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903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 专题4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满分60分 时间25分钟)姓名:_ 班级:_ 得分:_1烧酒制作:“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浓烈,盖酒露也”。文中涉及操作方法最适于分离A NH4Cl、I2 B KNO3、Na2SO4 C 丁醇、苯酚钠 D 氯化钾、碳酸钙【答案】C【解析】【分析】烧酒制作中“蒸令气上其清如水”是利用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中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的,属于蒸馏法,结合各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差异解答。【详解】2按如下方案可从样品粉末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A,下列每步实验所用装置、操作都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3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g) CO2(g)NaOH溶液、 浓H2SO4洗气BNH4Cl(aq) Fe3(aq)NaOH溶液过滤CCl2(g) 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 NaHCO3(s)加热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有的(NH4)2SO4将混合物装入半透膜袋,并放入流动的蒸馏水中B除去Mg 粉中混有的Al 粉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C用CCl4 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D检验溶液中存在SO42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硫酸铵能通过半透膜,但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能进行分离,故正确;B.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但镁不反应,故能分离,故正确;C.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上口倒出水,故正确;D.要检验硫酸根离子,先加入盐酸,不产生沉淀,后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含有硫酸根离子,若盐酸和氯化钡同时加入,则银离子可以干扰,故错误。故选D。5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A 植物油和水(蒸馏)B 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C CaCO3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D 自来水中的杂质(萃取)【答案】C【解析】【详解】6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 用加入过量氨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AlCl3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加入AgCl后再过滤C 通过灼热的镁粉去除空气中的氧气D 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铁粉,过滤【答案】B【解析】【详解】A.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沉淀和氯化铵,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B.Na2S与AgCl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硫化银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可除杂,故B正确;C.金属镁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反应,达不到除杂目的;应该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空气中的氧气,C错误;D.二者均与Fe反应,FeCl3变为FeCl2,达不到除杂目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7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 图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B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图所示装置C 用图和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D 用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蒸馏装置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为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应放在支口烧瓶支口处,第二为冷凝水的方向,下进上出,冷凝效果好。8某地湖盐中含有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氨碱厂用该地湖盐制取烧碱。其中制得精制食盐水的过程如下:(1)过程中将粗盐加水溶解需要适当加热,其目的是_。(2)过程的目的是除去SO42,加入的X溶液是_。(3)下表是过程、中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在20时的溶解度g/100gH2OCaSO4Mg2(OH)2CO3CaCO3BaSO4BaCO3Fe(OH)32.61022.51047.81042.41041.71034.8109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沉淀除CaCO3和Fe(OH)3外还有_。过程中调节pH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上述精制食盐水中还含有微量的I、IO3、NH4、Ca2、Mg2,除去这些离子及进行电解的流程如下:过程V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为_。过程可以通过控制Na2S2O3的量,将IO3还原成I2,且盐水b中含有SO42,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在过程中所用的Na2S2O3俗称海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商品海波主要成分是Na2S2O35H2O。为了测定其含Na2S2O35H2O的纯度,称取8.00g样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1的碘水滴定(发生反应2S2O32I2S4O622I),下表记录滴定结果:滴定次数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0302912第二次0363056第三次1102988计算样品的纯度为_。【答案】加快物质溶解 BaCl2溶液 BaCO3、Mg2(OH)2CO3 CO32-+2H+CO2+H2O 2NH4+3ClO-N2+3Cl-+2H+3H2O 8:5 89.28% 【解析】【分析】【详解】(1)将粗盐加水溶解需要适当加热,温度升高,可加快物质溶解;(2)除去SO42-,可加入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即X为BaCl2溶液;(3)由表中数据可知,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沉淀除CaCO3、Fe(OH)3外还有BaCO3、Mg2(OH)2CO3;滤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过程中调节pH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4)加入NaClO氧化铵根生成氮气,方程式为2NH4+3ClO-N2+3Cl-+2H+3H2O;加入Na2S2O3的量,将IO3还原成I2,且盐水b中含有SO42,可知反应中IO3为氧化剂,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Na2S2O3为还原剂,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总共升高8价,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表中第二次实验数据误差较大,可舍去,则其它两次平均值为(29.12-0.30+29.88-1.10)mL/2=28.80mL,则n(I2)=0.0288L0.0500molL-1=1.4410-3mol,由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25.00mL溶液中n(Na2S2O3)=2.8810-3mol,则250mL溶液中含有0.0288mol Na2S2O3,则8.00g样品中Na2S2O3的纯度为(0.0288mol248g/mol)/8g100%=8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