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2807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写道:“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这说明唐朝( )A 权力中心转移到了政事堂 B 三省之间扯皮的现象被杜绝C 皇帝的决策失误彻底消失 D 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2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等行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 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 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 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3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 )A 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B 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 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D 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4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经过讨论,最终通过了设立各州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方案。美国实行”两院制”( )A 消除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 分割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C 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相互妥协 D 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5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 扩大了国王权利 B 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C 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 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6下图李少言于1942年创作的木板刻画挣扎,该画描绘了一位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本士兵的情景。这客观上说明( )A 日军疯狂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B 沦陷区社会秩序混乱C 敌后抗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D 日军大量掳掠劳动力7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8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一指示( )A 为渡江作战进行战前总动员 B 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 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D 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9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10当代国际关系里正在悄然兴起政治世界和经济法则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即所谓的“社会世界”,如宗教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精英、各种跨国公司、环保运动以及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B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C 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 国际局势的复杂化11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 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 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 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 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12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 “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从宋代开始已向近代社会过渡 B 两税法取消了人头税C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 D 唐朝更具有中世纪特点1319世纪六七年代,除欧洲外其他独立国家很少受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相反,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在美国和德国却找到了市场。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B 自由贸易政策超越了时代潮流C 经济实力影响国家外贸政策D 美、德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14下表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华毛织品价值(1775-1824年年平均数)xx1775-17791780-17841785-17891790-17941795-17991820-1824价值(银两)277671378696801879158666215564192042102表反映了英国当时( )A 毛织工业居世界首位 B 积极与中国开展贸易C 对外贸易大幅度顺差 D 垄断中国毛织品市场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创办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基本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 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C 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D 直接导致了民族工业的长期萧条16“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 )A 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B 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C 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D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体制17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18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为违宪而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分权制衡机制削弱新政的效果B 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经济形势影响司法解释的变化D 政府的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19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 )A 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 B 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C 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D 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无几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竭力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了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对( )A 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B 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C 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D 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2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B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2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3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B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C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D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2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C 肯定王权高于教权 D 挑战教会权威25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 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 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D 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2620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这段话表明( )A 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 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 哥白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D 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野27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 )A 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B 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C 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D 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时尚28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B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 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291958年的教育革命强调扩大劳动人民的教育机会,大力发展全日制中学和各类职业的民办中学以及半耕半读中学;而1961年后强调教育质量,大规模减少农村学校和学生数。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教育方针的调整和改革B 政治运动造成教育的剧烈动荡C 人民公社需大量青年劳动力D 国家实行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3020世纪60、70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的精神核心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这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社会( )A 个人自由出现畸形发展趋势 B 福利制度助长社会享乐之风C 突破传统成为青年追求目标D 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候第 卷(材料分析题 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的,(2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3)分析提炼材料三的观点,并评论观点。(3分)32.(13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图 造纸术的外传 工业革命成果外传 材料二: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47美国晶体管问世1977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97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1960美国激光器出现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分别是指什么国家?(4分)这些科技成果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岁的皇太子(宋神宗)赵顼登基前后,帝国财政状况大抵如此。其积贫积弱之势已成定局,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促使皇帝作出改革决定的因素肯定不少,其中,最重要的则可能是下列两点:其一,帝国财政状况日益困窘,举步艰难,已经很难再往前走了;其二,王安石的一套理论的确具有极强大的说服力量。至于年轻皇帝的争强好胜,毫无疑问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公元1069年,即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负责帝国的变法事宜。著名的熙宁变法开始了。 引自王安石变法材料二 北宋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在6300万到6800万缗钱之间。官、兵两项已经开支6000万缗;神宗皇帝时期的皇家开支大约为每年720万缗;单单是这样几笔开支,已经导致入不敷出的财政赤字了。但是,还有必须花的几笔钱:祭祀天地祖先的费用是:景德年间600万,皇祐年间1200万,几年前的治平年间,四年不到是1300万;最后还有两项令帝国君臣最不好意思的开支:每年必须“赏赐”给辽国50万两匹银绢,必须“赏赐”给西夏27.5万两匹银绢,两项合计75.5万两匹银绢。 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阅读下列两张漫画: 漫画1 反新法 漫画2 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材料二中北宋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有哪几个方面?(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问题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3分)(3)材料三中的两张漫画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5分)玉溪市民族中学xx上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年 级 历 史 学 科 试 卷(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DADDDCACABDAC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CCCCCDBDDDDBAD31.(12分)(1)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2分)不同: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2分)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2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3分)(3) 观点:英国的“光荣革命”对中国制度创新有借鉴意义,而美国的制度对中国借鉴意义不大。此观点是对的。因为中国有漫长的专制的历史,要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制度创新就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对权力的实施有效的控制,英国光荣革命实现了这一目标。而美国是新大陆,没有专制的历史负担,他可以任意的拿来主义,实验并寻求最佳方案。但中国并没有这一条件。所以以上观点是正确的。(3分)32.(13分)(1)古代中国(中国)与英国。(4分)影响:造纸术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2分)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为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2分,只要答出工业革命的1点影响即可。)(2)美国。(2分)原因:军事斗争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3分)33.(15分)(1)北宋财政危机;王安石的变法理论的影响力;年青皇帝的争强好胜;(4分)(2)官俸、兵费、皇家支出、“岁币”。(3分)关系: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内忧外患、财政困难、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3分)(3)变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一些反对势力投机变法,王安石用人失当。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变法失去了群众基础。(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