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145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内双基1下列有关古代官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C“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解析】“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2对“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一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A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B表明了林冲已感到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神明。C反映了林冲随遇而安的思想。D“行不上半里多路”是当时(宋元时期)的口语,和现代汉语的规范有区别。【解析】此项的分析与林冲的性格及当时心理不吻合。3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下列叙述不能证明这一特点的一项是(D)A课文开篇写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以佐证: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B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C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祐”。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D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这说明林冲不光自己安分守己,还要李小二安分守己,好好做买卖。【解析】林冲资助李小二,说明他心地善良,行事侠义的性格。4文中几次写到风雪,对风雪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A写风雪为后文草厅倒塌、林冲只得去住古庙的情节作了铺垫。B因风雪而寒冷而沽酒,情节发展顺理成章。C风雪的环境描写激发了英雄的壮志豪情,林冲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叛之路。D古人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大雪正为坏人作恶陷害林冲提供了客观条件。【解析】对风雪的描写,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因此,A、B正确,D项也正确。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看见,奔入那酒店里来,揭起芦帘,拂身入去。到侧首看时,都是座头。拣一处坐下。只见一个酒保来问道:“客官打多少酒?”林冲道:“先取两角酒来。”酒保将个桶儿,打两角酒,将来放在桌上。林冲又问道:“有甚么下酒?”酒保道:“有生熟牛肉、肥鹅、嫩鸡。”林冲道:“先切二斤熟牛肉来。”酒保去不多时,将来铺下一大盘牛肉、数般菜蔬,放个大碗,一面筛酒。林冲吃了三四碗酒,只见店里一个人背叉着手走出来,门前看雪。那人问酒保道:“甚么人吃酒?”林冲看那人时,头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袄,脚着一双獐皮窄靿靴,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丫黄髯,只把头来摸着看雪。林冲叫酒保只顾筛酒。林冲说道:“酒保,你也来吃碗酒。”酒保吃了一碗。林冲问道:“此间去梁山泊还有多少路?”酒保答道:“此间要去梁山泊,虽只数里,却是水路,全无旱路。若要去时,须用船去,方才渡得到那里。”林冲道:“你可与我觅只船儿?”酒保道:“这般大雪,天色又晚了,那里去寻船只?”林冲道:“我与你些钱,央你觅只船来渡我过去。”酒保道:“却是没讨处。”林冲寻思道:“这般却怎地好?”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林冲题罢诗,撇下笔,再取酒来。正饮之间,只见那个穿皮袄的汉子走向前来,把林冲劈腰揪住,说道:“你好大胆!你在沧州做下弥天大罪,却在这里!见今官司出三千贯赏钱捉你,却是要怎地?”林冲道:“你道我是谁?”那汉道:“你不是豹子头林冲?”林冲道:“我自姓张。”那汉笑道:“你莫胡说!见今壁上写下名字,你脸上文着金印,如何要赖得过?”林冲道:“你真个要拿我?”那汉笑道:“我却拿你做甚么?你跟我进来,到里面和你说话。”那汉放了手。林冲跟着,到后面一个水亭上,叫酒保点起灯来,和林冲施礼,对面坐下。那汉问道:“却才见兄长只顾问梁山泊路头,要寻船去,那里是强人山寨,你待要去做甚么?”林冲道:“实不相瞒,如今官司追捕小人紧急,无安身处,特投这山寨里好汉入伙。因此要去。”那汉道:“虽然如此,必有个人荐兄长来入伙。”林冲道:“沧州横海郡故友举荐将来。”那汉道:“莫非小旋风柴进么?”林冲道:“足下何以知之?”那汉道:“柴大官人与山寨中大王头领交厚,常有书信往来。”原来是王伦当初不得第之时,与杜迁投奔柴进,多得柴进留在庄子上住了几时。临起身,又赍发盘缠银两。因此有恩。林冲听了,便拜道:“有眼不识泰山。愿求大名。”那汉慌忙答礼,说道:“小人是王头领手下耳目。小人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但叫小弟做旱地忽律。山寨里教小弟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但有财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但是孤单客人到此,无财帛的,放他过去。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却才见兄长只顾问梁山泊路头,因此不敢下手。次后见写出大名来。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既有柴大官人书笺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随即安排鱼肉盘馔酒肴,到来相待。两个在水亭上吃了半夜酒。林冲道:“如何能够船来渡过去?”朱贵道:“这里自有船只,兄长放心。且暂宿一宵,五更却请起来同往。”当时两个各自去歇息。(选自水浒第十一回,有删节)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BC)A林冲急于去梁山泊,可又没有船,正在为难之时,冒出一个朱贵,去梁山泊的问题瞬间得到了解决,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朱贵知道面前之人就是林冲时,先和林冲开了个玩笑,让林冲特别紧张了一次,这个细节充分表现了朱贵与一般人不同的性格。C林冲叫酒保也来吃碗酒,充分表现了林冲乐善好施的思想。得势时,他乐善好施;落难之时,他还是乐善好施。可见乐善好施的思想已经融化到他的灵魂深处去了。D酒保说没有船去梁山泊,其实说的是假话。酒保和朱贵一样,都是梁山泊义军派出的探子,他们开酒店是假,探听往来客商经过是真。E本文中的林冲已经对高俅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称他为“这贼”;但他对大宋王朝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他还说出了“有国难投”的话。【解析】B项,朱贵不是开玩笑,是想进一步验明林冲身份;C项,林冲要酒保吃酒,是为了套近乎,打听有没有船去梁山泊。6作者写林冲在酒店墙壁上题诗,有什么意图?【答案】写出林冲的性格,即为人仗义,朴实忠厚。同时写出了林冲的身世遭遇和希望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因为有了这首题诗,朱贵才知道面前之人就是林冲,才有了后面的送林冲上梁山。7金圣叹在评点本文第3段时三次使用了“奇”。你认为“奇”在哪里?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段文字描写有三“奇”:一是朱贵揪住林冲,猜到林冲是官府要捉拿的通缉犯,却问“却是要怎地”;二是知道这个人就是林冲时,却不捉拿他,说“我却拿你做甚么”;三是二人来到水亭上,朱贵向林冲行礼。作用:既交代出水泊梁山的实质就是联合广大的英雄去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反对昏庸的朝廷;又说明林冲的美名远播,为下文杀王伦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8作者在第1段就让朱贵出场了,可直到最后一段才让朱贵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制造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从而增加小说的可读性。三、最新高考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_,_);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_。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_;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_,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_,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B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C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D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解析】这是一个单句,首先采取压缩的方式,提炼句子的主干,发现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该把“折射出的”改为“折射出了”;语序不当,不是“日益折射出”,而是“日益走向”;搭配不当,诚挚友好是姿态,沉稳大是仪态,从容自信是心态。所以综合看来,D项正确。10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C)A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B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C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D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解析】从形式上看,B项“美美与共”与“开放包容”结构不对称;A项“乐奏万方”是动补短语,和“海纳百川”的主谓结构不对称;D项“文明之邦”与“广阔胸襟”不对称。从内容上看,A、D两项的内容不太符合会议的宗旨。所以C项正确。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风云变幻肝胆相照巧夺天工赏心悦目B风云际会相得益彰美轮美奂赏心悦目C风云变幻相得益彰美轮美奂叹为观止D风云际会肝胆相照巧夺天工叹为观止【解析】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根据语境,第一个空应填“风云际会”,这样就排除A、C两项。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肝胆相照:比喻直心诚意、以直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不能形容精神和理念。所以排除A、D两项。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或装饰华美。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富丽堂皇。所以排除A,D两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赏心悦目: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欢畅。但是“叹为观止”在使用时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止”的前面加上“令人”“使人”“让人”。所以排除C、D两项。所以B项正确。12下面是某单位一封投稿证明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投稿证明信XX杂志社:兹有敝单位王伍同志撰写的题目为“新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的稿件,经单位检查,不涉及保密内容,可公开发表。作者签名无争议,同意推荐给你刊发表。文章未有一稿多投情况。此致敬礼。单位名称:学院2018年10月5日更正:(1)_敝_改为_我_(2)_检查_改为_审查_(3)_签名_改为_署名_(4)_你刊_改为_贵刊_(5)_此致敬礼_改为_特此证明_13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答案】共享经济是组织、机构或个人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的使用权通过中间第三方平台转移给陌生人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四、读写创新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著名小学在新教学楼的楼梯间,设置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简单介绍及相关图片,本想是为了方便学生注目、了解、学习,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熟视无睹。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喜讯传来,该小学立即设立了“二十四节气”宣讲员。自由活动时间,楼梯口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围着一位大哥哥或大姐姐听取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宣讲。对以上的新闻,你有何认识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佳作赏读】愿鲜明的记忆永远珍藏中国文化的精华曹敏莫使花残梢头,才悟秋生;莫使日尽西去,才觉黯然;莫使岁月不返,才感沧桑;莫使悄然失去,才惜拥有。据报道,某校在“24节气”歌申遗成功之前就已经通过楼道绘画的方式向学生们宣传这种文化,毋庸置疑,这所学校的师长是如此地具有保护、传承中国文化的超前意识,值得我们给他占赞,献上我们真诚的敬佩之情。与此同时,申遗成功后,这所学校还设立了一些宣讲员为这些嗷嗷待哺的学生详解,这仅仅是为了承接以前的事件,或仅为响应申遗成功的号召吗?不,当然不是!这种行为是让师生更加透彻醒悟到中国文化的存在性、重要性与珍贵性,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领悟到先民文化的智慧力。文化是国家品牌,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雄厚基础。但是这样艰巨的重担只是简简单单的放在小学生、学校的肩上就可永保“后顾无忧”了吗?若是如此,那只剩下凄凉的可笑、可怜与可怕了。那些对中国文化有着权威性的阐释者呢?没错,比如专家与教授更应该站出来宣讲。这是一个更好的入口点。理解的全面与权威的阐述符合常人的判断理念,专家级人物的知识言行、建议方针具有一定的分量感,他们能从精神上、心灵上带动常人的思维,若他们能亲身开设关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能大力支持呼吁“护文化”的号召,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著书立作那么效果则不同凡响。如四代人的“国民男神”的陈道明在文化节目传承者开播前把话挑明:“传承者与别的娱乐节目性质不同,我们拼不过它们的娱乐性,但我能保证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与热忱。”“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若没有独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那么这个国家文明将会被时间这温火炖成一锅馄饨,丢失了精华,丢失了深邃,丢失了广博,只成了岁月长流中美丽的泡沫,随风消逝。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美,它们隐藏在岁月重重帘幕之后,甚至被时间的灰尘遮掩了美丽容颜,愿每个中国人化为一阵阵清风,吹开重重帘幕;愿每个中国人化为一场场细雨,涤去记忆中尘埃,愿每个中国人化作一缕缕晨曦,照亮每个黑暗中的珠宝。愿炊烟能悠悠升起中国优秀文化的气息,愿星光能璀璨照耀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愿岁月能汩汩不息承载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生命,愿鲜明的记忆能永远珍藏中国文化的精华。【名师点评】以“凤头”开篇,掠人眼目,一亮相就出彩,再承接作文原题材料,有引有叙,有叙有议,既切题又合旨,点赞了小学校、小学生的可贵精神和守护传统的意识。针对作文原题材料中提及的事件,又引出“文化是国家品牌,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雄厚基础”这一重要的论点,呼呼专家、教授更应该为传播、守护中国传统文化承担使命。然后,又假设丢失传统文化造成的严重后果,从反面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用诗一般的语言发出了倡议。结尾的语言也很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