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4751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16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 十六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表完成1、2题。流域流域面积(km2)降水量(mm)蒸发量(mm)蒸发系数(%)a453 6901 43866646.3b246 00069922532.2淮河水系261 50492973879.4长江1 807 1191 05551348.6c557 18052538072.4d752 44349241684.61.a、b、c、d分别对应的流域是()A.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B.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C.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D.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2.b水系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光照弱C.峡谷深D.气温低【解析】1选C,2选D。第1题,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的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多年平均降雨量1 2002 200 mm,根据表格中数据对比,a为珠江;河流流域蒸发量的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蒸发量大,气温低则蒸发量小。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所以b是雅鲁藏布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所以流域面积大于松花江,而松花江所处纬度高于黄河,蒸发量小于黄河,所以c是松花江,d是黄河。第2题,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体表面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2016郑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A.甲B.乙C.丙D.丁4.乙图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主要原因是()A.冷锋的增强B.反气旋的增强C.亚洲高压的增强D.准静止锋的影响【解析】3选C,4选B。第3题,华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稀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夏季(7、8月)雨带推移至华北,河流进入汛期。第4题,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可知,7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江淮地区受其南侧的高压控制,产生伏旱天气,因此长江流域河流径流量骤减。(2016滨州模拟)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A.流域面积大于D河B.含沙量大于D河C.流域降水少于D河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6.四河流域中()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B.B河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解析】5选C,6选D。第5题,根据图中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可知,A为松花江,B为黄河,C为长江,D为珠江。黄河与珠江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是因为珠江位于南方地区,流域降水多;而黄河位于北方地区,流域降水少。第6题,松花江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为经济发达地区,但河流落差小,水能不足;珠江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且旅游资源多样,因此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读拉萨河流域图,回答7、8题。7.有关拉萨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流呈“S”形,从东北向西南伸展B.两岸多高大山峰,河流纵向坡度大C.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D.中下游沿岸河谷宽阔,农牧业集中8.图中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主要有()灌溉发电航运养殖防洪旅游A.B.C.D.【解析】7选C,8选C。第7题,拉萨河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北部多高山,因此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由于冰雪融水在河流的补给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但年际变化小。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较平缓,土壤深厚,形成西藏的粮仓。第8题,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9.(2013广东文综)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解析】选C。图中黄河入海口处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都逐渐减少,仅在2000年后,径流量大于输沙量,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修建水库降低流速、增加库区泥沙沉积、提高径流的利用率有关。10.(2014重庆文综)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解析】选D。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增大,从而使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高考预测题)下图为三峡下游在大坝建成前后长江与某湖泊的横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与建坝前相比,该河段外力作用变化特点是()A.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B.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C.侵蚀作用减弱,搬运作用增强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12.长江和该湖泊交界处存在“江水西来而浊,湖水南来清洌”的两色分界线,而近年来经常出现两色分界线向长江移动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上游水库蓄水时期长江径流量降低上游水库放水时期长江径流量增大长江下切加剧,江湖水位差加大库区降水增多,湖区降水减少A.B.C.D.【解析】11选B,12选C。第11题,据图可知,该河段在建坝后,河床变陡加深,说明河流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而沉积作用减弱。第12题,该河段长江下切侵蚀加剧,使河流水位下降,加大了与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加之水库蓄水使径流量减少,因此江湖两色分界向长江移动。【加固训练】(2015江西联考)读长江与黄河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河段的主要开发利用趋势是()A.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B.利用水源优势,大规模发展粮食生产C.合理开发水能资源D.扩大内河航运能力(2)两条河流中、下游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A.沙尘暴B.石漠化C.次生盐碱化D.水体污染【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甲、乙两河段都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因此主要开发利用趋势是合理开发水能资源。第(2)题,河流中下游地区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水体污染严重。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5安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主要是确定干流经过地区。干流发源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向西流经盆地,然后流经大尤尔都斯盆地,再向东南流出本区域。第(2)题,湿地形成原因,主要从湿地水的来源、地形、蒸发、冻土等因素考虑。结合图中的信息,从上述方面分析。第(3)题,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应从法律、管理、宣传教育、行为等角度分析。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同时保护该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天鹅栖息地等。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14.(高考预测题)读我国某流域有关资料,回答问题。(26分)(1)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2)M河段两岸是本流域内主要农业区,请写出东西两岸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并分析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3)本地区计划在N地筑坝建库,请你说明其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据资料判断,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因此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水流急。由于流域内耕地比重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因此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大。第(2)题,本流域农业用地以耕地和森林为主,图中M河段西岸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东岸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因此东岸为农田,西岸为林地。近20年来流域内退耕还林等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因此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大坝建设带来的效益解释建设的合理性,也可以用大坝建设引发的问题说明不合理的原因。答案:(1)径流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较大。(2)东岸以耕地为主,西岸以林地为主。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增加,使空气湿度上升,降水增多,涵养水土能力增强,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使河流含沙量减少,减弱下游泥沙淤积,使径流量趋于平稳,降低旱涝的影响,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3)合理。理由:修建大坝可以提供能源,同时减少薪柴砍伐,有利于保持水土;水库蓄水可以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同时防止旱涝灾害。不合理。理由:大坝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上游河段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库区蓄水会淹没上游农田,加剧人地矛盾等。【方法技巧】图示法掌握影响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