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226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2019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考点一乙醇乙酸(频数:难度:)1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举例:一氯甲烷、四氯化碳、硝基苯、乙醇等。(2)官能团: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几种常见官能团的名称及符号。名称氯原子硝基碳碳双键羟基羧基符号ClNO2OHCOOH2.乙醇和乙酸(1)分子组成和结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C2H6OCH3CH2OHOH乙酸C2H4O2CH3COOHCOOH(2)物理性质名称俗名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乙醇酒精无色有特殊香味液体与水互溶易挥发乙酸醋酸(冰醋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溶于水易挥发(3)化学性质乙醇乙酸3乙酸乙酯的制取(1)实验原理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乙酸、溶解乙醇;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4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可逆),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完全)。1(RJ必修2P764改编)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钠与乙酸、苯均不发生反应()(2)乙醇与溴水反应生成乙酸()(3)乙醇、乙酸与Na2CO3均产生CO2()(4)乙酸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变红()答案(1)(2)(3)(4)2(溯源题)(2017天津理综,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解析A项,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错误;B项,汉黄芩素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色,正确;C项,1 mol汉黄芩素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错误;D项,汉黄芩素中的羰基和碳碳双键均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2种,错误。答案B3(溯源题)(2014福建理综,7)判断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的正误(1)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2)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3)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4)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1)(2)(3)(4)探源:本组考题源于教材RJ必修2 P68、P73、P80,对乙烯水化法制乙醇、乙醇的组成与性质、纤维素的水解等方面进行了考查。题组一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2017江西丰城中学课改实验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BC2H6O和C4H10都有2种同分异构体C乙酸乙酯、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D淀粉和蛋白质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解析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也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C2H6O有CH3CH2OH和H3COCH32种同分异构体,C4H10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同分异构体,B正确;乙酸乙酯、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前者含有的官能团是酯基,后者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分子中官能团不相同,C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D错误。答案B2(2018青岛模拟)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解析A项,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只有COOH 1种;B项,COOH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和H2加成,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二者的分子式中氢原子个数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该有机物中的醇羟基、羧基及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答案D【练后归纳】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结构CH3COOHHOHC2H5O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HC2H5遇石蕊试剂变红不变红不变红变浅红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NaOH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与Na2CO3溶液反应水解不反应反应与NaHCO3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题组二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3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解析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错;C项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C错。答案A4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AC6H13COOH BC6H5COOHCC7H15COOH DC6H5CH2COOH解析结合胆固醇、胆固醇酯的分子式及酯化反应的特点,可知C27H46O羧酸C34H50O2H2O,根据原子守恒知:该羧酸分子式为C7H6O2,即C6H5COOH,B正确。答案B5(2016上海高考改编)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时,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_。(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然后分液。(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解析(1)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反应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4)根据b装置可知由于不是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因此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的缺点是原料损失较大、容易发生副反应。由于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所以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乙醚,乙醚与乙酸乙酯的沸点相差较大,则分离乙酸乙酯与乙醚的方法是蒸馏。答案(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2)反应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3)振荡静置(4)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乙醚蒸馏【方法指导】有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热方面用酒精灯加热: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有乙烯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蒸馏石油的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水浴加热:银镜反应(温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水浴)、蔗糖的水解(热水浴)。(2)蒸馏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烧瓶中加碎瓷片防暴沸;冷凝管一般选用直形冷凝管,冷凝剂的流动方向与被冷凝的液体的流动方向应相反。(3)萃取、分液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萃取剂与原溶剂应互不相溶;若是分离,萃取剂不能与溶质发生反应;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4)冷凝回流问题当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质重新流回到反应容器中时,可通过在反应容器的上方添加一个长导管达到此目的(此时空气是冷凝剂),若需要冷凝的试剂沸点较低,则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装冷凝管,常选用球形冷凝管,此时冷凝剂的方向是下进上出。(5)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提高产品的产率常用的方法有:及时蒸出或分离出产品;用吸收剂吸收其他产物,如水;利用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考点二基本营养物质(频数:难度:)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代表物分子及其关系元素组成分类代表物代表物分子相应关系糖类C、H、O单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果糖双糖蔗糖C12H22O11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麦芽糖多糖淀粉(C6H10O5)n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纤维素油脂C、H、O油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脂肪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C、H、O、N、S、P等酶、肌肉、毛发等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水解反应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油脂的水解反应:酸性条件: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碱性条件皂化反应:油脂NaOH高级脂肪酸钠甘油。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水氨基酸。(2)几种有机物的检验方法。葡萄糖的检验:与银氨溶液加热产生银镜;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的检验:遇单质碘(I2)变蓝色;蛋白质的检验:遇浓硝酸变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2)油脂的用途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3)蛋白质的用途 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1(RJ必修2P835改编)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葡萄糖等所有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2)油脂和蛋白质都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3)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均属于油脂,亦为酯()(4)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1)(2)(3)(4)2(溯源题)(2017课标全国,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A项,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m(H2O)n,糖类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正确;B项,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正确;C项,蛋白质是C、H、O、N、S、P等元素组成的物质,错误;D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但摄入过多对人体产生危害,正确。答案C3(溯源题)(2016天津理综,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氨基丙酸与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解析A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正确;B项,只有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氨基酸不能,错误;C项,氨基丙酸和氨基苯丙酸均自身脱水成二肽,有2种,二者两两脱水成二肽有2种,共4种二肽,错误;D项,氨基酸有两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基酸钠,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错误。答案A探源:本题组源于教材RJ必修2 P79、P80、P81蛋白质性质的考查。题组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2)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3)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4)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5)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6)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解析(1)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为乙醇,乙醇氧化为乙醛,进而可以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2)油脂的皂化反应是取代反应。(3)木材纤维的成分是纤维素,遇碘水不变色。(4)食用花生油是油脂,鸡蛋清是蛋白质,两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5)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6)羊毛属于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等,燃烧时还生成N2等。答案(1)(2)(3)(4)(5)(6)2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的下述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有关的是()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答案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盐析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析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项正确;K2Cr2O7为强氧化性盐,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皮革奶”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D项正确。答案C题组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4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解析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由于混合液中含过量的NaOH溶液,I2与碱反应导致无法判断是否水解完全。答案D5(2017郑州实验中学月考)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淀粉溶液水解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B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砖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水解C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砖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水解D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现象。结论:淀粉没有水解解析A项,方案正确,结论错误,因为当淀粉部分水解时,残留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色。B、D项,方案设计及结论均不对,因为当水解液呈酸性时,加入的Cu(OH)2(或银氨溶液)首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而无法与葡萄糖作用。答案C6(2018泰安模拟)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了测定水解程度,下列不需要用到的试剂是()ANaOH溶液 B新制Cu(OH)2C碘水 DBaCl2溶液解析反应过程中H2SO4起催化剂作用,不需要BaCl2溶液检验SO。需要的试剂及其作用是NaOH溶液中和H2SO4,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碘水检验淀粉。答案D【方法点拨】情况现象A现象B结论1溶液呈蓝色未产生银镜未水解2溶液呈蓝色出现银镜部分水解3溶液不呈蓝色出现银镜完全水解 试题分析(2016江苏化学,11)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解题思路:我的答案:考查意图: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特别是官能团的性质。考查了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难度系数0.60。解题思路:由于单键可以旋转,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结构中含有COOH,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B错误;X结构中只有酯基能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正确;X结构中的COOH和酚酯基能与NaOH反应,1 mol X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与COOH反应1 mol,酚酯基反应2 mol),D错误。正确答案:C真题演练1(2016课标全国,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项,乙烷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与浓盐酸不发生取代反应,错误;B项,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备聚乙烯,聚乙烯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正确;C项,室温下乙醇可以任意比溶于水,而溴乙烷难溶于水,所以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正确;D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答案A2(2017课标全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解析A项,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中的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项,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环己烷和苯的密度均比水小且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错误;D项,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均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水分离,两者沸点差别较大,应用蒸馏法分离,错误。答案A3(2015山东理综,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解析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醚键,故错误;B项,均为酯化反应,故正确;C项,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中和,故错误;D项,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故错误。答案B4(2015新课标,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解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这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因此有2分子水参加反应,即C18H26O52H2O羧酸2C2H6O,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中碳原子个数是182214,氢原子个数是2642618,氧原子个数是52215,即分子式为C14H18O5。答案A5(2013课标全国,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析动植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答案C揭秘:高考题以“陌生有机物”为载体,考查醇、羧酸和酯的性质,本质上考查官能团的性质。该类型题是对有机物各部分知识综合运用的考查,由于该类题情境新颖,难度中等,在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多次出现。高考还常考查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的性质,需把握官能团中氢的活泼性顺序:COOHOH(酚)OH(醇)。值得注意的是,酚与碳酸钠反应只生成碳酸氢钠,不生成二氧化碳。一、选择题1(2017福建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制乙醛、乙酸制乙酸乙酯均为取代反应B乙烯制聚乙烯、苯制硝基苯均发生加聚反应C蛋白质盐析、糖类水解均为化学变化D石油分馏、煤干馏均可得到烃解析乙醇制乙醛为氧化反应,A项错误;苯制硝基苯发生取代反应,B项错误;蛋白质盐析为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等属于烃,煤干馏可以得到芳香烃,D项正确。答案D2(2018宿州模拟)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金属钠溴水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A均可 B只有C只有 D只有解析在溶液中加入鉴别试剂、的现象:物质试剂乙酸乙醇苯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混溶分层有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混溶分层溶液呈蓝色答案D3(2017河南六市一联)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 mol NaOH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6H17O5C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D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解析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碱性条件下,酯水解为羧基和酚羟基,故1 mol该有机物可消耗4 mol NaOH,A项错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应为C16H14O5,B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只有苯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第一个苯环的一溴代物有2种,第二个苯环的一溴代物有4种,共有6种,D项正确。答案D4(2018乐东模拟)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解析反应物混合的顺序为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A错误。答案A5(2018郑州模拟)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解析乌头酸中含有3个COOH和1个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碳碳双键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的性质),1 mol乌头酸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OOH的性质),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6乳酸薄荷酯清凉效果持久,可调制出清爽怡人的清凉产品,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乳酸薄荷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乳酸薄荷酯的摩尔质量为228 gmol1B乳酸薄荷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乳酸薄荷酯能与NaOH溶液反应D乳酸薄荷酯中含有苯环解析乳酸薄荷酯的分子式是C13H24O3,摩尔质量是228 gmol1,A正确;乳酸薄荷酯分子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正确;乳酸薄荷酯分子中含酯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正确;乳酸薄荷酯分子中没有苯环,D错误。答案D7某种药物主要成分X的分子结构如图,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X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X不能跟溴水反应CX能发生加成反应DX水解可生成乙醇解析X是有机物,分子中不含OH、COOH等亲水基,因此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A正确;因为X不含碳碳双键,所以X不能跟溴水反应,故B正确;X中含有苯环,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X水解生成的醇为CH3OH,不是乙醇,故D错误。答案D8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解析CH2=CH2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则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故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B项正确;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虽然形式相同,但由于n的值不定,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CH3COOCH2CH3和H2O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CH2=CH2与H2O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答案B9已知有机化合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A、B、C、D、E有如下关系: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鉴别A和甲烷可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D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利用D物质可以清除水壶中的水垢C物质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E的名称为乙酸乙酯DB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解析AE分别是CH2=CH2、C2H5OH、CH3CHO、CH3COOH、CH3COOC2H5,故C正确;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故A正确;乙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可以除水垢,B正确;D选项的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生成物H2O,故错误。答案D10(2017海口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待提纯物质杂质主要操作方法A溴苯苯加入铁粉和溴,过滤B氯化钠硝酸钾配制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C乙烷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解析苯能与溴反应,但加入溴的量不易控制,A项错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应该用蒸发浓缩结晶法,B项错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C项错误;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钠,分液即可得到乙酸乙酯,D项正确。答案D11(2017合肥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解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变性,不是盐析,B错;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项错误。答案C12(2018平顶山模拟)某种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如图(图中棍表示单键、双键或三键)。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球棍模型表示的分子式为C6H6B该有机物只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该有机物不是乙酸的同系物答案D13(2017北京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酒精B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生成的沉淀物不能再溶解C向酸性高锰酸钾紫色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会褪去D维生素溶液中滴加KI_淀粉溶液,立即变蓝色解析A项,酿酒过程中,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A错;B项,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生成的沉淀物能溶解;C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D项,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不能将KI氧化为I2,因此溶液不变蓝色。答案C14山梨酸是应用广泛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如图,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6H8O2B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可与醇发生取代反应解析A项,根据有机物中不饱和度为3,共含有6个碳原子,从而确定分子式为C6H8O2;B项,1 mol 该物质含有2 mol 碳碳双键,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C项,山梨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山梨酸含有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B15如图是某种含有C、H、O元素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酯类B分子式为C3H8O2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D该物质含有双键,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析根据C、H、O的成键规律可知,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4H8O2,A正确、B错误;该有机物酸性水解生成丙酸,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C、D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6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1)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_(写结构简式)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2)劣质植物油中的亚油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含量很低。下列关于亚油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8H34O2B一定条件下能与甘油(丙三醇)发生酯化反应C能和NaOH溶液反应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假酒中甲醇(CH3OH)含量超标,请写出Na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很低。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5)在淀粉中加入吊白块制得的粉丝有毒。淀粉最终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请设计实验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解析(1)去掉已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中的方括号,还原双键,即得合成该聚合物的单体为CCl2=CH2。(2)根据亚油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8H32O2,A错误;亚油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够与含有羟基的甘油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亚油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正确;亚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3)甲醇和乙醇的性质类似,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和甲醇钠。(4)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5)淀粉遇碘变蓝,如果溶液中的淀粉完全水解,溶液中不含淀粉,则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答案(1)CCl2=CH2(2)BCD(3)2CH3OH2Na2CH3ONaH2(4)氨基酸(5)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已经全部水解17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2)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类型为_;(3)D的结构简式为_;F的结构简式为_;(4)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解析(1)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C2H6O),故A为乙醇。(2)乙醇(C2H6O)先被氧化为乙醛(C2H4O),乙醛再被氧化为乙酸(C2H4O2),故B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故C为乙酸乙酯。(3)乙烯在银作催化剂时,被氧气氧化为环氧乙烷()。环氧乙烷(C2H4O)与水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二乙酸乙二酯(C6H10O4)。(4)环氧乙烷(C2H4O)的同分异构体为乙烯醇或乙醛,但乙烯醇不稳定。答案(1)乙醇(2)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 CH3COOCH2CH2OOCCH3(4)CH3CHO或CH2=CHOH18已知下列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4780.78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0浓硫酸3381.8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为:在30 mL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按照图1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15 mL试管所盛饱和Na2CO3溶液(加入1滴酚酞试液)上方约0.5 cm处;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待小试管中收集约4 mL 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分层;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具体操作是_。(2)步骤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3)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4)步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选用的仪器是_,产物应从_口倒出,因为_。(5)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图3的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2CO3溶液提取烧瓶中产物)。你认为哪种装置合理,为什么?_。解析(1)要注意题目对三种液体的比例的限制,30 mL的试管最多加入10 mL液体加热,故乙醇和乙酸均加入4 mL,浓硫酸加1 mL,要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再加入乙酸并不断振荡。(2)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沸点较低且接近,大火加热,会使反应物大量蒸发而损失。(3)Na2CO3溶液显碱性,加入1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在上层,振荡时挥发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的红色变浅,油层变薄。(5)图3中的反应物能够冷凝回流,损失少,乙酸乙酯的产率高。答案(1)先加4 mL 乙醇,再缓缓加入1 mL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冷却后再加4 mL 乙酸并振荡混合均匀(2)防止暴沸且减少反应物的大量挥发(3)在浅红色Na2CO3溶液上层有无色液体,振荡后Na2CO3溶液层红色变浅且有气泡产生(4)分液漏斗上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5)图3合理,图3中的反应物能够冷凝回流,损失少,乙酸乙酯的产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