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15 国家财政(过模拟)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698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15 国家财政(过模拟)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15 国家财政(过模拟)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点15 国家财政(过模拟)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5 国家财政1(2018江西奉西一中月考,10,2分)2017年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是 (B)A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B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C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D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解析】财政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经济的平稳运行无关,排除A;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能够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扩大企业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B符合题意;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排除C;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是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排除D。2(2018河北邢台月考,4,2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 594 306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9.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 48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教育支出15 346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272亿元,增长1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 623亿元,增长18.2%。由此可见 (A)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A B C D【解析】题目中,2017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15 346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272亿元,增长1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 623亿元,增长18.2%。由此可见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也表明了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符合题意;错误,财政收入的增加能增加财政支出的比例;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体现的是财政政策。3(2018山东枣庄八中月考,12,2分)2017年4月12日,财政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项目为辅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我国政府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表明 (D)财政政策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以促进教育公平通过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物质保障A B C D【解析】我国政府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表明我国通过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物质保障,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财政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制度保障;说法错误,财政属于再分配。4(2018湖北黄冈黄梅县第二中学期中,5,2分)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7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B)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A B C D【解析】下调增值税税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且刺激总需求增长需要扩大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无关,说法错误;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能产生“挤进效应”,不符合题意;加大公共财政支出,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进而使总投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会拉动经济增长,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会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5(2018山东聊城一中质检,10,2分)2017年我国继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经济托底,着力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其发挥预期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C)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社会总需求增加相关企业生产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扩大社会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刺激消费需求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相关企业负担减轻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产品供给A B C D【解析】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不是扩大社会总供给,错误;继续推进减税降费,会减轻相关企业负担,企业负担减轻后,能够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正确;降低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与题意不符。6(2017北京海淀高三期中,10,2分)当下,北京市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约60万人,针对他们的护理问题,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即由政府出钱“聘请”子女在家照顾老人,这既能弥补养老护理员的数量不足,又能满足这些老人的情感需求。这一政策主要体现了(C)A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利益关系B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C财政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D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促进经济发展【解析】A与题意不符,政府出钱解决养老问题属于再分配;B表述与材料无关,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C说法正确,政府出钱“聘请”子女在家照顾老人属于财政作用中提供物质保障的方面;D说法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养老问题,并非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作用。7(2017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月检测,38,14分)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扶贫开发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要将财政资金用到真正贫困人口身上,将财政政策落到真贫的根子上,既“输血”更“造血”,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分配好扶贫资金,规避“撒胡椒面”“利益均沾”等现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某村全面抓好精准扶贫措施落实,一方面,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确保扶贫资金用到真正贫困的人口身上;另一方面,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成立了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精准扶贫贷款、互助协会贷款资金150余万元,在邻村流转土地150亩,联合经营发展红豆杉种植繁育21万株,发展“三松”育苗350亩,增加了贫困户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合理性,并说明精准扶贫应如何“精准”使用扶贫资金。(14分)【解析】第一小问,实质上是问政府为什么要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从经济生活角度来说原因主要有:收入差距拉大是市场失灵的后果之一,所以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以实现最终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财政也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规避“撒胡椒面”,财政资金用到真正贫困的人口身上,既“输血”更“造血”,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要注重公平性和针对性、要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等。【答案】合理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3分)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的科学发展观。(3分)如何使用:遵循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原则,提高扶贫资金支出的公平性和针对性。(2分)优化扶贫资金支出结构,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扶贫资金的“造血”功能。(2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