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 5.14 外国评论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368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 5.14 外国评论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 5.14 外国评论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 5.14 外国评论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外国评论两篇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蹒跚(pn)压轴戏(zhu)投奔(bn)毛骨悚然(sn)B.堕落(du)坦率(shui)咀嚼(jio)所向披靡(m)C.栖止(x)携带(xi)轧死(y)拈轻怕重(nin)D.胸膛(tn)山麓(l)一瞥(pi)锲而不舍(q)解析:B项,“嚼”应读“ju”;C项,“栖”应读“q”;D项,“锲”应读“qi”。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辨护 演绎 路不拾遗 言有尽而义无穷B.暴燥狙击礼上往来毕其功于一役C.撕杀唐突草菅人命一言以敝之D.噩梦草芥肆意妄为君子远庖厨解析:A项,“辨护”应为“辩护”,“言有尽而义无穷”应为“言有尽而意无穷”;B项,“暴燥”应为“暴躁”,“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C项,“撕杀”应为“厮杀”,“一言以敝之”应为“一言以蔽之”。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人事制度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B.网友们在网上对不同问题发表评论,话题琳琅满目。C.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D.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慨相见恨晚。解析:A项,尸位素餐:空占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B项,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形容“话题”错误。C项,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不合语境。D项,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多指人与人之间,不能形容人与物。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省人口问题亮起了红灯,据统计,近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B.他们还会说他们喜欢收集武器,就像其他受宪法保护的爱好一样。C.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D.挑选阅读材料时既要注重经典名篇,也要尽量挑选那些人文性比较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材料。解析:A项,“高于”与“以上”重复。C项,主谓不搭配。D项,并列语句中有包含关系。答案:B5下面的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哦,大海,你多么广阔!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你创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你蕴藏了多少力量?创造了多少奇迹?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在无边的大海面前,自然和人交融,使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无边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拍打岩石,激起丛丛白色的浪花,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激起的丛丛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岩石,A. B. C. D.解析:句“创造了多少奇迹”承接上文中的“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蕴藏了多少力量?”与下文中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相衔接。句所有分句(或“成分”)均以“人”作主语,使全句在表达上更为流畅。句“听不到嘶鸣”“更没有荣耀”“只有浪花”,这种表述使各句句式一致,“拍打着岩石”与下文“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是合理的因果衔接。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爸爸,请别走得太远“爸爸去哪儿啦?”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问。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要为养家挣钱“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将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节目中的五位爸爸,几乎都是演艺、时尚界人士,这是一群最忙的爸爸,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由他们和孩子来担纲这档节目,不但有明星效应,也颇典型地诠释了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完全不知该怎么哄哭闹不停的孩子;从未下过厨,不知该怎么填饱孩子的肚子;不会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节目出人意料飙升的收视率,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宝贝们在野外、沙漠、海岛的笨拙、天真等萌点让人倍感温暖,更是因为它让公众开始关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否则,仅仅是把家庭亲子关系、儿童教育变成一场流行的表演秀,就太得不偿失了。随着节目的进展,一直和孩子们“泡”在一起的爸爸们,终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招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们的喜怒哀乐,牵系着很多家庭。只是,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女粉丝的数量仍然远远超过男士。节目中让人心灵熨帖温存的变化,是妈妈们的向往。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多是妈妈。父亲们一方面确实很忙碌,另一方面也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他们似乎认为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显得过于婆婆妈妈,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哪怕是在应酬中,为了陪孩子告假或早退,也似乎成了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理由。但是,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的品格和敢于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坚强意志。这样长大的孩子,岂能担当大任?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现在,很多中国妈妈都想上演一出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让时常缺席的爸爸和孩子一起走向野外、走向远方,让他们美好地独处,当然,前提是没收爸爸们的手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6结合文意,概括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经常缺席的主要原因。解析:在整体感知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语句,加以概括或直接提取即可。答题区间为第七段,可抓关键词进行概括。答案:(1)社会转型,城镇化加速。(2)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或“父亲们确实很忙碌”)。(3)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作祟。7结合文意简析第三段中“习惯”二字的内涵。解析:先分析“习惯”在该段的内涵,再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其在全文的内涵。答案:“习惯”二字,间接反映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这一现象的普遍性,表达了孩子们对这一现象的无奈,也体现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同情,对父亲们的委婉批判。8文中第四至六段结合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来分析问题有什么作用?解析:在内容上,可结合着第六段中的“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从反衬的角度作答。在结构上,可从热播节目与上下文的关系入手,从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作用方面作答。答案:(1)内容上:用节目中的爸爸与小孩子相亲相爱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爸爸在孩子成长中时常缺席这一现象,进而使作者的论述更有说服力;选用热播节目,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或“能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在现实生活中爸爸成为孩子教育的缺席者这一现象,引出下文有关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时常缺席的原因的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我的祖国,你的祖国美罗纳德卡尔弗特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选择作为领袖的人从不以军装和徽章来显示宪法赋予他的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地位。他们的内阁成员、他们的文职下属都不会给他穿戴表现强大军力的服饰。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普通公民见到的军人是这样稀少,以至于他们还没有学会根据肩章来分辨少校和上尉。当首席行政官向他的国民讲话时,他们以一臂之隔的距离聚集在他的周围。列成方阵的士兵不会在他的前面正步行进。当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讲话时,台下见不到一排排戴着钢盔的头颅。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人们不用军靴的重步声来愉悦到访的外国政治家,不以展示机动加农炮和大规模生产轰炸机的设备来恐吓他。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有绵延数千英里的不设防的北部边界。在那将我们的另一块领土部分隔开的清澈浩瀚的大海中,见不到海军舰船穿梭其间。整个南部边界没有要塞,也见不到炫耀武力的情形。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年轻人不必应征去为国防设施劳作,参加军事训练与否悉听其便。不存在一支长期奉行侵略政策的武装部队。建立海军不是针对来自西半球的危险,而完全是为防备可能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威胁。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总人口有三分之一是在外国出生,或者虽为本土出生,但父母或单亲是外国人。我们众多的“少数族裔”来自14个国家。无论其祖籍在何处,本土出生的美国人享有一切政治和其他权利。我们有“少数族裔”,但是没有少数族裔问题。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普通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批评政府的政策或是首席行政官的目标。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良知,而不是根据统治者的命令去投票。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将歌声献给爱的罗曼司、夜半的忧伤、落日时的帆影,而不是献给政治事业的殉道者。我们的国歌中虽有尚武之词和国难当头的气氛,但是如果你想听风琴,曲目单会给你提供他的姐妹歌美利坚我为你歌唱。较为明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要号召国人团结一致,我们唱迪克西或艾奥瓦佬;要说哪里的玉米长得高大,我们唱落基山的春天或加利福尼亚,我来了。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从不搞防空演习,防毒面具几成文物。当死亡之鹰染黑天空之时,我们无须教我们的孩子跑向何处。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问题只会出自内部,出自我们的错误。我们对邻国的和平誓言比统治者的承诺和书面条约还要响亮。我们向他们保证说,我们一定会将自己多于他国的资源用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产业。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已经指明通向永久和平的路径。欧洲和亚洲都享受不到与这里所阐述的同等的自由、平等、和平之福;当我们接近或进入某个无论什么牌号的专制国家,这些福祉不是减少就是消失了。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植根于美国的政体中。我们只要将那些试图销毁这些原则的形形色色的外国主义拒于我国海岸之外,我们就能永远保留她们。如果你珍惜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物质上的和平和精神上的和平那么,请用你们的一切力量来捍卫我国政府的理想。(选自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有删改)注1938年,慕尼黑事件震惊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俄勒冈州波特兰俄勒冈人报的主编罗纳德卡尔弗特为唤起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社论。该社论一经发表,马上风靡全国。1939年,罗纳德卡尔弗特因此文“在世界为战争风云笼罩之际,有力地唤起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从容应对的理智”荣获普利策奖。9最后一段的位置可不可以变动?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来回答。答案:最后一段的位置不可以变动。前面十段是通过大量的事例告诉国民,美国是一个自由、平等、和平的国家,而最后一段是对前面十段的总结,是对主题的深化,即美利坚的每一位国民都应珍惜所拥有的自由、平等、和平,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捍卫政府的理想。10这篇社论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此题主要从“排比”和“反复”的作用进行赏析。答案:(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的修辞手法。如“我们将歌声献给爱的罗曼司、夜半的忧伤、落日时的帆影”“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植根于美国的政体中”等。运用这些排比,加强了语势,强调了美利坚人民所拥有的自由、平等、和平的可贵,强化了人们的爱国感情。(2)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反复出现,增强了语势,对“国家”“国土”等概念起到了强调作用。11即使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美国的国家形象也不如文中所说的那样十全十美。请结合该社论的写作背景和新闻文体的特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析:注意题目所给提示,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社论特点进行分析。答案:(1)社论的写作背景1938年,慕尼黑事件震惊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在世界为战争风云笼罩之际,这样写可以唤起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唤起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从容应对的理智。(2)新闻及新闻社论特点新闻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新闻社论应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起到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的作用。作者就是针对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际情况,写了此文,用以鼓励、号召国人从容、理智地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三、表达交流12高三模拟考后,为激励同学们的士气,班里准备召开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鲜明,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以内。解析:主题要鲜明,尤其要点明“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答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梦是什么?梦是翅膀,能带领我们飞翔;梦是灯塔,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是年青的一代,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并要为这个未来而奋斗,“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13为纪念改革开放39周年,某报社近期推出了百姓亲历栏目,该栏目下有“聆听历史的回声,触摸时代的脉搏”两句话。同样,某电视台也推出了图说天下栏目,请你按照以上句式,也为这一栏目写两句话。解析:根据“聆听历史的回声,触摸时代的脉搏”的句式,结合栏目特点仿写。答案:(1)回放无声的历史,追寻激荡的情怀。(2)展现图片的精彩,倾听历史的回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