,除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外,还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2019西藏拉萨中学月考)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3.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卡片类型脱氧核糖磷酸碱基ATGC卡片数量10102332A.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4.(2018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开学考试)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 50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B.若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也小于1C.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321D.该DNA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5.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N-n个氢键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内基因Y的结构简图,共含有2 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Y复制两次,共需要4 80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两处C.若处T/A替换为G/C,则Y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D.Y的等位基因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7.(2018河南郑州一中期中)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G的数量为m-nA.B.C.D.8.下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来探究DNA的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试管到试管,细胞内的染色体复制了两次B.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提取DNA更方便C.试管中含有14N的DNA占3/4D.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9.(2018河南信阳高级中学月考)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细胞分裂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为N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10.(2018河北衡水中学五调)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C.由图示可知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D.DNA在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11.(2018四川宜宾一中月考)如图15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有(填“RNA聚合酶”“DNA聚合酶”或“DNA解旋酶”)。(3)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若(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则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12.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某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善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突变细胞系、基本培养基、12C- 核糖核苷酸、14C- 核糖核苷酸、12C- 脱氧核苷酸、14C- 脱氧核苷酸、细胞放射性检测技术等。(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基本培养基若干,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第二步: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12C- 核糖核苷酸和14C- 脱氧核苷酸;在乙组培养基中加入。第三步:在甲、乙两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在5% 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使细胞增殖。第四步:分别取出甲、乙两组培养基中的细胞,检测细胞中出现放射性的部位。(3)预期结果:。(4)实验结论:。课时规范练16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1.CDNA分子具有多样性,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种类数为4n,n代表碱基对的数目,如果一个DNA分子由2 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则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理论上最多有41 000种;对于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某一特定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一般是相同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具有特异性,因此大量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从未出现在生物体内,而有些特殊序列则重复出现;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2.CDNA分子中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RNA为单链结构,且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3.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的卡片数分别都是10,所以最多可构建10个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种类可推知最多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4个脱氧核苷酸对;构成的双链DNA片段中可含2个AT碱基对和2个GC碱基对,所以最多可含有氢键数=22+23=10(个);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但是两端各有一个最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碱基序列要达到44种,每种碱基对的数量至少要有4对。4.D分析题干:假设A=T=x,则C=G=100-x,由于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2x+3(100-x)=260,解得x=40。该DNA分子中含有的嘌呤数是碱基总数的一半,即100个,假设该DNA分子复制n次,则(2n-1)100=1 500,解得n=4,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A项错误;若一条链中(A+G)/(T+C)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其倒数,应该大于1,B项错误;若一条链中ATGC=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143,C项错误;该DNA共复制4次,因此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D项正确。5.D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基因M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氢键数为1.5N-n,A项错误;基因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因此基因M的等位基因m不能用b表示,B项错误;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项错误;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同,D项正确。6.D该基因由2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鸟嘌呤占30%,因此该基因中含有鸟嘌呤数目为2 000230%=1 200个,则基因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22-1)1 200=3 600个,A项错误;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处,B项错误;若处T/A替换为G/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Y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项错误;Y的等位基因y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D项正确。7.D每个脱氧核苷酸中含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故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因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故该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n+3(m-2n)/2=(3m-2n)/2;因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故一条链中A+T的数量应为n;中计算的G的数量有误,应为(m-2n)/2=(m/2)-n。8.D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项错误;噬菌体专营寄生生活,不能在该培养液中繁殖,所以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B项错误;试管中含有14N的DNA占100%,C项错误;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D项正确。9.D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一半被标记,一半未被标记,由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分配是随机的,所以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即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A项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的N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项正确;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C项正确;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不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项错误。10.D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项正确;解旋酶使DNA双链解开过程消耗ATP,B项正确;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C项正确;DNA在复制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11.答案(1)DNA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DNA特有碱基为T,RNA为U(2)DNA聚合酶(3)GC(4)DNA双螺旋结构较稳定,RNA单链较不稳定解析(1)DNA与RNA相比,主要区别是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的基本单位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2)图2是脱氧核苷酸形成DNA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催化。(3)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4)RNA分子是单链结构,DNA分子是双链螺旋结构,稳定性较强,因而单链RNA更容易发生变异。12.答案(2)等量的14C-核糖核苷酸和12C-脱氧核苷酸等量的突变细胞系(3)甲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乙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4)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解析(2)根据生物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可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两组之间进行对照。第二步:设置对比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12C-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等量的14C-核糖核苷酸和12C-脱氧核苷酸。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适宜的相同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第四步:观察、检测。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放射性强弱。(3)预期结果: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甲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乙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4)实验结论: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