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748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情景激趣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导引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运用资料,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口的迁移|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8P9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世界人口迁移(1)特点(2)意义二战前: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二战后: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4中国人口迁移迁移阶段迁移特点迁移方向迁移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从东部人口稠密区到西北和东北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的变化由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由农村到城市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微思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有何区别?提示(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3)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微讨论从全球角度看人口迁移是否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提示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案例分析|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国际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人数在2015年已达到2.44亿。目前,国际移民居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约4 700万人,其次是德国和俄罗斯,人数都为1 200万,从国际移民的出生地来看,印度是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有1 600万人移民海外,其次是墨西哥和俄罗斯,中国排在第四位,有1 000万人。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历史上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方式,哪一种与上述材料中的移民类型相同?(2)目前,墨西哥的国际人口迁移与其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有何不同?(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何特点?提示(1)“走西口”“闯关东”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则是指国际人口迁移,与材料中所述的移民类型相同。(2)墨西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主要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则是人口迁出。(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方法规律|1人口迁移的判断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应为永久或长期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图示如下。219世纪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变化原因拉丁美洲由迁入变为迁出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拉丁美洲国家独立,人口增长较快,但经济发展缓慢,欧美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欧洲由迁出变为迁入北美始终以人口迁入为主3.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阶段迁移方向原因特点古代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大批迁移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知识延伸】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1)“民工流”的产生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地区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国家允许农民进城政策的实施。(2)“民工流”的流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3)“民工流”的变化:近几年出现“回流”和“民工荒”现象。一方面东邻沿海招工难;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西部转移。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偏低;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改变。4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2)对迁出地的影响。【方法技巧】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10P1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因素(1)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2)主要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等。3社会因素微讨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是始终不变的?提示对于移入地和移出地来讲,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移入地区对人口有吸引力,而移出地区有排斥力。但是产生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因素会因环境及个人价值观而变化。原来的吸引力可能变为排斥力,也可能减弱。例如,城市方便的交通条件、城市生活气氛,对于乡村人来说是一种吸引力;对于城市的人来说,为追求清新、安静的生活环境,因而不断向乡村迁移。所以排斥力和吸引力是相对的,且是不断变化的。|案例分析|下图是2015年2月15日中国人口迁移的真实大数据。结合材料探究:(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集中在哪些地区?(2)引起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不均衡。集中在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方法规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2.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3.社会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文化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军嫂随军政治政策国家有关对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在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社会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方法技巧】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深度解析】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迁出地迁入地推力因素中间阻力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少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切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就业机会多自然灾害风险多,收入不高收入稳定、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差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差公共设施好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差环境质量好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地理实践力|12018年暑假期间,济南的小刚同学参加了在海南岛20天的夏令营,这是否属于人口迁移?提示不属于。人口迁移必须是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而参加夏令营并没有改变小刚的居住地,因而不属于人口迁移。|区域认知|2“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我国东部存在五个主要的民工吸引场,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思考讨论:(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和“民工潮”这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何不同?(2)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民工潮”是自发的。(2)经济因素,务工经商。3“2015年,来自叙利亚、厄立特里亚、伊拉克、利比亚等地的100多万移民与难民从陆上和海上来到欧盟国家,其中3 600多人死亡或失踪。”2016年1月12日,国际移民组织的报告揭示了欧洲难民危机的残酷。的确,整个2015年充斥欧洲媒体的主要新闻之一就是欧洲的难民潮。结合材料探究:(1)2015年大量的叙利亚民众背井离乡前往欧盟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大量难民的到来对德国、法国这样的欧盟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最有利影响是什么?(3)二战以后,欧盟的许多国家一直是国际人口的迁入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1)2015年叙利亚出现持续的政局动荡,内战纷乱,导致许多民众纷纷迁离。(2)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3)经济因素。|综合思维|4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美、德、加、英、澳等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为正值,中、墨、印、印尼、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为负值,这说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第2题,人口迁移可减轻迁出地的就业、环境等压力,可以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答案1.B 2.C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34题。3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A西南地区B华东地区C北方地区D周边省(区、市)4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D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差异解析第3题,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周边省(区、市),只选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北方地区不全面,A、B、C错,D正确。第4题,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不同。安徽距离沿海发达地区近,人口迁往沿海发达地区数量多,迁移到武汉的人口少,D对。答案3.D 4.D(2018宿迁模拟)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读图完成56题。5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A生育率提高B就业率提高C迁出率下降D人口容量下降6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A经济矿产开发B环境生态保护C政策国土开发D军事加强国防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下降,可能是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A错。总人口减少,就业人口上升,说明就业率提高,B对。总人口减少,说明迁出率上升,C错。总人口减少,不表示人口容量下降,D错。第6题,根据材料,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刺激人口迁入。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从事农业生产,C对。答案5.B6.C(2018陕西高三摸底)投资移民是指具有一定资产,以投资的方式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移民。近年来,投资移民人数迅猛增加,成为我国海外移民大潮中的突出现象,美国是我国海外投资移民的优选。读图,完成79题。7迁入美国的中国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A19902000年 B20002006年C20062010年 D20102013年8美国制定投资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移民门槛 B增加财政收入C增加劳动力 D引进人才9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热衷投资移民美国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质量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医疗水平治安状况就业机会A BC D解析第7题,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于每个时段起止的移民人口数量之差除以该时段的年数,计算可知20102013年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第8题,美国制定投资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海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第9题,美国目前在教育质量、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医疗水平方面优于我国,这是吸引我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原因。答案7.D8.B9.A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山东临沂期中)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读图完成12题。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2人口流动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A人口容量提升 B城市化水平降低C城乡差距加大 D人口老龄化减缓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对区域的影响。认真阅读地图是关键,同时要熟悉我国行政区划,掌握人口流动对区域的影响。第1题,从图中的各省份流入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份以流入为主,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以流出为主,所以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选C项。第2题,大量人口流入浙江省,为浙江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人口,人口老龄化得到减缓;人口流动不能提升人口容量,选D项。答案1.C2.D(2018宁夏育才中学第三次月考)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2017年春运期间,360网站发布了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我国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B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C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D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4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其原因与南方地区不同的是()A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B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C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D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春节前民工返乡过年,C项对。南方地区乡村生态良好,不是主要因素,A项错。南部沿海侨乡众多,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不是出发人数多的原因,B、D项错。第4题,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究其原因,与南方地区相比,北京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C项对。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等原因可能与南方地区相同,A、B、D三项错。答案3.C4.C(2018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56题。5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6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解析第5题,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入降低,即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所以D正确。第6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我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宏观上则会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答案5.D6.B(2018泰安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对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净减少A BC D8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江西省净迁移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移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北京、天津人口增长迅速,并且人口净迁入率很大,说明外来人口很多,加剧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地矛盾,导致交通、住宅等压力增大,故A正确。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降低了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故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与人口迁移无关,故B错误;广东、浙江迁入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不大,故C错误。答案7.C8.A(2018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911题。9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10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11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第10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第11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答案9.B10.A11.C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含1道附加题,共56分)12(2018扬州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5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原因主要有哪些?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主要是因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13(2018宁夏育才中学第三次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该城市近郊区外来人口多于当地户籍人口的原因。(3)试说明解决近郊区外来人口数量过多的合理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市人口数量从市中心向外波动性变化,56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人口密度从市中心或二环附近向外先增后减,34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第(2)题,人口迁移总是迁移到经济水平高、收入高、生活条件好的地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近郊区离市中心较远,生活费用低,并且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所以外来人口多,超过当地人口。第(3)题,解决近郊区外来人口数量过多的合理措施主要从户籍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数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数量:从市中心向外波动性变化;56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密度: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2)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近郊区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3)加强户籍管理,适当控制人口迁入量;调整产业结构等。14(附加题)(2016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城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总结出共同特点。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第(3)题,此问为开放性问题,回答限制或不限制均可,说明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