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555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分析解读2017全国卷,24分封制的影响以周朝分封诸侯为背景材料,考查分封制的影响,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多次轮流考查本单元主干知识,试题既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又着重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等主干知识,运用重要历史概念解决问题2017全国卷,25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以西汉地方行政建制演变为背景材料,运用表格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17全国卷,26史学素养以历史文献叙述为背景材料,考查解读、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角度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2演变特点(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3历史影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思想文化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角度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与影响1过程(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4)隋唐: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2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3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角度三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自秦朝废除分封制后,官吏的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唐朝在地方设道,作为监察区等。(2017天津卷)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刘贺墓论语书牍局部图 铜镜镜背上的孔子像(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概括。(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刘贺急欲亲政”回答;第二小问对比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为史事记述,材料二为史事分析。(3)第一小问结合西汉时儒学的地位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出土文物的作用分析;第三小问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答案(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儒学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关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学术界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曰:“(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材料二(嘉庆曰)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勤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而至用人行政,令出惟行,大权从无旁落。(清)梁章钜枢垣纪略材料三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1)据材料一,与隋文帝相比,概括指出唐太宗处理政事的做法。(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该特点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解析(1)据材料一中“不肯信任联意则不然”得出信任群臣,“皆委百司商量”,得出集体筹划。(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君主高度集权;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嘉庆曰)我朝列圣相承”“皇考高宗纯皇帝”结合所学得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3)可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论证。观点一,据材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得出,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结合所学,从秦汉、隋唐时期的史实分析论证。观点二,据材料“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得出,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从君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的史实分析论证。答案(1)做法:信任群臣;集体筹划。(2)主要特点:君主高度集权。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3)示例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政务不全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论证: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论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素养1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题】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解析】 材料未反映诸侯违背盟誓,因而无法反映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项错误;“誓”本应是各级贵族之间的约束,但春秋盟誓天子、诸侯、大夫乃至国人均能参加,打破了贵族的等级性,说明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一直注重夷夏之防,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答案】 B(1)坚持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生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有活动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和具体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因而也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政治统治形式、法律制度、哲学思想以及文化艺术的状况等等。(2)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具体分析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解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和社会意识“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分析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任何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各种矛盾相互影响的结果。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是在相互影响、发生在同一时代的各个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1“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谓“礼之三本”,即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3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4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少数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