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3232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V)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敦煌曲子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 船和山 B. 山和水流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水流【答案】A【解析】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只要对研究问题方便,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同一种运动状况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答案】A【解析】【详解】“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运动,山和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选船为参照物;“是船行”指船在运动,同样可以选山为参照物,故A正确;3. 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B. kg、m、s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 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答案】BD【解析】kg,m,s,cad,A,mol,k属于基本单位,A错;B对;C错;D对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 )A. B. C. D. mg/cos【答案】D【解析】小球受力析如图所示:运用合成法,由几何关系,可得:N1=mgtan;N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斜面的压力为。故选D点睛:本题是简单的三力平衡物问题,关键是正确的作出受力图,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5.如图是某摄影师“追拍法”的成功之作,在该摄影师眼中清晰的飞翔的小鸟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之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 地面 B. 静止的树木C. 飞翔的小鸟 D. 静止于地面上的人【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小鸟和摄影记者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小鸟作为参考系,记者是静止的,故小鸟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小鸟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像机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小鸟,故C正确。故选C。6.如右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是定值电阻。当将一个“2.5V,0.5A”的小灯泡L1接在a,b两点间时,小灯泡L1恰好正常发光;若换一个“2.5V,1A”的小灯泡L2接在a,b两点间,则这个小灯泡L2( )A. 也能正常发光 B. 比正常发光暗些C. 比正常发光亮些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由铭牌根据可得:,R1R2,当接入L2时,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L2分的电压变小,不能达到正常电压,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比正常发光暗些。故选B。【点睛】灯泡亮度决定于两端所加的电压:在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灯泡发光较暗;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灯泡发光较亮,如果太高,可能烧坏灯丝。7.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C. 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选项B错误;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选项C正确;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信息、能源、新材料等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8.a、b是两磁体的磁极,两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 如图所示,则( )A. a是S极,b是N极 B. a是S极,b是S极C. a是N极,b是N极 D. a是N极,b是S极【答案】A【解析】【详解】磁感线在外面是从N极到S极,可知a是S极,b是N极,故选A.9.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小球在竖直光滑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B. 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在竖直方向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 摩天轮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时,舱内的乘客做匀速圆周运动D. 带电小球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A项:小球在竖直光滑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故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项: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在竖直方向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项: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乘客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除了重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做功,C错误;D项:电场力对小球做功,所以小球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点睛】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10.某汽车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先以平均速度v1跑完全程的2/3路程,接着又以v2=40km/h的平均速度跑完剩下的1/3路程。已经测出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56km/h,那么v1应是A. 60km/h B. 65km/h C. 70km/h D. 48km/h【答案】C【解析】设全程的位移大小为3x,由题得到全程的平均速度,又,得;,代入解得 v1=70km/h,故选C视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计时器和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V.【答案】 (1). 电磁打点 (2). 电火花 (3). 0.02 (4). 4-6 (5). 220【解析】目前有两种打点计时器,一种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4-6V的低压交流电,一种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每隔打一个点,12.一物块受到三个力,大小分别是3N、4N、5N,则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是_N,最小值是_N。【答案】 (1). 12; (2). 0;【解析】当三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12N,3N、4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7N,所以当3N、4N的合力为5 N的时候,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的合力最小为0 点晴:对于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总等于三力之和,但合力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最大力之差,要判断三力能否平衡,如能平衡,合力的最小值为零。13.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若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该人在往返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_,平均速率为_。【答案】 (1). 0; (2). ;【解析】【详解】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s,则有:上山时间:t1=,下山时间:t2=;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 ;【点睛】本题关键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为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比值14.自然界有四种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_、强相互作用_。【答案】 (1). 电磁相互作用; (2). 弱相互作用;【解析】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简称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电磁场的量子(光子)而传递的宏观的摩擦力、弹力本质上是由电磁力引起的,都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点晴:对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我们仅仅了解就行呢,知道哪些力属于哪种相互作用。15.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3.62cm,BC=4.38cm,CD=5.20cm,DE=5.99cm,EF=6.80cm,FG=7.62cm,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1)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2)计算出打下B点小车的瞬时速度_(3)用逐差法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交流; (2). 0.40; (3). 0.80;【解析】【详解】(1)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交流电源.(2)B点的速度为:.(3)由逐差法可得:DE-AB=3aT2,EF-BC=3aT2,FG-CD=3aT2,相加得:DE+EF+FG-AB-BC-CD=9aT2,解得:a=cm/s2=80cm/s2=0.80m/s2【点睛】逐差法注意不要用相邻的两个相减,那样最终只剩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据,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16.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A B C D(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就可以)【答案】 (1). A (2). C (3). 空气阻力;纸袋和限位孔之间的阻力;(就写阻力也对) 【解析】【详解】(1)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手拉着纸带的上方,保持纸带竖直,由静止释放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后释放纸带,如果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无法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选C(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空气阻力;纸袋和限位孔之间的阻力等;【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规范,注意人的两手无法做到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1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_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答案】 (1). 10 (2). 1000 (3). 【解析】(1) 根据平衡条件所持钩码的重力G等于弹簧的拉力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l-l0),由此可知横轴截距为l0,故由图象可知l0=10cm;(2) 当所持钩码的重力G为0时,弹簧的拉力也为0,此时弹簧长度即为原长,所以弹簧的原长为10cm,根据F=k(l-l0)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由图象求出,劲度系数为k=50N/m;(3) 根据平衡条件所持钩码的重力G等于弹簧的拉力即。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一列长为L的队伍直线行进,行进的速度大小为v1,通讯员从队尾以速度大小v2(v2v1)赶到队头,又立即以速度大小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答案】【解析】【详解】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到队伍排头的过程中通讯员相对于队伍的速度大小为:v=v2-v1故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到队伍排头所需的时间为:t1=在通讯员从队伍排头跑步到队伍排尾的过程中通讯员相对于队伍的速度大小为:v=v1+v2,故通讯员从队伍排头跑步到队伍排尾所需的时间为:t2=所以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为:x=v1(t1+t2)=v1(+)=【点睛】此题的解答思路是:先求出通讯员走到排头用的时间,再求通讯员返回队尾所用的时间,最后求队伍前进的距离明确相对速度的应用19.如图所示,一位重600 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若B点位置往上移动,则BO绳的拉力如何变化?(你可能需要用到的三角函数有:sin37=3/5 cos37=4/5tan37=3/4 cot37=4/3)【答案】AO绳上受到的拉力F11 000 N BO绳上受到的拉力F2800 N.若B点位置往上移动,则BO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解析】把人的拉力F沿AO方向和BO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图甲所示,由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可知:AO绳上受到的拉力为: BO绳上受到的拉力为:F2=Gcot=600cot37=800N若B点上移,如图所示;人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不变,利用力的分解方法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可判断出AO绳上的拉力一直在减小、BO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如图乙所示点睛:本题关键是将拉力F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结合几何关系求解两个绳子的拉力同时注意明确动态平衡的分析方法2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ml=1kg的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2=3kg的物块B连接,绳与斜面保持平行开始时,用手按住A,使B悬于距地面高H=0.6m处,而A静止于斜面底端。现释放B,试求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设B落地后不再弹起,且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sin37=0.6,cos37=0.8,g取10m/s2)【答案】1.2m【解析】试题分析:设B未落地前系统加速度大小为a1,B落地时的速度为v,B落地后A的加速度为a2,则依据题意有:m2g-T=m2a1T-m1gsin370=m1a1解得a1=6m/s2v2-0=2a1Hm1gsin370=m1a2解得a2=6m/s20-v2=-2a2XX=0.6m故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L=H+X=1.2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