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134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练(三)水体运动一、选择题(2018四川内江三诊)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A坡地改梯田B种植苹果树C种植夏玉米 D上游修水库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A腾库容为了防灾 B涵养水源为主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建设的规模较小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度明显减小,且减少角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斜度。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第2题,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库主要拦截粗沙,细沙悬浮于水中流向下游,粗沙若没有水库拦截,在流向下游的过程中,地势变得缓和,水流速度减缓时,仍然会沉积下来。故水库拦截粗沙后,对入海泥沙量影响不大。答案:1.A2.C(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二模)“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读下图,完成35题。3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5“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解析:第3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泾河源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河流泥沙含量最大。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夏季,B对。其他季节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弱,含沙量小,A、C、D错。第4题,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A是。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B是。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他季节含沙量小,水清,C是。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7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D不是“泾清渭浊”的依据,选D。第5题,“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泾河变混浊,C对。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少,泾河水清,A错。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侵蚀到基岩,含沙量小,水清,B错。沙尘暴对河流泥沙含量影响小,河流泥沙含量主要来自水土流失,D错。答案:3.B4.D5.C(2018衡水金卷)海水中的悬浮物的粒径一般在几至几百微米之间,其数量取决于海水的运动、人类活动的强度以及入海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海区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最高的区域,显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物种丰富多样、季节性变化明显等特点。下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6图中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状况复杂 B季节水温变化大C入海河流较多 D人类活动强度较小7该季节近岸悬浮物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B洋流的流向C离岸风较强 D海底地形复杂8关于洋流对悬浮物浓度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完全一致B洋流D增加悬浮物浓度C洋流B对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明显D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浓度均有影响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悬浮物浓度河流入海口处最大,向外递减,图中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河流较多。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河流入海口处悬浮物浓度大,故该季节近岸悬浮物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第8题,读图可知,并不是所有区域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都一致,A错。洋流D流经的海域悬浮物浓度较低,B错。洋流B流经的海域悬浮物浓度并没有明显增加,C错。排除法选D。答案:6.C7.A8.D(2018重庆三诊)下图为加蓬共和国水文图,据图完成911题。9加蓬每年有两个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大旱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为小旱季。其旱季的形成原因是()A副高控制,气流下沉 B信风影响,空气干燥C处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D受寒流降温降湿影响10图中港口建港的优势气象条件是()A淡水资源充足 B大气能见度高C全年风力微弱 D昼夜温差较小11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有()图中洋流的成因为风海流将甲河泥沙带到港口沉积使沿岸地区形成荒漠景观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渔场A BC D解析:第9题,加蓬位于赤道附近,不受副高控制,A错。加蓬每年有两个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气压带风带北移,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大旱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受东北信风影响,为小旱季。其旱季的形成原因是信风影响,空气干燥,B对。山地的背风地带不是出现两个旱季的原因,C错。沿岸受暖流降温影响,D错。第10题,图中港口位于赤道附近,属于赤道无风带,建港的优势气象条件是全年风力微弱,风浪小,C对。淡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较小不是影响建港的主要因素,A、D错。赤道地区降水多,云雨天气多,大气能见度低,B错。第11题,图中洋流属于补偿流,是补偿区域流走海水的形成,风海流是受盛行风吹动形成,错。图中寒流将甲河泥沙带到港口附近,与暖流交汇,导致泥沙在港口沉积,对。图中暖流是增温增湿作用,不是荒漠景观成因,错。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渔场,对。D对,A、B、C错。答案:9.B10.C11.D二、非选择题12(2018广西南宁三轮冲刺压轴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2 7003 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材料二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 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2)洞里萨河的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1、7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3)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解析:第(1)题,分析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主要从其补给源进行分析,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入湖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洞里萨湖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周边地区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入湖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第(2)题,因为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与湖泊的互补关系也因雨季和旱季的不同而不同;7月处于受西南季风影响是该地的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第(3)题,三角洲的形成是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与地形和海潮的顶托作用有关。沿岸海水水温较同纬度低,考虑可能是寒流影响,该地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所以该海岸盛行的是离岸风,进而导致沿岸形成上升的寒流。夏季,该区域东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属于离岸风,风使表层海水向偏离中南半岛的方向流动,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的寒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答案:(1)洞里萨湖周边地区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2)7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月,由西北流向东南。成因:7月处于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3)夏季,该区域东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属于离岸风,风使表层海水向偏离中南半岛的方向流动,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域。13.(2018百校联盟四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4)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第(2)题,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纬度相同,沿海和内陆气温差异主要是受洋流影响导致的,该地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第(3)题,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而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反,所以影响航行速度,同时,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能见度低,影响航行安全。第(4)题,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洋流等角度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由于降水少,所以气候干旱,沙漠分布广。从大气环流看,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东南信风影响,加之沿岸寒流降温减湿,所以沙漠广布。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沿海气温较低;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受(本格拉)寒流对船只速度影响,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4)沿海地区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地表干旱严重;受来自大陆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空气干燥,水汽较少;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干旱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沙漠广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