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B.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8310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B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镣铐(lio)嫉恨(j) 污篾 繁芜丛杂 B. 给予(gi)侈谈(ch)磬石浅尝辄止C. 缔造(d) 诅咒(z) 今宵 义愤填膺D. 参宿(shn) 洲渚(zh) 获花 良晨好景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 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人神化,传说是把神人化,这两者之间的 很难确切划分。生活方式包括个人在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一系列习惯,不少养生专家认为,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长寿 。A. 蜕变 界线 休戚相关B. 蜕变 界限 息息相关C. 退变 界限 休戚相关D. 退变 界线 息息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国家网信办牵头开展的 “清朗” 系列专项行动,打击了网络空间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B. 新城小区自去年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后,小区居民逐渐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小区环境也更加整洁美观了。C. 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近年来,投入数千亿资金,改善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舍安全。D. 根据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新机发布5个月后,大多数可以用5到7折的价钱买到,而华为、苹果等手机的保值率较高。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渐车帷裳 渐:浸湿B. 别有幽愁暗恨生 暗恨:内心的怨恨C. 不抚壮而弃秽兮 抚:安抚D. 雕阑玉砌应犹在 砌:台阶5.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 肇锡余以嘉名C. 所守或匪亲D. 小弦切切如私语6. 下列各项所引用的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秋天的夜晚,落叶在风中飘零,独自登上高楼,凝望天际,心中便会想念那个远方的人。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C.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D.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稻田里一起捉青蛙的美好往事吗?7. 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8段,使用了一个比喻句,说马克思把敌人的诽谤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含蓄地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B. 我有一个梦想第19段到第25段,作者多次重复了 “我有一个梦想” ,从内容上看,获取和白人同等的生存权利竟然成了黑人为之呐喊并为之浴血奋斗的梦想,这一方面说明黑人受压迫之深,又说明了他们渴望自由之热切。C. 受戒写了长安和英子姑娘之间清爽、朦胧的爱情,并极富诗情地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全文充斥着一种内在的欢乐,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D. 在乡下写两对父母和两个儿子的故事,表现了偶然因素给人物命运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灵魂的拷问。贯穿始终的对比和欧亨利式的结尾,使小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二、文言文阅读(21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欧阳修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选自毗陵横山梅氏宗谱,有删节)注:赙: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询:梅询,梅圣俞的堂叔。8.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属路不绝 属:连接B. 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C. 未尝忤于物 忤:抵触D. 余辄不报 报:上报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梅圣俞去世后,众多的贤士大夫前去吊唁痛哭,他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第二年,他的儿子将他安葬在宣州阳城镇双归山。B. 梅圣俞的诗广受欢迎,每天都有人登门求诗。他的诗风富于变化,他的文章怪僻拘泥。C. 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多人在朝廷上陈言留用梅圣俞,他才获得了国子监直讲的职务。D. 梅圣俞把自己编撰的对旧史书中的缺漏和错误作了很多补充和纠正的二十六卷唐载献给了朝廷,其后,他又受命完成了对唐书的编修工作。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3分) (2)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3分) 11. 梅圣俞去世后,为什么“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2分) (二)课内文言文翻译。(7分)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白居易琵琶行)(4分) (2)然即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刘大櫆论文偶记)(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3)“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2)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5) ,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6)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7)文章千古事, 。(杜甫偶题)(8)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云)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医 者周国华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疼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疼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我家离县城远,又没车。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癌症?!我好似挨了一记闷棍,眼前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不能就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要是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拉着我妈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儿。救不了妈。我想让她在不多的日子里,尽量过得好点。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隔壁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老中医家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须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的那个蛇皮袋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种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大致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老中医晃着头,捻着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所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了鉴宝节目,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元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恨,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定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就诊时,那家主人给的。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一块匾额悬在壁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15. 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老中医这一形象特征。(4分) 16. 简要概括“我”对老中医的态度有哪些变化?(4分) 17. 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 18. 小说以对 “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结,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0题。书法闲话雷抒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举世闻名。不说别的,且说汉字;也不说汉字象形的美好,只说汉字书写的奇妙。汉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书写,使汉字有了真、草、隶、篆诸体;又因各体的书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市场经济,利益是一把酵母,把一切沉睡的普通面粉都能唤醒,让它蓬蓬勃勃膨胀起来。书写也不例外,动辄挥毫的书法家,自晋、隋、唐、宋、明、清以来,于斯为盛。只要有文人聚会,便有纸张笔砚侍候,会写不会写,都来挥洒几笔。只要有上级领导视察,便有留写墨宝一项,是宝不是宝,都要装裱供奉起来。如果说,只是一乐,当作雅事,也还罢了,最多不过是附庸风雅;但一旦沾上铜臭,便不能不令人作呕。每每游览书画店,常见有熟人的墨宝在卖;看那字,不过刚过涂鸦,标价却不菲。一问,道是价因名列,说那是名人字,卖的就是那名。但是凭写字出名不易。你得下那童子功,三日一点,五日一捺;门前先得有一池水,预备洗笔;屋后也得有一块地,留作笔冢。可是,今日之人谁又下得那苦心,耐得那寂寞。如此练来,要等到能上市卖艺,大约先已饿成菜色。没有童子功,怎么办?当代人长于编故事,要成名,先得有一套奇异履历。速成的书法家,也会编故事,说自幼家学濡染,三岁学颜柳,五岁习二王;年长之后,又是某某书法家入室弟子,得了真传;之后,再编些何处发表,何处展览,某馆收藏之类。未见其字,先吓你一个跟头。其实,现今说是喜爱收藏书法的,究有几人真懂其奥妙?大多是跟风扬尘的。先前,嘲笑写诗之人比读诗的多,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诗人。近些年,我倒看见每片树叶上都站着两个书法家。书法作品完成较快,一幅字,慢写,十多分钟;快写,三五分钟。如以时间论值,其单位时间创值仅次于西方拳坛的拳击手。时下,有作家以写字代替写作,说是写字之润笔,高于快于写作之稿费,可以为证。字写得不甚好,被某人收了私藏,见仁见智,或生或死,也还罢了。可恨的是一些风景名胜地,将那鸦作涂到山石之上,污人眼目。山石何辜,蒙此羞辱!无论是何等领导人,要想将字刻进石里,先去练好再写;依仗权势,将自己涂鸦之作,勒石于公共景区,就有侵害公共利益之嫌。毛笔书写,虽已过时,退出了普通书写的行列,但作为一门艺术当会长远存留下去。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毛笔,练习书法,用以陶冶性情,应是好事,自应鼓励。但一拿毛笔,便自诩书法家;一写字,便想到卖钱,令人忧心。我偶得作家沈从文先生一幅字。章草抄写着几首宋人诗词。先生那时已七十又四岁,笔力遒劲,用心专一。让我震撼的是先生于落款处写着的一段话:七十逾四书尚不及格也。这一段话,或可做注,洞见他的为人。练练书法,可以;若卖字数钱,得先运运气,摸摸胸口。(有删改)19. 请简要概述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 20. 汉字书写的奇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春节、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沿袭习俗、凝聚情感、传承文化。随着发展,这些传统节日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语文(附加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4题。(10分)李子曰:平原君所失士,非独毛遂其人而已,其于毛公、薛公,又失甚焉。吾观二人说信陵君归教魏,独引绳以大谊,盖非当时说士所有也,可不谓贤乎?夫 贤 者 必 不 肯 托 豪 贵 与 食 客 门 下 为 伍 而 平 原 君 顾 以 其 博 徒 卖 浆 而 贱 之 甚 矣 其 不 能 相 士 也 然 古 今 若 信 陵 君 何 人 哉?余每读信陵君传,未尝不三复流涕也。(李桢读)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23. 信陵君、平原君与 、 合称“战国四公子”。(2分)24. 这段文字是论述信陵君的,作者为何写平原君?(3分) 二、名著阅读题(30分)25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红楼梦通过对 “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盛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反映政治礼教、社会生活、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等等层面,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B. 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直接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命运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C. 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话,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为了留住袭人,一一答应。D. 马道婆暗里施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糊涂发烧。贾政为宝、凤寻僧觅道,贾赦劝说: “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E.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26. 简答题(25分)(1)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开篇“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的作用。(5分) (2)红楼梦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5分) (3)简述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并概括她在故事中所表现的性格。(5分) (4)请简要阐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4分) (5)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的“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6分) 高二阶段性检测(一)参考答案语文试卷I1.C(A项,j-j,篾-蔑;B项,gi-j,磬-磐;D项,获-荻,晨-辰)2.B(“蜕变”比喻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退变”指退化改变。“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线;不同事物的分界,某些事物的边缘,多用于具体的事物。“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密切。“息息相关”指呼与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根据语境,应选“蜕变”,应选“界限”,应选“息息相关”。)3.A(B项,成分残缺,中途易辙,把“自”调至句首;C项,搭配不当,“改善”和“安全”不搭配; 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去掉“根据”。)4.C(抚:握持)5.D(A项,泮-畔;B项,锡-赐;C项,匪-非)6.D(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的美好回忆的意境不符)7.C(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小姑娘,长安和童世舫出自曹七巧。)8.D(报:批复)9.B(他的文章并不像唐代那些号称诗人的人的文章,都很怪僻拘泥,狭隘浅陋。)10.(1)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叔父梅询因做官而显名,到了圣俞便因诗歌而闻名。(每句1分)(2)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穷困,其实不是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每句1分) 11. 人品好,仁厚乐易。诗文成就高,影响大。(每点1分)【参考译文】嘉祐五年,京城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四月乙亥日,圣俞染上疾病,躺在城东汴阳坊里。第二天,朝廷贤士大夫前往探问病情的人,路上接连不断。城东的老百姓,做买卖的停市了,过路的不能往来通行,都惊讶地看着,相互议论说:“这座坊里住的大人物是谁呀?怎么招来这么多客人?”过了八天,到癸未日,圣俞去世了。这时候贤士大夫又都前往吊唁痛哭,情形如同前些日子一样,而且人数更加多了。他最为亲近、交情最深的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自丞相以下,人们都赠送钱财,帮助办理丧事,周济他的家人。六月甲申日,他的儿子梅增用车装着他的灵柩起程回南方,于第二年正月丁丑,在宣州阳城镇双归山安葬。圣俞,是字,他的名叫尧臣,姓梅,宣州宣城人。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叔父梅询则因做官而显名,到了圣俞便因诗歌而闻名。从武夫、贵戚到儿童、农夫,都能说出他的名和字,即便是愚庸无知、不能懂得诗歌含义的人,只是说他的诗是社会上看重的,我能得到他的诗,以此来自我夸耀。所以求诗的人每天都接连不断登门,圣俞的诗于是流传天下。他的诗起初喜欢追求清丽闲雅、恣肆平淡的风格,后来就变得涵容深邃、发挥广远,偶尔也雕琢词句表现得怪异奇巧,然而气势充沛,富有力度,笔法更加苍老遒劲。他应别人的请求而作的诗歌很多,所以他的诗并非只有一种风格。至于其他的文章,也都令人喜爱,并不像唐代那些号称诗人的人的文章,都很怪僻拘泥,狭隘浅陋。圣俞为人仁爱厚道,和乐平易,从不曾和人有过抵触。当他穷困忧伤、感慨忿懑时,凡是对事情有所谩骂讥讽、嘲笑戏谑,全都在诗歌里表现出来。然而他只是以诗取乐,而不是借此怨恨什么,真可谓君子。当初圣俞在河南时,王文康公看了他的文章,慨叹说:“二百年来没有这样的文章了。”此后大臣们多次荐举他应该在馆阁任职,朝廷曾经召他应试过一次,赐他为进士出身,其余的建议都未批复。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多人在朝廷上陈言说:梅某的学问人品整饬清明,希望留用他,让他给国子监的学员们讲解道德准则,创作雅颂歌乐,以歌颂圣明的教化。圣俞这才获得了国子监直讲的职务。圣俞当初凭借叔父的恩荫,补为太庙斋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由德兴县令担任建德知县。又任襄城知县,监管湖州盐税,兼任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管永济仓,任国子监直讲,积功升到尚书都官员外郎。他曾经上书自己所编撰的唐载二十六卷给朝廷,这本书对旧史书中的缺漏和错误作了很多补充和纠正。朝廷于是命令圣俞编修唐书,书完成后,尚未上书给朝廷,圣俞便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圣俞的学问在研究毛氏诗方面有专长,作小传二十卷,他的文集有四十卷,注解孙子十三篇。我曾经评论他的诗歌说:“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穷困,其实不是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圣俞认为我说的是内行话。12.(1)我从京城外调出来江州作官已经两年了,悠闲安逸,被琵琶女这个人的语言感动,这天傍晚听到了她倾诉了自己不幸的身世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忧伤之意。(每句1分)(2)但是如果有土木、材料,而不善于处理它们的人很多,终究成不了好的工匠。(每句1分)13. (1)借代,比喻。(各1分)(2)孤:流落江湖的孤独;离:远离君王(或遭受放逐)的苦闷;思:思乡(或思君)的惆怅。(每点1分)(3)有“布满”“充满”之意,动态地表现了夜色渐深,最终笼罩原野的过程,营造出苍茫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年华空逝、报国无门的悲苦、凄怆之情。(每点1分)14.(1)夙兴夜寐(2)纫秋兰以为佩(3)扪参历井仰胁息(4)艰难苦恨繁霜鬓(5)今年欢笑复明年(6)只是当时已惘然(7)得失寸心知(8)俱怀逸兴壮思飞15.慈悲仁爱:老中医看到“我”贫困的家境,以买我家青花瓷为名助我完成学业。医德高尚:“我”母亲因故不能到老中医家来看病,就主动出诊,亲自到“我”家来给母亲看病。医术高明:被人尊称为“医者”,治好了“我”母亲的病,平时给人看病不慌不忙。能识人:对我有很深的理解,推断“我”将来一定是一个医生。有智慧:用收购不值钱的花瓶的方式帮助人并说用双倍价钱赎回,刺激我努力学习。(每点1分,答对4点即可)16.轻视。感激。怀疑(嫉恨)。惭愧和崇敬。(每点1分)17. “我”看完鉴宝节目后,对老中医的人品产生不信任;使情节顿起波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揭示真相做铺垫;凸显了老中医的智慧和高尚的医德,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18.照应了标题,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老中医“医者”的身份和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一语双关,内涵深沉,表层上写老中医“医病”,深层上写老中医“医心”。(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19.首先指出当今盛行挥毫,接着列举挥毫的现象,最后阐明自己的态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0. 汉字书写衍生出了多种字体,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书写汉字可以附庸风雅,沽名钓誉,获取金钱。(每点2分)21.参照xx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语文卷(附加题)22.夫贤者必不肯托豪贵/与食客门下为伍/而平原君顾以其博徒卖浆而贱之/甚矣/其不能相士也/然古今若信陵君何人哉?(各1分)23.孟尝君春申君(各1分)24.以平原君的“失士”(1分)来反衬(1分)信陵君能“相士”(1分)。 参考译文我说:平原君失去的士,不只是毛遂一人,他在毛公、薛公两人的任用上又失得更厉害了。我看他们二人劝说信陵君回去救魏,只以大义为准则引导说服他,这不是当时说士能做到的,能不说他们贤能吗?贤能的人一定不愿意托身于豪贵,和食客门人混在一起,而平原君只因为他们赌徒、卖酒的身份而看不起他们。他太不善于观察判断士人啊!然而古今像信陵君的人又有几个呢?我每次读到信陵君传,没有不多次流泪的。25BD(B项,并非“直接”,而是含蓄地交代出来;D项,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说。)26.(1)“无材补天”的顽石,暗示宝玉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其“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 (2分)“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为宝黛初会埋下伏笔。“还泪”之说,也与正文部分黛玉的多泪、悲剧结局相照应。(2分)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1分)(2)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1分)。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1分)。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1分)。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展现她的高洁人格(1分);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1分)。(3)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1分)。凤姐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1分)。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1分)。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熙凤敏锐干练、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2分)。(4)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1分),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1分)。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1分),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1分)。(5)蒋玉函是某贵族府中的一名演员,艺名琪官,宝玉对他一见倾心,即成知友。琪官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1分)。这松花汗巾原是袭人给他的,当天夜里,宝玉又悄悄把琪官送的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1分)。这样写,是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埋下伏笔(1分)。红麝串是戴在手上的一串珍珠,红色,有麝香味,是元妃送来的东西(1分),宝玉和宝钗是同样的(1分),是暗示他俩可成配(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