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选习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666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选习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选习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选习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5)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腾讯无人机在研发初期,定位就与现在占市场主流的航拍型无人机不同,他们的目标用户是大众消费群体。B运营商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后,不少市民欣喜不已,更有网友开始展望“我的流量我做主”的未来。C由于售价低廉,药企微利甚至无利,缺乏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不少低价药从市场上消失。D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道德文明建设。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道德文明,是人们选择入居的重要标准。解析:A项,表意不明,句中“他们”一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C项,句式杂糅,删去“缺乏”或“不高”;D项,不合逻辑,应删除“是否”。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安倍晋三谈及钓鱼岛主权问题时,却表示“绝对不会向中国退让一厘米的土地”,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毛泽东同志对党与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往往是表现在某些历史的转折关头,他以正确的思想、杰出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哗、嘭嘭”这是9月16日午间强台风“海鸥”飞临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港时,扶摇直上、海浪涛天、船只相撞带来的巨响。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确实是长篇大论,内容丰赡,情节跌宕,人物生动,思想深刻,给读者以启迪。中国广州的一位特型演员希望通过扮演美国总统奥巴马走红演艺界,人们在看过他的表演后,的确觉得他的模仿惟妙惟肖,印象深刻。史书里没说,但是演义里绘声绘色地写出了尉迟敬德“三鞭换两锏”的故事,指的是敬德挥出三鞭,而秦叔宝只用两锏就接住了,以此表现叔宝还胜了一招。ABC D解析: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此处望文生义,不合语境。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符合语境。扶摇直上:比喻仕途得意。属使用对象错误,不合语境。长篇大论:指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不合语境。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美妙逼真。符合语境。绘声绘色: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指描述的形象生动。符合语境。答案:B3、下列各句中敬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读者给报社编辑写信说:“敬颂编安。”B长辈给侄儿李冰写信说:“顺颂安康。”C老李给同事老张写信说:“谨致鸣谢。”D小明给同学小王写信说:“特此函达。”解析:B项,“顺颂”是书信结尾时的套语,表示祝福,只能用于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长辈对晚辈不能用“顺颂”;C、D中“谨致鸣谢”、“特此函达”是官方书信用语。答案:A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_。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_。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但从长远来看,_,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答:解析:根据后面“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知,第一空的陈述主体是“海水淡化”,再根据前面“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可知,第一空应填与“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相关的内容。第二空,根据“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及“需要政府全方位扶持和培育”可知,第二空应填与“海水淡化的成本高”相关的内容。第三空,根据前面的“但”及后面“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可知,第三空的内容与“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广阔”有关。答案: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成本仍然偏高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很广阔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我们要高度警惕文化霸权。民族精神是国家生存发展的主体性精神,故本民族所有成员都一定具有。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密切相关,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集体记忆”,是民族生活中最具权威的文化基因。如果传统文化变“虚弱”了,国家就没有希望了。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必然会成为一个消失的民族。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科学技术,一个政权会被打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民族也会被打垮。本民族所有成员并不一定都具有民族精神。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不只是传统文化,还有科技、军事、教育等。“传统文化变虚弱”,只能推断出一个国家在文化领域可能会处于劣势,但不一定整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了,语段推论有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是更迭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发展是有影响的,但推断不出必然会导致民族消失。答案:传统文化变“虚弱”,国家并不一定就没有希望了一个民族抛弃传统文化并不一定会消失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辛弃疾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注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片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CEC项“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联系前文可知,是写自己老大无成唯有归卧青山,谋生之道却“费寻思”,实际上是以己之今况作反面陪衬,希望友人能引以为戒,奋发有为。E项“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告诫友人,歌舞宴饮是少年们的乐事,规劝他不要沉湎丧志,以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2(1)自己虽然年老,但不愿归隐青山,渴望为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做出贡献。(2)不能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当珍惜时光,及时建立功名。【作者: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 风 吹 笛林清玄微微的雨。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我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那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听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选自林清玄散文集鸳鸯炉,有删节)1983年5月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A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与结尾“雨早停了”呼应,而且也为后文“笛声”的出现作了铺垫。B竹子上面有水渍,竹叶有间隙,因风的作用,发出尖利如笛的声音,所以作者说“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C作者后来又去了几次竹林,但都无福再次聆听到美妙的“笛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笛声”的喜爱以及无法再次聆听的遗憾之情,同时也说明作者是一个无福之人。D本文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竹子”喻为“乐器”,把“风”喻为“指挥家”,把风吹竹、雨打叶交织在一起的声音喻为“笛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声音以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解析“同时也说明作者是一个无福之人”无中生有。2风雨中的笛声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答:_示例:在风雨中的竹林前听竹,笛音清晰、高扬、悠长,波涛汹涌,声威远大。这不是人力所为,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风、雨、竹合奏的交响乐。_解析5分。答出第一个要点给3分,答出第二个要点给2分。3文章结尾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并结合学过的诗文举一个例子来具体分析。(6分)答:_示例:自然的变化无穷、博大精深能时时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是人们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家园。具体分析可结合陶渊明的田园诗、王维的山水诗等诗歌来展开。_解析6分,含意3分,举例分析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