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935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第二节李仕才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流过,关于该风海流的说法,正确的是(D)途经a处,流向为自东向西途经b处,流向为自西向东途经c处,流向为自东向西途经d处,流向为自西向东ABCD【解析】根据海水等温线可以确定海域位置,再结合洋流模式、风带可知:赤道大洋东侧附近的甲海域有南北赤道暖流从东向西流经a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的乙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北大西洋暖流或北太平洋暖流,其从西向东流经d处。2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解析】根据洋流模式、风带和海水等温线可知: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大洋东侧;乙海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有寒暖流交汇,有利于大渔场形成。下图是“某地区20(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海区洋流自南向北流B海区洋流有降温作用C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20D地区地形为高原4海域有大范围渔场,下面各图用洋流剖面示意图(A、B图)和表层洋流分布图(C、D图)来解释其成因,其中正确的是(A)【解析】第3题,根据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图中海域位于北太平洋,流经海域的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地区平均气温高于20,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高,地形为谷地。第4题,海域渔场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表层海水向外流形成离岸流,底层海水上升形成补偿流,将丰富的饵料、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形成的。 (2018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测试)下图为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时,某地区气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甲、乙、丙三地的温度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C )A甲乙 B乙=丙C乙丙6导致沿海地区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洋流可能是( D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巴西暖流C加那利寒流 D本格拉寒流【解析】第5题,根据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自北向南温度下降,所以温度丙乙甲。第6题,图示区域的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由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分布有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故只有D正确。 (2018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78题。7图中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C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C西南季风 D极地东风8图中Q、P、K、M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D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D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为北大西洋暖流,受西风影响;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与风带无关;为北印度洋夏季季风洋流,与西南季风有关;为日本暖流,与极地东风无关。第8题,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K地受寒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M处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二、综合题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5月1日10时30分,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二十八、二十九批护航编队,在第二十八批护航编队指挥舰盐城舰举行任务交接仪式。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什么?_位于赤道低气压带。_(2)护航编队行进在图中甲海域时,是 (A)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3)根据图中A、B洋流流向判断所代表的季节,A代表_冬季_,B代表_夏季_。(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_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解析】第(1)题,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低气压带,风浪很小。第(2)题,护航编队在图甲海域航行时,正值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域盛行东北风且洋流自东向西流。第(3)题,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流向判断即可。第(4)题,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渔业资源较冬季丰富。综 合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反映大气圈与水圈存在能量交换的是(C)A北赤道暖流的形成B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C海底火山喷发加热海水D静风天气时瀑布附近有风存在【解析】海底火山喷发加热海水,岩石圈与水圈的能量交换。 (2018广西钦州高新区质检)读下图,完成23题。2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A)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3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D)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C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地区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解析】第2题,该洋流向南流动且为寒流,说明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圈,位于大洋东岸,大陆西岸。第3题,该洋流向南流向纬度高的地区,说明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圈的大洋西侧,属于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有利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A)A B C D5太平洋中有两个重要渔场,它们是(D)A B C D6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C)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是暖流D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是寒流【解析】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多为寒流,如图中的;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的海区易形成大渔场,如图中的和;由图可知,在中低纬海区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018甘肃兰州质检)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示洋流中(C)A为暖流 B为寒流C位于北半球 D位于南半球8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C)A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C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解析】第7题,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洋流位于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是寒流;和洋流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洋流圈,则该洋流圈是北半球的,为暖流,为寒流;洋流位于回归线大陆西岸,自北向南流,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寒流。第8题,渔场多位于洋流交汇处,洋流和其他洋流交汇处应该在的南部,故其北部不可能有大渔场;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为寒流,其同纬度大洋对岸为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域的温差;是寒流,其降温减湿的作用,不可能加大沿岸地区的降水。二、综合题9(2018湖北八市联考) 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 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 (2)图中的A、B两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的差异。 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酸雨等。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大范围渔场从纬度的分布范围来看,主要分布在温带,但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第(2)题,A渔场是位于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B渔场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主要是由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上升流形成的。第(3)题,原因可从自然(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和人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两个方面回答。对策应主要从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数量、防治海水污染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