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V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2851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V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V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V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VII)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 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 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 自然审美偏向。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 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 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 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 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筋、渔樵唱晚的生活 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 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 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 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 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 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 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 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 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 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 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 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古曲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筋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中士人和僧道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是为了更深人体会自然之美。 B文章第三段用丰富的例证,充分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 C文章最后两段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中国古典美学产生及传承的独特之处。 D文章围绕着中国古典美学这一主题,逐层递进地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和产生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体系性美学在产生的过程上有极大区别,后者是自上而下的。 B如果不读中国古曲美学,就无法找到写诗作画的门径,无法成为艺术家的知音。 C如果审美领域的引领者因为曲高和寡就改弦更张,就很难形成一种传承系统。 D崇尚文治科举取士,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文人趣味成为审美领域的引领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艾克拜尔米吉提他看到了那毡房穿顶般硕大的特角,在那里纹丝不动。居然是在那并不险峻的山脊上。他极目望去,竟是一头岩羊卧在一块大圆石上。按说,那不该是岩羊歇脚之处。 以它天生机敏,此时它应该有所动作才好。但是,不知怎的,它貌似全然无知,一动不动。 这引起了他足够的好奇。 自从持枪证和猎枪一同被收缴,他再没有触及过岩羊的皮毛。岩羊已列入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猎获它是要犯罪的。当然,在这天山深处,所有的野兽和动物都有保护等 级。这一点,他心里了如指掌。 这些年来,他只保留了一个习惯,每到初秋,都要到这山上走走,哪怕是看一眼那些 野物。他自己将此称为巡山。现在山上的野物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成群的野猪会趁着 夜色跑到牧人营盘附近,将草地翻拱一番兴冲冲地离去,压根不理会牧羊犬凶猛的吠 声。肥嘟嘟的旱獭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昂然走过车路饮水上山。有一回走在山林里, 不经意间一抬头在树权上见到了狸猫,那家伙没有丝毫的怯意,两眼直视着自己,闪着 幽幽的光。狼和狐狸他也常见。有一次,一只狼叼着一只黑花羊从公路旁高高的铁丝 网上纵身腾跃而去,全然不顾飞驰的汽车,横切公路越过另一道铁丝网,在公路另一侧 的草原上,朝着那条山梁奔去,估计它的窝就在那边,小狼怠们或许正在耐心等待它满 载而归。 他终于从山坳登上了山脊。那只岩羊还在,几乎在那个大圆石上一动不动。 他有些迟疑。这是他此生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情景。一只岩羊,居然还会等着他 登上山脊。按说以岩羊的机警,早就应该逃之夭夭。 他下了马,将坐骑用马绊子绊好,向着大圆石走去。 岩羊依然没动。他的心有点缩紧太奇怪了!真是匪夷所思!那只岩羊丝毫没 有逃跑的意思。 山脊的风很强劲,呼啦啦地吹着,秋黄的草被风撩起一阵阵草浪簌簌作响。雪山上 的雪线已经开始低垂。要不了多久,雪线也会覆盖到这座山脊。 他环视了一下,对今天的奇景疑惑不解。 他决定攀上大圆石看个究竟。 他利利索索就攀上了大圆石。 那岩羊还是没动。 走近岩羊的刹那,他惊呆了。 这是一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它根本意识不到人的走近,双眼蒙满了哆目糊,牙也 掉尽,那一对毡房穿顶般的特角尖,已经深深地长进后臀皮肉里了。 他望着眼前这只老岩羊,一阵惊怵像电流般袭过周身。天哪,他想,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 他将老岩羊双眼的哆目糊擦去,老岩羊却对他视而不见。 他心疼极了。 你怎么会老成这样,他在心里问这只老岩羊。 难道没有哪只狼来成全你吗? 但是他又否决了自己。 其实,他心里清楚,狼也只吃它该吃的那点活物。只不过是背负罪名而已。哈萨克 人那句话说得好,狼的嘴吃了是血,没吃也是血。 现在,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忍心就这样抛下这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而去。生命 总该有个尽头。他为这只老岩羊祈祷。于是,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将长进后臀皮 肉里的特角尖拔出,面朝东方搁置好羊头,依然保持着它曾经的尊严。他把老岩羊的躯 体肢解后放在大圆石上,用枯草揩净手和折扣刀,上马离去。 这时候,他看见天空中开始有秃鹭盘旋,还有几只乌鸦和喜鹊捷足先登,落在大圆 石上开始争食老岩羊的肉。一个艰难的生命终于终结。 下山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少有些缓了过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一头岩羊卧在山脊的一块大岩石上,一动不动,奇特的景象勾起了“他” 的好奇心,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用一大段文字介绍了现在山上野物旁若无人的种种表现,展现了山区生态保 护的成果,这也是老岩羊生存的背景。 C.“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这句话表现了“他”对老岩羊顽强的求生意 志的赞美,“不老”的是老岩羊的精神。 D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一次巡山的经历,描写了一头老岩羊陷人痴呆后的情形,不 只是反映生态保护,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咏叹。 5小说在描写“他”上山脊一探老岩羊究竟时用了大量的短句独立成段,这样写有何作 用?请简要说明。(6分) 6小说结尾写“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请结合作品,说说“他”可能领悟到了什 么。(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孙家栋:航天赤子心宋稚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求学时,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 院学习飞机制造。1958年,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1967 年又被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与中国 卫星结下不解之缘。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 要,我就去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戚发轫对这位老朋友敬佩不已:抓大放 小,举重若轻;善于综合,敢于决策;大胆放手,勇于负责。 戚发轫的总结令人信服。在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为了确保核心任 务顺利完成,孙家栋紧紧抓住“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着”这四个要求,凡与此无 关的技术试验,全部取消。也正是因此,中国得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第 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欧阳自远对孙家栋的这一“特点”感受颇深。他曾和孙家栋、亲恩杰一起被誉为探 月工程“铁三角”。 在欧阳自远看来,“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 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绕月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但孙先生考 虑更多的是如何去实现、去完成绕的目标。孙先生常说,科学家往往把简单问题复杂 化,而工程师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 如说嫦娥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 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 建设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有两条路摆在了大家面前:一是一步建成全球乃 至世界主流,但不符合中国实际;二是分步优先建成区域系统,但世界尚未有先例。 中国的导航系统如何建设?孙家栋独具慧眼,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试 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 xx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 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xx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xx左右,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先,卫星的数量可 以少,我们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加上周边来服务,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 情。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条道路的科学 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 种新的发展模式。 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务实”,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是搞科学该有 的精神。“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求全求大,不能好高鹜远。他说话慢吞吞的,但 总能运筹帷幄,统领全局,是个睿智的老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女神”徐 颖如是说。 孙家栋经历了中国航天的很多个第一。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 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 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成功发射入轨的百余颗卫星中,孙家栋主持研制的多达30余颗。 xx年,孙家栋寿辰时,钱学森给他寄来了贺信,80岁的孙家栋成了钱老口里的年 轻人:“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 的祝贺!”钱学森对孙家栋的贡献如数家珍,“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 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 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 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希望您今后要保重身体,健康生活, 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家栋曾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学时长达7年,归国 后投身于祖国的国防建设。 B孙家栋原本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后来进人中国卫星研究 领域,成为技术负责人,这个转变是由钱学森促成的。 C中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自主创新发展的同时,与 日本、印度等国开展合作,共享研究发展成果。 D孙家栋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此,钱学森给予了高 度评价,称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家栋作为技术负责人,能够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善于综合,敢于决策;大胆放手, 勇于负责,这让老朋友戚发轫十分敬佩。 B孙家栋在苏联学了7年飞机制造,回国后造了9年的导弹,放了50年卫星他的 人生所经历的这几次“变轨”,都是根据国家的需要进行的。 C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为了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孙家栋根据复杂 问题简单化原则,取消许多次要的技术试验。 D孙家栋认为,工程师与科学家不同,工程师要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敢于决断,能 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9本文在选材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燮少游学京师,事颖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 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阙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 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日:“交吐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 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易以加之?官事 小闽,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 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 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 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馨,备具威仪,笳箫鼓 吹,车骑满道,胡人夹豰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 蛮,尉他不足逾也。 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 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磺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日: “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奎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 郎将董督七郡领交吐太守如故”后燮遣吏张昊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 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年,燮遣子底 入质,权以为武昌太守,燮、壹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将。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阎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臻帽、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 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年九十卒。 (节选自三国志士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雍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 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阻太守如故 B.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雍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 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阻太守如故 C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雍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 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阻太守如故 D.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雍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 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阻太守如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古代推荐、荐举有才能的人,如“举孝廉不行”“举国上下”,这与下文“除巫令” 的“除”意义不同。 B.书传,古时候一般指典籍、著作等,有时也专门指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传, 则多指解释经义的文字。 C古今之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经学研究时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 更主要的是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 D.封,我国古时候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予亲属或臣僚,这与文中的“拜安远将军”中 的“拜”意义是不相同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士燮钟爱传统文化,学识渊博。士燮从少年时就研究左氏春秋,为官闲暇研习 经传,兼通春秋尚书的古文、今文。 B.士燮器量宽容厚道,礼贤下士。士燮升任交阯太守后,中原地区的士人有数百前 往他那里避难或依附,都能蒙受他的恩惠。 C士燮通晓为官之道,政绩突出。袁徽在给荀彧的信中极力称赞士燮的治理才能, 称赞他在大乱之中能使百姓们安居乐业。 D.士燮威望尊贵无比,但过于招摇。士燮兄弟们同时担任郡守期间,出人鸣钟响磐, 字仪完备齐全,车辆马匹等挤满了道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燮少游学京师,事颖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 译文: (2)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4-15题。 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渐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L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 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 囊:宋代官体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 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 自己的人生道路。 B.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慰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 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 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捧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 表达技巧。15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里的老人和小孩儿个个都安逸愉快、自得其 乐的名句是: , 。(2)岳阳楼记中的“ ,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洞 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 (3)论语里仁篇的“ , ”与论语述而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 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 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 ,以声光电的方式对 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 “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 大雅。其实不然,( ),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 、扰乱 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 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 ,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 言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 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 ,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 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 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另辟蹊径耸人听闻数见不鲜良秀不齐 B.剑走偏锋混淆视听层出不穷参差不齐 C另辟蹊径混淆视听数见不鲜参差不齐 D.剑走偏锋耸人听闻层出不穷良秀不齐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 会是“无感”的。 B.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 会是“无感”的。 C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 言不会是“无感”的。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 会是“无感”的。20下面是某高校学生邀请该校知名教授参加学生活动的邀请函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 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本周五我院学生会将操办一场读书分享会。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潜心治学的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名誉,现忝列文学院院长一职。我们特邀您担任本次活 动的客座教授,衷心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参加,恭候您亲临指导。 2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一知名律师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坐长途火车,买了2张上铺。上车后,他 开始找人商量换下铺。问了两位男生,一位因为腿伤不便换座,另一位没有说明原 因直接拒绝了。最后,两个女孩给他换了下铺,也没要求补差价。事后,这位微博拥 有将近200万粉丝的律师,写了一篇火车换铺有感,他在微博结尾写道:“至于那两 位男生,有朝一日,你们也会为人父,也有带着孩子出现的时候。希望你们不会遇到 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微博发出后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为热 心女孩点赞,有人为不愿换座的男生叫屈,也有人对该律师的态度表示不满。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律师、不愿换座的男生或换座的女孩写一封信,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 统一以“李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