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复习提升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276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复习提升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复习提升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秋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复习提升学案 湘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保护一、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是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总量较多,人均拥有量较少;浪费严重;资源的开采利用引发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资源的耗竭,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加大了资源的供需矛盾等。产生这些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快,总量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开发方式落后,没有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练习12013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世界许多国家却在“闹水荒”。据此回答(1)(2)题。(1)全球水危机的表现包括()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人口增长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地区缺水问题最突出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人均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水资源危机是引发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水危机不仅包括淡水供应量的不足,还包括很多人不能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ABCD(2)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BCD答案(1)C(2)B二、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练习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仅有的两个量化指标是:“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材料二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1)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_(填能源名称)所占的比重最大,分析这种能源结构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在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岱山和镇海筹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目的是什么?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需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3)从地理的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煤炭多粉尘、煤烟、固体废弃物污染;大量的酸性气体易造成酸雨危害;大量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2)目的: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调节石油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需考虑的区位因素:海运条件优越;接近消费市场。(3)积极开拓石油进口渠道,使石油来源多元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三、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1)非可再生资源(指矿产资源)的形成受成矿规律的制约,它的分布具有地质的规律性。(2)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受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它的分布具有地带规律性。(3)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是相对的: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非绝对不可再生,只是因为再生的周期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练习3莫斯科时间2009年1月1日电:由于俄、乌两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有关2009年天然气供应的谈判无果而终,俄方宣布于1月1日莫斯科时间10时起中断对乌克兰供气,此举也引发德国等国能源供应的短缺,在德国产生了强烈反响,许多德国人认为:德国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比例过高,对俄罗斯的依赖性太大,不利于能源安全,认为国家应加强对国内能源的开发,如煤和核能,还应该突出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从自然属性与自我再生性质看,分别属于哪种自然资源?俄罗斯的天然气多于西欧,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种属性?(2)德国储量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是什么?在该种能源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德国为什么还要大量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欧在天然气进口方面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西欧各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答案(1)从自然属性看,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从自我再生性质看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地域性。(2)煤炭天然气比煤炭的发热量大,燃烧效率高,价格低,对环境的污染少,使用更方便。(3)对俄罗斯的依赖性较强。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能源进口多元化;加强能源战略储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等。四、能源资源及其分类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型。分类标准分类举例按形成来源分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水能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潮汐能按使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质能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核能、海洋能、沼气按性质分类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按转换分类一次能源以上所列能源,除沼气外均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电能、焦炭、煤气、蒸汽、汽油、沼气、木炭练习4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按照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至少答出两点)(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至少答出两点)有利因素:_;不利因素:_。答案(1)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风向与风力的不稳定;受海洋灾害影响;季风风向不稳定;开发利用难度大。五、几种能源资源优缺点的比较优点缺点利用形式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又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而且风力充沛的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存储和输送的问题风力发电水能发电成本较低,无大气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潮汐能干净、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潮汐发电生物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练习5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答案(1)变化特点:快速增大。主要原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长,供需矛盾加剧;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自然原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市场条件: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原因:离冬季风源地远;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外排的洗舱水会污染海洋,油船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2)石油在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3)石油在燃烧时向环境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导致酸雨的形成。热电站排放的废热水进入水域时,会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4)石油管道的铺设也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练习6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属于_防护林的一部分,它建设的目的是防治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中的_。(2)塔里木油田建设中,做了以下工作:把环保纳入油田总体开发部署之中利用封闭设备使废油不落地有毒泥浆循环使用控制废水量,使每口井的用水不到一般钻井用水的20%环保条款列入招标合同之中。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序号选择填入下列横线上。a清洁生产_;b.节约资源_;c.环保与开发同步规划_。(3)上述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开发过程中油田污染的三个问题,防止了_、_、_产生的污染。答案(1)“三北”沙漠化(2)(3)废油废水有毒泥浆七、保护性犁地保护性犁地又叫“免耕法”,它与全面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法不同,将收获后的秸秆及地表残茬进行粉碎后覆盖地表,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减少耕作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作为一种农业技术,免耕法从20世纪中期以来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推广。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研究,采用拖拉机和犁耕地的传统耕作方式是造成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壤严重流失的主要原因。与大多数农民多耕耘、多收获的看法恰恰相反,耕耘越多,土壤侵蚀和退化就越严重。免耕法保持了一个持久的或半持久的有机土壤覆盖层(生长的作物或残体覆盖物),使土壤免受太阳暴晒、雨水和风的侵蚀,土壤中的微生物或动物承担起“耕作”任务,保持土壤营养平衡,使农民获得稳产、高产。“免耕法”由于有利于保水保土,这项技术在减少农田扬沙和水土流失等方面有明显效果,同样,造林种草一样是治理沙尘暴的良方。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免耕法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粮食产量13%16%,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练习7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该耕作法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粮食收割后,不焚烧作物秸秆,而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材料二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保护性耕作法”实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材料三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前后,N地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实验前6.3%25.5%0.7%14.6%18.6%实验后23.5%16.7%3.2%3.4%34.5%(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2)N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3)就保护M地和N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答案(1)保持(或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侵蚀,减轻荒漠化危害;增加大气湿度;减少大气污染等。(2)减少耕地的灌溉用水量,减轻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增强土壤的抗风蚀能力;保护耕地资源减轻荒漠化的危害等。(3)合理灌溉,提倡喷灌和滴灌;禁止乱砍滥伐,盲目开垦土地资源;植树种草,防风固沙;严禁在荒地搂发菜,挖甘草等。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措施(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构筑北方防沙治沙和沿海防风消浪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推进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保护网络建设。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矿区植被恢复。(2)全面推进森林经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3)立足国内增强木材供给能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优化发展布局,强化森林资源培育,有效提高木材供给能力。(4)实行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保障林业发展空间。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严加保护,建立基本林地保护制度。(5)大力增加森林固碳总量,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大力培育碳汇林和生物质能源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森林资源的损失。(6)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建立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专门机构,增强综合监测与评价能力。练习8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并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这说明热带雨林地区受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3)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答案(1)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将失去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失衡,甚至物种灭绝;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人们将自食恶果。(2)水土流失流水侵蚀(3)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意识;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护,使之免受病虫害的侵袭;结合森林破坏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答案1.C2.D读下图,完成34题。3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C灾毁耕地面积总体趋势是增多D建设用地面积总体趋势是减少4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ABCD答案(1)B(2)C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完成56题。5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采暖耗煤量增大B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C大气环境会更加恶化D室内外温差会变大答案B6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C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集中供热,再输送到采暖城市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比重答案A7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是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答案(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加剧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