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334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一、选择题(共30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竹书纪年中有“人面龙颜(有称人身牛首),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的记载,这些内容()A.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 B.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C.提供着农业萌芽时期的信息 D.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2.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封闭性 B 落后性 C 脆弱性 D 分散性3.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地区的农业()A. 经营更趋市场化B. 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4.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A 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 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C 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 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5.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B 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C 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D 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6.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稳定C 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 D 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7、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井田制经营8.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9.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此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 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1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11.“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A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 B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C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12.“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A 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 精美的青铜酒器C 艳丽柔和的粉彩瓷 D 胎质细洁的白瓷13.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14.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15.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16.临安春雨初霁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其中“深巷卖杏花”这种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A. 西汉 B南北朝 C北宋 D明朝17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18数字中国xx:“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7%,民国只有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15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10万。”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19.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20.明代以及清代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如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体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A 完全开放民间贸易 B 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C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 D 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21.下列对电影哥伦布传主题曲1492,征服天堂的解释明显错误的一项是()理想让我们坚强/冲破黑暗的阻挡/理想让我们坚强/绝不放弃希望/深邃的时空里/生命的光芒A天堂:哥伦布心目中的天堂是美洲新大陆B理想:哥伦布远航最大的理想是寻找黄金C希望:造船、航海等技术进步使他看到希望D光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贡献永放光芒22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23.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24.16世纪中叶开始的欧洲“价格革命”在西班牙表现得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猛烈,物价上涨最早,也最快,到16世纪末,物价提高了45倍。这一现象( )A弱化了西班牙的王权统治 B导致西班牙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C使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最快 D源于其从殖民地获得的巨额财富25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两者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共同点是:( ) A拥有海军优势 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D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26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27.“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28.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2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资源因素 B 劳动力因素 C 市场因素 D 资金因素30.阅读下表,导致其中两个国家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A.殖民霸权的建立 B.垄断程度较高 C.封建因素的铲除 D.欧亚移民涌入二、主观题(40分)3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 “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10分)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生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它只是因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了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的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社会关系、世界市场方面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有哪些影响?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奋斗中学xx2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CDAB 6-10 CACBD 11-15 CCCDB 16-20 CBDAB 21-25 AAADD 26-30 ABBCB 31、(1)表现:(12分)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 商帮(徽商、晋商)活跃;(2)原因:(10分)政府开放(放松)海禁,海外贸易繁荣; 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 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32(1)(10分)生产力: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坊);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关系: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8分)消极:政治: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积极: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落后国家和地区迈向近代化。世界格局: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