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31645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PPT 页数:25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4页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4页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执业药师考前辅导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 物理化学性质 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职业药师考试内容分为掌握 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在复习时 首先得明白的一点是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知识面的广度而不是深度 一 结合大纲 先面后点 打好基础 理解记忆 二 触类旁通 归纳总结 一个核心 一条主线 授课方法 基础知识 典型习题 归纳总结 考试内容 1 大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分类2 大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3 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特别是较先进和应用广泛的方法 4 重要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 常用中药材化学成分及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6 中药材不良反应 相关成分及应用 第一章总论 一 有效成分常用提取方法及特点 1 溶剂法 相似相溶溶剂分类 水优点 价廉 安全 渗透性强缺点 提取液杂质多 后处理困难 易霉变 亲水性有机溶剂 如甲醇 乙醇 丙酮优点 提取效率高 可回收 毒性小 缺点 易燃 亲脂性有机溶剂 石油醚 饱和烷烃优点 选择性强缺点 易燃 成本高 毒性大 浸渍法适用于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 树胶 果胶 粘液质中药 渗漉法消耗溶剂量大 费时长 操作比较麻烦 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 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用此法 且溶剂消耗大 操作繁杂 连续回流提取法弥补了回流提取法中溶剂消耗量大 操作繁杂的不足 常用索氏提取器 2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多用此法 要求能挥发 与水不混溶 遇水稳定 3 升华法 固态 气态如樟木中樟脑的提取 4 超声波提取法是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 超声波提取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 可缩短提取时间 提高提取效率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采取超临界流体为溶剂对中药材进行萃取的方法 可作为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 以二氧化碳最为常用 特点 1 不残留有机溶剂 速度快 收率高 操作方便 2 减少环境污染 无公害 3 适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4 适于对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 局限性 1 对脂溶性成分溶解能力强 对水溶性成分溶解力弱 2 设备折旧费比例过大 3 更换产品时清洗设备较困难 控温面板 高压泵 超临界CO2萃取实验装置示意图 原料 超临界萃取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小试实验装置图 小型实验装置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 结晶与重结晶 利用溶剂对有效成分与杂质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以获得结晶的方法 溶剂 相似相溶 冷热差异大 操作 加热溶解样品 趁热抽滤 冷却析出结晶 纯度判定 晶型均一 一定的熔点及较小的熔距 色谱法 三种展开系统 均为单一斑点 2 改变混合溶剂极性水 醇法 水提液 醇 数倍 多糖 蛋白质除去 醇 水法 醇提液 水 数倍 叶绿素 油脂除去 3 改变pH值碱提酸沉酸提碱沉对酸性 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 常可通过加酸或碱以调节溶液的pH值 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 游离型或离解型 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液 液萃取法 分配系数 K C上 C下分离因子 KA KB KA KB 表示分离难易一般 100 简单萃取100 10 则须萃取10 12次 1 无法分离PC 纸色谱 固定相是滤纸吸附的水3 分配比与pH对酸性 碱性及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 分配比还受溶剂系统pH的影响 因为pH变化可以改变它们的存在状态 游离型或离解型 从而影响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比 以酸性物质 HA 为例 若使该酸性物质完全离解则pH pKa 2 使该酸性物质完全游离 则pH pKa 2一般pH12 则酸性物质呈离解状态 A 碱性物质则呈非离解状态 B 存在 2 液 液分配色谱将两相溶剂中的一相涂覆在硅胶等多孔载体上 作为固定相 填充在色谱管中 然后加入与固定相不相混溶的另一相溶剂 流动相 冲洗色谱柱 正相色谱固定相采用强极性溶剂 流动相则用弱极性有机溶剂 称之为正相色谱 反相色谱固定相可用石蜡油 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溶剂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以固 液吸附用得最多 并有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及半化学吸附之分 1 物理吸附基本规律 相似者易于吸附固液吸附时 吸附剂 溶质 溶剂三者统称为吸附过程中的三要素 物理吸附过程一般无选择性 硅胶 氧化铝因均为极性吸附剂 故有以下特点 溶质极性大 吸附力强 溶剂极性大 洗脱力强 极性强弱比较a官能团极性 RCOOH Ar OH H2O R OH R NH2 RCONH2 RCHO RCOOR R OR R X R Hb官能团相同 极性官能团数目多 极性大 c 介电常数越大 极性越强 2 活性炭为非极性吸附剂 与硅胶 氧化铝相反 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 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 3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属于氢键吸附 特别适合分离有酚羟基类化合物 影响因素 a 溶质的影响 b 溶剂的影响洗脱能力 水 甲醇 丙酮 氢氧化钠水溶液 甲酰胺 二甲基酰胺 尿素水溶液 4 大孔吸附树脂 原理 吸附性 范德华力及氢键 与分子筛性 多孔结构 结合 影响因素 树脂型号 溶剂种类及化合物性质 应用 除杂与富集 一般水煎法收率30 水醇法15 大孔树脂法收率5 如 人参提取液通过树脂柱水洗树脂70 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液回收人参总皂苷粗品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 1 常用的有透析法 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 凝胶滤过法 超滤法等 前两者系利用半透膜的膜孔或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滤过作用 超滤法则利用因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扩散速度的差别 以上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 如蛋白质 核酸 多糖类的脱盐精制及分离工作 对分离小分子化合物来说不太适用 2 凝胶滤过法利用分子筛 按分子由大到小顺序出柱 SephadexG型只适于在水中应用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SephadexLH 20 不仅可在水中应用 也可在极性有机溶剂或它们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使用 5 根据物质离解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具有酸性 碱性及两性基团的分子 在水中多呈离解状态 据此可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由母核 二乙烯苯 与离子交换基团组成 一般在分离碱性成分时选择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在分离酸性成分时选择强碱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原理 Alk H H2O AlkH AlkH RSO3 H RSO3 AlkH H RSO3 AlkH NH4 OH RSO3 NH4 Alk H2O 6 根据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分馏法 三 结构研究方法 一 纯度鉴定1 物理常数 mp D2 TLC PC 三种展开系统均为单一斑点 3 GC HPLC 二 化合物类型 1 文献调研 同种 同属及相近属植物的成分2 鉴别反应 3 色谱行为 酸碱性 溶解性等三 化合物结构 1 光谱方法 UV IR 1H NMR 13C NMR MS2 化学沟通 化学降解 衍生物制备 人工合成3 立体结构 CD ORD 2D NMR X 射线衍射 1 质谱 MS 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它结构信息 此外 还可由分子离子丢失的碎片大小或由碎片离子的m z值以及裂解特征推定或者复核分子的部分结构 图1 25Balanitin 1的FD MS图 2 红外光谱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将在光的红外区域 即4000 625cm 1处引起吸收 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 许多特征官能团可据此进行鉴别 IR相同者为同一化合物 藏茴香酮的IR图谱 3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UV光谱用于判断结构中的共轭系统如共轭双键 不饱和羰基 醛 酮 酸 酯 结构骨架 如香豆素 黄酮 UV一致 不一定是同一个化合物 4 核磁共振谱 1 1H NMR提供信息 化学位移 积分曲线 氢个数 偶合常数J 2 13C NMR 噪音去偶谱 又叫全氢去偶谱 COM 或宽带去偶谱 BBD 所有碳信号作为单峰出现 无畸变极化转移技术 DEPT谱 不同类型13C信号在谱图上呈单峰形式分别朝上或朝下伸出 易识别 本章练习题 A型题 最佳选择题 1 不属于亲水性成份的是蛋白质B 树脂C 粘液质D 淀粉E 氨基酸答案 B 2 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式的是CI MSB ESI MSC FD MSD HR MSE FAB MS答案 D 3 DEPT谱中 出现倒峰的是A季碳B叔碳C仲碳D伯碳E全部答案 C 4 下列官能团极性最大的是Ar OHB R OHC R NH2D R CHOE RCONH2答案 A 5 下列质谱中 对热不稳定及难于气化的化合物测不到分子离子峰的是A FD MSB FAB MSC ESI MSD EI MSE CI MS 6 极性最大的溶剂是A 丙酮B 乙醇C 乙酸乙酯D 水E 正丁醇答案 D 7 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 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为A 多糖B 蛋白质C 树脂D 叶绿素E 无机盐答案 E 8 区别碳原子的类型 伯 仲 叔 季 目前最常用的核磁共振谱为A SELB COMC BBDD DEPTE NOE答案 D 9 利用氢键缔合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A 硅胶色谱法B Al2O3色谱法C 凝胶过滤法D 聚酰胺E 离子交换树脂答案 D 10 与水不能互溶的溶剂是A 甲醇B 乙醇C 丙酮D 正丁醇E 冰醋酸答案 D 11 聚酰胺色谱中洗脱能力强的是A 丙酮B 甲醇C 二甲基甲酰胺D 水E NaOH水溶液答案 C 12 适合于生物碱分离纯化的是A 硅胶B 聚酰胺C 大孔吸附树脂D 阳离子交换树脂E 阴离子交换树脂答案 D 13 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A 分馏B 回流法C 连续回流法D 水蒸气蒸馏法E 升华法答案 A 14 纸上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A 纤维素B 滤纸所含的水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 醇羟基E 有机溶剂答案 B 15 主要用于确定优势构象或绝对构型的谱为A 1H NMRB 13C NMRC IRD CDE MS答案 D 二B型题 配伍题 21 25 A 硅胶B 活性炭C 聚酰胺D 凝胶E 大孔吸附树脂21 属于极性吸附剂的是22 特别适合分离酚类 醌类 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剂是23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的吸附剂是24 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是25 属于非极性吸附剂的是答案 ACDEB 26 30 A IRB UVC MSD 1H NMRE 13C NMR26 通过谱线的积分面积及裂分情况 来提供分子中质子的类型和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的是27 能够用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是否有无共轭体系的是28 用以判断分子结构中许多特征官能团的是29 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等信息的是30 可通过各种技术图谱来测定分子结构的是答案 DBACE 三x题型 多项选择题 36 判断结晶的纯度常根据A 结晶的形态B 结晶的色泽C 结晶的熔点D 结晶的熔距E 结晶的TLC斑点单一答案 ABCDE 37 硅胶 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用于分离化合物时 具有的特点为A 极性强者将优先吸附B 溶剂极性增强 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力减弱C 极性弱者将优先吸附D 溶剂极性增强 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力也增强E 溶质被吸附剂吸附后 可被极性更强的溶剂置换下来 答案 ABE 38 聚酰胺薄层色谱法特别适合于分离哪类化合物A 酚类B 黄酮类C 皂苷类D 醌类E 萜类答案 ABD 39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时需加热的方法是A 浸渍法B 回流法C 盐析法D 升华法E 渗漉法答案 BD 40 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的有机溶剂A 乙醇B 乙酸乙酯C 丙酮D 甲醇E 正丁醇答案 ACD 41 液一液分配柱色谱用的载体主要有A 硅藻土B 硅胶C 纤维素D 氧化铝E 活性炭答案 ABC 42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为A 范德华引力作用B 分子筛原理C 氢键吸附理D 分配原理E 离子交换原理答案 ABC 43 不与水互溶的溶剂A乙醇B乙醚C乙酸乙酯D正丁醇E丙酮答案 BCD 44 通常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是杂质的是A皂苷类B树脂C萜类D氨基酸类E油脂答案 BDE 45 质谱 MS 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A 测定分子量B 确定官能团C 推算分子式D 根据裂解峰推测结构式E 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答案 ACD 46 反相色谱常用的载体有A 石蜡油B RP 18C RP 8D RP 2E 纤维素答案 BCD 47 在萃取法中能使用的溶剂对是A 甲醇 水B 正丁醇 水C 石油醚 水D 丙酮 水E 氯仿 水答案 BCE 第二章生物碱 一 概述 1 含义生物碱是天然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且氮原子结合在环内 大多呈碱性 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但有些生物碱并不符合上述定义 如秋水仙碱 麻黄碱等 2 结构与分类 1 吡啶类生物碱的结构特征及代表化合物 简单吡啶类 多呈液态 如槟榔碱 烟碱 双稠哌啶类 喹诺里西丁母核 如苦参碱 2 莨菪烷类的结构特征及代表化合物 是莨菪烷衍生物的氨基醇和不同有机酸缩合而成的酯类化合物 如莨菪碱 古柯碱 3 异喹啉类的结构特征及代表化合物 简单异喹啉类 如萨苏林等 苄基异喹啉类 重要的化合物如厚朴碱 罂粟碱 dl 去甲乌药碱 汉防己甲素 汉防己乙素碱等 原小檗碱类 如小檗碱 巴马亭 药根碱等 吗啡烷类 如吗啡碱 可待因等 4 吲哚类的结构特征及代表化合物 主要由色氨酸衍生而成 单吲哚碱类生物碱如板蓝根中的大青素B等 结构中除吲哚核外 别无杂环 如色胺tryptamine等 色胺吲哚类生物碱只有色胺部分组成的结构 如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 双吲哚类生物碱本类由不同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经分子间缩合而成 典型例子是 从长春花分得的抗癌药长春碱 长春新碱等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结构复杂 如利血平 5 有机胺类生物碱特点是氮原子不在环状结构内 其代表性化合物如麻黄碱 伪麻黄碱等 3 生物碱的性状 旋光性 1 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 有些为非晶形粉末 而少数是液体 如烟碱 分子中无氧原子 槟榔碱 氧原子结合为酯键 等 个别液体生物碱以及某些生物碱如麻黄碱等 常压下可随水蒸气蒸馏而逸出 2 生物碱多具苦味 3 绝大多数生物碱呈无色状态 仅少数具有高度共轭体系结构的生物碱显种种颜色 如小檗碱 黄色 药根碱 红色 利血平 可见光无色 紫外光下显荧光 4 旋光性 大多数生物碱具有手性碳原子且结构不对称 因而具有旋光性 某些情况下 生物碱的旋光性易受pH 溶剂等因素影响 一般地 左旋体呈显著的生理活性 而右旋体则无或很弱 如1 莨菪碱的散瞳作用大于d 莨菪碱的100倍 去甲乌药碱仅l 体具有强心作用 与此相反 少数生物碱如d 古柯碱的局部麻醉作用则大于l 古柯碱 4 溶解性及其应用生物碱及其盐类的溶解度与其分子中N原子的存在形式 极性基团的有无 数目以及溶剂等密切有关 1 亲脂性生物碱 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 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如氯仿 乙醚 难溶于水 2 亲水性生物碱 季铵型生物碱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可溶于醇类溶剂 易溶于水 酸水 碱水 含N 氧化物的生物碱 具配位键结构 可溶于水 如氧化苦参碱等 一些小分子生物碱 既可溶于水 也可溶于氯仿 如麻黄碱 烟碱 苦参碱等 酰胺类生物碱 可在水中形成氢键 有一定溶解度 如秋水仙碱 咖啡碱等 3 特殊官能团的生物碱 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 称为两性生物碱 可溶于酸水和碱水 如吗啡 槟榔次碱 具有内酯 或内酰胺 结构的生物碱可溶于热苛性碱溶液 如喜树碱 苦参碱 4 生物碱盐类 一般易溶于水 可溶于醇中 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由于这一性质 可以使生物碱溶解在酸性溶液中 生物碱遇酸即结合成盐而溶于水中 如果在这酸性溶液中加碱至碱性 生物碱盐类就会成为游离生物碱而自水溶液中析出 二 生物碱的碱性 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1 生物碱的碱性表示方法分别用酸式离解指数pKa和碱式离解指数pKb表示 pKa值越大 碱性越强 为统一强度标准 碱性强度也用pKa值表示 pKa pKw pKb 14 pKb2 碱性强弱与生物碱分子结构的关系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 氮原子的杂化度 生物碱的碱性随原子杂化度的增加而增大 即sp3 sp2 sp 脂肪胺类的pKa 芳氮杂环pKa pka8 31 pka9 88 2 电性效应与碱性的关系 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 如烷基等 和吸电基 如芳环 酰基 醚氧 双键 羟基等 诱导效应的影响 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 碱性变强 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 碱性减弱 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 共轭体系时 通常情况下 其碱性较弱 生物碱中 常见的p 共轭效应主要有苯胺型和酰胺型 3 空间效应生物碱氮原子质子化时 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 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甲基麻黄碱 pKa9 30 碱性弱于麻黄碱 pKa9 56 原因是甲基的空间位阻 4 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如和钩藤碱盐的质子化氮上氢可与酮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使其更稳定 碱性强弱 三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 1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1 水或酸水提取提取原理是生物碱盐类易溶于水 难溶于有机溶剂 其游离碱易溶于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 2 醇类溶剂本法基于生物碱及其盐类易溶于甲醇或醇 3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一般操作方法是将提取材料用碱水润湿后 再用有机溶剂直接进行固 液提取 回收有机溶剂后即得亲脂性总生物碱 4 雷氏铵盐法季胺生物碱常采用沉淀法进行提取 2 生物碱的分离方法 1 利用生物碱的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常采用pH梯度萃取 将生物碱溶于酸水中 用碱调节pH值 由低到高 用CHCl3等有机溶剂提 检测后分离 弱碱先提出 将生物碱溶于CHCl3或乙醚中 用不同pH值 由高到低 的酸性缓冲液提抽 强碱先提出 2 利用生物碱及其盐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某些生物碱对有机溶媒的溶解度不同 由此可以将它们彼此分离 3 色谱法该法广泛地用于生物碱的分离 绝大多数采用吸附色谱 但应用分配色谱的实例亦不少 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出现 则更开拓了这方面的应用 吸附剂多用硅胶 氧化铝 纤维素 聚酰胺等 四 生物碱沉淀反应 1 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的名称有碘化铋钾试剂 Dragendorff sreagent 改良的碘化铋钾试剂 碘 碘化钾试剂 Wagner sreagent 碘化汞钾试剂 Mayer sreagent 和硅钨酸试剂等 2 沉淀反应条件和阳性结果的判定及其应用 1 反应条件稀酸水中进行 2 阳性结果判断应用三种以上沉淀试剂分别进行反应 如均能发生沉淀反应 可判断为阳性 麻黄碱 咖啡碱需用其他检识反应鉴别 在生物碱的检识中还应注意假阳性结果的排除 五 色谱检识 1 薄层色谱法吸附薄层色谱法 脂溶性生物碱分配薄层色谱法 极性大的生物碱2 纸色谱法3 HPLC法 六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1 苦参 1 结构类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喹喏里西啶类衍生物 2 理化性质碱性 苦参中所含生物碱均有两个氮原子 一个为叔胺氮 N 1 呈碱性 另一个为酰胺氮 N 16 几乎不显碱性 所以它们只相当于一元碱 溶解性 苦参碱既可溶于水 又能溶于氯仿 乙醚等亲脂性溶剂 氧化苦参碱具半极性配位键 其亲水性比苦参碱更强 易溶于水 难溶于乙醚 但可溶于氯仿 极性 苦参生物碱的极性大小顺序是 氧化苦参碱 羟基苦参碱 苦参碱 3 提取分离苦参以稀酸水渗漉 酸水提取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总生物碱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分离 利用二者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 4 生物活性苦参总生物碱具有消肿利尿 抗肿瘤 抗病原体 抗心率失常等作用 2麻黄 1 结构类型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 2 理化性质挥发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 具有挥发性 碱性 由于伪麻黄碱的共轭酸与C2 OH形成分子内氢键稳定性大于麻黄碱 所以伪麻黄碱的碱性强于麻黄碱 溶解性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既可溶于水 又可溶于氯仿 但伪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麻黄碱小 3 鉴别反应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不能与大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反应 但可用下述反应鉴别 二硫化碳 硫酸铜反应 产生棕色沉淀 铜络盐反应 加硫酸铜 氢氧化钠 溶液呈蓝紫色 4 提取分离 溶剂法 利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既能溶于水 又能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 以及麻黄碱草酸盐比伪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差异 使两者得以分离 水蒸汽蒸馏法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游离状态时具有挥发性 可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 离子交换树脂法 利用生物碱盐能够交换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 而麻黄碱的碱性较伪麻黄碱弱 先从树脂柱上洗脱下来 从而使两者达到分离 3黄连 1 结构类型黄连生物碱均属于苄基异喹啉衍生物 2 小檗碱的理化性质 属季铵型生物碱 可离子化而呈强碱性 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 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 小檗碱与大分子有机酸 如甘草酸 黄芩苷 大黄鞣质等结合 形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3 小檗碱的鉴别反应小檗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 还具有两个特征性检识反应 丙酮加成反应在强碱性下 盐酸小檗碱可与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结晶性小檗碱丙酮加成物 漂白粉显色的反应在小檗碱的酸性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 或通入氯气 小檗碱水溶液即由黄色转变为樱红色 4汉防己 1 结构类型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均为双苄基异喹啉衍生物 氮原子呈叔胺状态 2 理化性质 碱性 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分子结构中均有两个处于叔胺状态的氮原子 碱性较强 溶解性 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亲脂性较强 具有脂溶性生物碱的一般溶解性 5洋金花 1 结构类型 洋金花生物碱属于莨菪烷衍生物 2 理化性质 旋光性 除阿托品无旋光性外 其他生物碱均具有左旋光性 碱性 东莨菪碱和樟柳碱由于立体效应的影响 碱性较弱 莨菪碱无立体效应障碍 碱性较强 山莨菪碱碱性介于莨菪碱和东莨菪碱之间 溶解性 莨菪碱 或阿托品 亲脂性较强 可溶于四氯化碳 难溶于水 东莨蓉碱有较强的亲水性 可溶于水 难溶于四氯化碳 樟柳碱的溶解性与东莨菪碱相似 3 鉴别反应 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 特征性鉴别反应还有 氯化汞沉淀反应 Vitali反应 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缩合反应 6马钱子 1 结构类型 马钱子生物碱属于吲哚类衍生物 主要生物碱是士的宁 番木鳖碱 和马钱子碱 二者味均极苦 具强毒性 是马钱子的主要毒性成分 2 溶解性 马钱子碱硫酸盐水溶性小于士的宁硫酸盐 易从水中结晶析出 而士的宁盐酸盐水溶性小于马钱子碱盐酸盐 易从水中析出 据此可分离士的宁和马钱子碱 3 鉴别方法 硝酸反应 浓硫酸 重铬酸钾反应 7乌头 1 结构类型 乌头主要含有二萜类生物碱 主要生物碱有乌头碱 次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等 这三个生物碱分子结构中由于在C 14和C 8位有两个酯键 故称为双酯型生物碱 2 理化性质 水解性 双酯型生物碱 毒性极强 是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 若将双酯型生物碱经水解除去酯基 生成单酯型生物碱 乌头次碱等 或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 乌头原碱等 则毒性降低 溶解性 乌头碱 次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的盐酸盐均可溶于氯仿 一 A型题 最佳选择题 1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A 小檗碱B 麻黄碱C 番木鳖碱D 新番木鳖碱E 秋水仙碱答案 A 2 对生物碱进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A 硅胶B 活性碳C 葡聚糖凝胶D 碱性氧化铝E 聚酰胺答案 D 3 生物碱沉淀反应宜在 中进行 酸性水溶液 乙醇溶液 氯仿 碱性水溶液E碱性醇溶液答案 A 4 碱性类似于季胺生物碱的是 氮杂缩醛型 氧化叔胺型 酰亚胺型 仲胺型 芳香胺型答案 D 5 下列哪种是生物碱沉淀试剂 盐酸镁粉 异羟肟酸铁 没食子酸 苦味酸 氢氧化钠答案 D 6 下列生物碱右旋体的生物活性强于左旋体的是A 莨菪碱B 麻黄碱C 古柯碱D 去甲乌药碱E 咖啡碱答案 C 7 酰胺类生物碱是A 强碱性B 中强碱性C 弱碱性D 近中性碱E 以上都不是答案 D 8 不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的A 咖啡碱B 小檗碱C 莨菪碱D 厚朴碱E 苦参碱答案 A 9 在水中呈右旋光性 在氯仿中呈左旋光性的生物碱是A 烟碱B 北美黄连碱C 小檗碱D 麻黄碱E 罂粟碱答案 D 10 雷氏铵盐可用于沉淀分离A 伯胺碱B 仲胺碱C 叔胺碱D 季铵碱E 酰胺碱答案 D 11 对生物碱进行定性鉴别时 应用至少 以上沉淀试剂分别进行反应 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E 五种答案 C 12 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 一般需将药材用 湿润A 酸水B 碱水C 甲醇D 乙醇E 石油醚答案 B 13 除去水溶性生物碱中的亲水性杂质可用 反复萃取A 甲醇B 乙醇C 乙醚D 氯仿E 正丁醇答案 E 14 最适合分离亲脂性强的生物碱的薄层色谱是A 硅胶薄层色谱B 聚酰胺薄层色谱C 氧化铝薄层色谱D 纸色谱E 以上都不是答案 C 15 苦参碱属于哪类生物碱 A 吲哚类B 哌啶类C 吡咯里西啶类D 哚里西啶类E 喹诺里西啶类答案 E 二 B型题 配伍题 16 20 A 具发汗 平喘作用B 具抗菌作用C 具镇痛作用D 具镇静麻醉作用E 具消肿利尿抗肿瘤作用16 东莨菪碱17 汉防已甲素18 苦参碱19 小檗碱20 麻黄碱答案 DCEBA 21 25 A 吡啶类生物碱B 莨菪烷类生物碱C 异喹啉类生物碱D 吲哚类生物碱E 有机胺类生物碱21 苦参碱属于22 小檗碱属于23 古柯碱属于24 麻黄碱属于25 长春碱属于答案 ACBED 26 30 A 烟碱B 麻黄碱C 川芎嗪D 小檗碱E 甜菜碱26 具有挥发性的是27 显黄色的是28 具有升华性的是29 有甜味的是30 呈液态的是答案 BDCEA 三x题型 多项选择题 36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用稀酸水渗漉 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苦参中的总生物碱B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麻黄碱C 当黄连与甘草 黄芩 大黄等中药配伍时 一起煎煮提取有效成分更好D 用煎煮法提取马钱子碱E 将乌头经水浸 加热等炮制后 再用于处方中答案 CD 37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与下列 情况有关 A 生物碱中N原子具有各种杂化状态B 生物碱中N原子的电性效应C 生物碱中N原子的空间效应D 分子内氢键效应E 以上均无关答案 ABCD 38 常见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A 碘化铋钾试剂B 碘 碘化钾试剂C 雷氏铵盐试剂D 茚三酮试剂E 苦味酸试剂答案 ABCE 39 不可用一般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沉淀的生物碱有A 古柯碱B 麻黄碱C 咖啡碱D 小檗碱E 莨菪碱答案 BC 45 总生物碱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溶剂法B 离子交换树脂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沉淀法E 炭粉吸附法答案 ABD 46 使生物碱碱性减小的吸电子基团有A 烷基B 羰基C 醚基D 酯基E 苯基答案 BCDE 47 麻黄碱的鉴别反应A 碘化铋钾B 碘碘化钾C 硅钨酸D 二硫化碳 硫酸酮E 铜络盐反应答案 DE 48 可溶于水的生物碱是A 一叶萩碱B 麻黄碱C 咖啡碱D 苦参碱E 氧化苦参碱答案 BCDE 49 有剧毒性的生物碱是A 莨菪碱B 汉防己甲素C 乌头碱D 士的宁E 马钱子碱答案 CDE 第三章苷类 一 苷的结构与分类 苷类又称配糖体 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其中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 其连接的键称为苷键 糖的表示方法 D glucose Fischer投影式 Haworth式 Haworth简略式 优势构象式 单糖的绝对构型 D L Haworth投影式 甲基五碳 六碳吡喃糖和五碳呋喃糖 C5 R C4 R在面上为D型 在面下为L型 单糖的端基差向异构体 构型 Haworth投影式 甲基五碳 六碳吡喃糖和五碳呋喃糖 C5 R C4 R与端基碳上OH同侧者为 型 异侧者为 型 D 葡萄糖 L 鼠李糖 苷的分类 1根据苷元化学结构的类型 2根据苷在生物体内是原生的还是次生的3根据苷键原子又可将苷分为氧苷 氮苷 硫苷 碳苷等 4其他分类 二 苷类的一般性状 溶解度和旋光性 1一般性状 苷类多是固体 一般是无味的 但也有很苦的和有甜味的 2溶解性 苷类的亲水性与糖基的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其亲水性往往随糖基的增多而增大 3旋光性 多数苷类呈左旋光性 但水解后 由于生成的糖常是右旋的 因而使混合物呈右旋光性 比较水解前后旋光性的变化 可用以检识苷类的存在 三 苷的理化性质及提取 苷键的裂解1 酸催化水解反应 缩醛结构 易为稀酸催化水解 常用的有 硫酸 盐酸 甲酸 乙酸等 水解难易规律 苷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和空间环境 苷原子不同 N 苷 O 苷 S 苷 C 苷 N如为酰胺则难水解 呋喃糖 吡喃糖 50 100倍 酮糖 醛糖吡喃糖苷中C5位的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 即 五碳糖 甲基五碳糖 六碳糖 七碳糖 COOH取代去氧糖 羟基糖 氨基糖 酚苷 醇苷 苷元为小基团 e a 易质子化 苷元为大基团 a e 稳定性 2 酶催化水解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专属性高 转化糖酶只水解 果糖苷键 麦芽糖酶只水解 D 葡萄糖苷键 纤维素酶只水解 D 葡萄糖苷键 杏仁苷酶只水解 六碳醛糖苷键 3 Smith降解法 氧化开裂法 该法特别适合于那些苷元不稳定的苷和碳苷的裂解 Smith裂解反应分3步 过碘酸钠氧化 四氢硼钠还原 稀酸水解 4 碱催化水解 酰苷 酚苷 与羰基共轭的烯醇苷可被碱水解 2显色反应Molish反应可检识糖及苷类化合物的存在 反应的试剂是浓硫酸和 萘酚 3苷的提取及注意事项提取原生苷时 必须设法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 一般常用方法是在中药中加入碳酸钙 或采用甲醇 乙醇或沸水提取 同时尽量避免与酸 碱接触 提取次生苷时要利用酶的活性 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 一般可用乙醚或氯仿萃取得到苷元 用醋酸乙酯萃取得到单糖苷 用正丁醇萃取得到多糖苷 四 糖的种类 结构和纸色谱鉴定法 糖类的纸色谱常用水饱和的有机溶剂展开 其中以正丁醇 乙醇 水和水饱和的苯酚两种溶剂系统应用最为普遍 糖类的纸色谱常用显色剂有 硝酸银试剂 三苯四氮唑盐试剂 苯胺 邻苯二甲酸盐试剂 3 5 二羟基甲苯 盐酸试剂 过碘酸加联苯胺试剂等 五 结构鉴定 1 糖的种类和比例一般是将其苷键全部水解 然后再用纸色谱或薄层色谱的方法检出糖的种类 经显色后用薄层扫描的方法测定出各糖之间的分子比 也可采用气相色谱或HPLC的方法对各单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 糖与苷元的连接位置将糖链全甲基化 然后水解苷键 鉴定所获得的甲基化单糖 其中游离 OH的部位就是连结位置 目前常使用13C NMR方法 主要是通过归属各碳信号 以确定产生苷化位移的碳 3糖的连接顺序及位置早期解决糖链连接顺序的方法主要是部分水解法 将糖链水解成较小的片段 然后根据水解所得的低聚糖推断整个糖链的结构 质谱分析是解决低聚糖及其苷中糖连接顺序的一个有力工具 在了解了糖的组成后 可根据质谱中的裂解规律和该化合物的裂解碎片推测低聚糖及其苷中糖链的连接顺序 现在测定糖链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NMR和2D NMR法 4 苷键的构型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有核磁共振法 酶解法 分子旋光差法 Klyne法 等 其中目前最常用的是核磁共振法 根据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确定苷键的构型 对绝大多数吡喃糖 当苷键为 D型时 偶合常数为6 8Hz 当苷键为 D时 偶合常数为2 4Hz 但甘露糖和鼠李糖无法用此方法确定它们的苷键构型 在吡喃糖中端基碳的碳氢偶合常数 1JC1 H1 也可用于确定苷键的构型 六 苦杏仁苷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 苦杏仁苷是一种氰苷 易被酸和酶所催化水解 水解得到的苷元 羟基苯乙腈很不稳定 易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氰酸 鉴别苦杏仁苷时 可利用其水解产生的苯甲醛 苯甲醛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 而且可使三硝基苯酚试纸显砖红色 以此鉴定苦杏仁苷的存在 一 A型题 最佳选择题 1 最容易酸水解的苷类为A 羟基糖苷B 氨基糖苷C 去氧糖苷D 6 去氧糖苷E 2 6 二去氧糖苷答案 E 2 从新鲜的植物中提取原生苷时应注意考虑的A 苷的溶解性B 苷的极性C 苷元的稳定性D 苷的酸水解特性E 植物中存在的酶对苷的水解特性答案 E 3 采用PC法鉴定苷中的糖时 通常的做法是A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 过滤 滤液浓缩后点样B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 过滤 滤液用Na2C03中和后点样C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 过滤 滤液用氨水中和后点样D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 过滤 滤液用NaOH中和后点样E 将苷用稀硫酸水解 过滤 滤液用Ba OH 2中和后点样答案 E 4 苷键构型有 两种 水解 苷键应选A 0 5 盐酸B 4 氢氧化钠C 苦杏仁酶D 麦芽糖酶E NaBH4答案 C 5 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A D 葡萄糖B D 果糖C L 阿拉伯糖D L 鼠李糖E D 半乳糖答案 D 6 无论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的苷是A 酚苷B 醇苷C 碳苷D 氮苷E 硫苷答案 C 7 可获知苷键构型的水解法是A 酸催化水解B 酸催化甲醇解C 碱催化水解D 氧化开裂法E 酶催化水解答案 E 8 能水解 果糖苷键的酶是A 转化糖酶B 麦芽糖酶C 杏仁苷酶D 纤维素酶E 以上都不对答案 A 9 鉴别苦杏仁苷时主要鉴别它的水解产物A 羟基苯乙腈B 氢氰酸C 三硝基苯酚D 葡萄糖醛酸E 苯甲醛答案 E 10 下列酶中 能够水解 葡萄糖苷键的酶是A 苦杏仁酶B 纤维素酶C 麦芽糖酶D 蜗牛酶E 转化糖酶答案 C 11 在吡喃糖苷中 最易水解的是A 七氧糖苷B 五碳糖苷C 甲基五碳糖苷D 六碳糖苷E 糖醛酸苷答案 B 12 碳苷类化合物可采用A 碱水解B 酶解C Smith降解D 酸水解E 甲醇解答案 C 13 天然产物中最难水解的是A 氨基糖苷B 羟基糖苷C 糖醛酸苷D 去氧糖苷E 硫苷答案 C 14 确定苷键构型 可采用A 乙酰解反应B 分子旋光差 Klyne法 C 弱酸水解D 碱水解E 强酸水解答案 B 16 20 A 苯胺 邻苯二甲酸盐试剂B 三苯四氮唑盐试剂C 硝酸银试剂D 3 5 二羟基甲苯 盐酸试剂E 过碘酸加联苯胺16 使还原糖显棕黑色的是17 使单糖和还原性低聚糖呈红色的是18 使单糖中的五碳糖和六碳糖所呈颜色略有区别的是19 使酮糖和含有酮糖的低聚糖呈红色的是20 使糖 苷和多元醇中有邻二羟基结构者呈蓝底白斑的是答案 CBADE 三 x题型 多项选择题 36 Molish反应呈阳性的成分有A 多糖B 苷C 有机酸D 挥发油E 树胶答案 ABE 37 Smith裂解法中用到的试剂有A 过碘酸B 四氢硼钠C 浓硫酸D 氢氧化钠E 稀盐酸答案 ABE 38 可用于确定糖连接顺序的方法是A 稀酸水解B 质谱分析C 2D NMRD 酶解E NOE差谱技术答案 ABCDE 39 属于原生苷的是A 苦杏仁苷B 野樱苷C 人参皂苷RblD 洋地黄毒苷E K 毒毛旋花子苷答案 ACE 40 苷类化合物确定糖链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A 糖链中糖的元素比B 糖链中糖的种类和比例C 糖之间的连接位置D 糖之间的连接顺序E 糖之间苷键的构型答案 BCDE 41 葡萄糖苷键的性质有A 1HNMR中J 6 8HzB 13CNMR中J 160HzC 可被苦杏仁酶水解D 可被缓和酸水解E 可被麦芽糖酶水解答案 ABCD 42 在1H MNR中谱中能用端基氢偶合常数判断苷键构型的糖是A 鼠李糖B 甘露糖C 半乳糖D 葡萄糖E 阿拉伯糖答案 CDE 43 下列化合物中 Molish反应为阳性的是A 多糖B 低聚糖C 单糖D 苷类E 二氢黄酮答案 ABCD 44 关于苷酸水解难易叙述正确的是A 氮苷易于氧苷B 吡喃糖苷易于呋喃糖苷C 酮糖易于醛糖D 吡喃糖苷中吡喃环的C5上的取代基越大越易水解E 氨基糖难于去氧糖答案 ACE 45 组成Molish反应的试剂是A 醋酐B 浓硫酸C 2 4 二硝基苯肼D 萘酚E 氢氧化钠答案 BD 46 对从植物中提取原生苷时有利的条件是A 采用新鲜植物B 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C 加入一定量的碱D 冷冻保存E 用冷水提取答案 ABD 47 Smith裂解的特点有A 可判断苷键的构型B 条件温和C 可用于开裂苷元有1 2 二元醇结构的苷D 适用于一般酸水解时苷元结构容易变化的苷E 可用于水解碳苷答案 BDE 48 自中药中提取原生苷可采用的方法有A水浸泡法B 沸水煮沸法C 乙醇提取法D 乙醚提取法E 酸水提取法答案 BC 49 苷键的裂解方式有A 酸水解B 碱水解C 酶水解D Hofman降解E Smith裂解答案 ABCE 第四章醌类 学习要点 1 掌握苯醌 萘醌 菲醌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2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颜色 升华性 溶解性及与结构的关系 3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 4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5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6 掌握大黄中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提取分离方法 7 掌握丹参中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鉴定方法和生物活性 8 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IR光谱特征 9 熟悉紫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10 熟悉蒽醌还原态的结构及其显色反应 11 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MS裂解规律 12 了解虎杖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重点与难点提示 一 醌的结构与分类1 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苯醌 萘醌 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2 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 如氧化蒽酚 蒽酚 蒽酮及蒽酮的二聚体等 蒽酚 或蒽酮 的羟基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物中 该类成分可以慢慢被氧化成蒽醌类成分 中药大黄 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A B C D等皆为二蒽酮类衍生物 1 性状颜色 无Ar OH近乎于无色助色团越多 颜色越深如 黄 红 橙 紫红等多为有色晶体存在状态 苯醌 萘醌 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蒽醌类 则往往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中 二 理化性质 2 溶解度H2OMeOHEtOHEt2OCHCl3游离醌 成苷 热 3 挥发性小分子的苯醌 萘醌类具有挥发性 能随水蒸气蒸馏 可据此进行提取 精制工作 4 升华性游离的醌类多具有升华性 蒽衍生物在常压下加热即能升华 5酸性 酸性强弱与取代基位置关系含 COOH 含2个以上 OH 含一个 OH 含二个 OH 含一个 OH 可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5 NaHCO3 5 Na2CO3 1 NaOH及5 NaOH水溶液进行梯度萃取 达到分离的目的 6重要的呈色反应 1 Feigl反应 醌类衍生物 2 Borntrager反应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 会使颜色加深 3 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用于PPC和TLC作为喷雾剂 是检出苯醌类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 4 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 鉴别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 三 结构测定1 IR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在红外区域有 C O 1675 1653cm 1 OH 3600 3130cm 1 及 芳环 1600 1480cm 1 的吸收 其中 C O吸收峰位与分子中 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较强的规律性 对推测结构中 酚羟基的取代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蒽醌类 C O与 OH数目及位置的关系 一 A型题 单选 Borntrager s反应呈阳性的物质是A 苯醌B 萘醌C 菲醌D 羟甲基蒽醌E 羟基蒽醌酸性最强的蒽醌是A 含一个 OHB 含一个 OHC 含3个 OHD 含2个 OHE 含2个 OH下列能提取含1个 OH的蒽醌的溶剂是A 5 Na2CO3溶液B 5 NaHCO3溶液C 5 NaOH溶液D 1 NaOH溶液E 1 NaHCO3溶液用于确定蒽醌羟基位置的试剂是A 5 NaHCO3B 醋酸铅C 碱式醋酸铅D 醋酸镁E ALCl3游离醌的质谱裂解特征是首先脱去A H2OB CH3C COD CO2E 苯环 26 30 A Borntr ger s反应B Kesting Craven反C Feigl反应D 金属离子反应E 无色亚甲蓝反26 所有醌类化合物均可反应的是27 专用于检识苯醌及萘醌的是28 用于鉴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是29 鉴别醌环上有未被取代位置的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是30 鉴别具有 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的是答案 CEABD A紫草素B丹参醌 C大黄素D番泻苷AE大黄素蒽酮26 具有止血 抗炎 抗菌 抗瘤等作用的是27 遇碱液显色的是28 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的是29 具有致泻作用的是30 不稳定的化合物是答案 ACBDE 36 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醌类化合物有A 游离的醌类B 小分子的苯醌类C 小分子的萘醌类D 小分子的蒽醌类E 二蒽酮类答案 BC 37 能被5 的碳酸钠提取出来的醌类化合物有A 含COOH的醌类B 含两个以上 OH的醌类C 含两个以上 OH的醌类D 含一个 OH的醌类E 含一个 OH的醌类答案 ACE 38 可用于蒽醌苷类的分离方法有A 分步结晶法B 聚酰胺柱色谱C pH梯度萃取法D 硅胶柱色谱E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答案 BDE 39 Feigl反应呈阳性的是A 紫草素B 大黄素C 茜草素D 丹参酮IE 番泻苷A答案 ABCDE 40 可用于提取分离游离的羟基蒽醌的方法是A Al2O3B pH梯度萃取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硅胶柱E 碱提酸沉法答案 BDE 第五章香豆素和木脂素 学习要点 1 掌握香豆素基本母核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2 掌握香豆素的性状和溶解性 3 掌握香豆素与碱作用及其对结构变化的影响 4 掌握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5 掌握香豆素的物理性质 显色反应及应用 6 掌握秦皮 五味子中所含主要化合物基本特征 7 熟悉简单香豆素的lHNMR谱特征 8 熟悉木脂素的物理性质9 了解补骨脂和厚朴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重点与难点提示 一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分类1 简单香豆素 仅在苯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 2 呋喃香豆素 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成呋喃环者称为呋喃香豆素 3 吡喃香豆素 香豆素的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 2 二甲基 吡喃环结构 形成吡喃香豆素 4 其他类 这类是指 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C3 C4上常有苯基 羟基 异戊烯基等取代 二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 内酯性质香豆素的 吡喃酮环具有 不饱和内酯性质 在稀碱液中渐渐水解成黄色溶液 生成顺式邻羟桂皮酸的盐 其盐的水溶液一经酸化即闭环恢复为内酯 顺式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存在 长时间碱液中放置或UV光照射 可转变为稳定的反式邻羟桂皮酸 提取时必须必须注意碱液浓度 并避免长时间加热 以防破坏内酯环 2 荧光性质 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示蓝色荧光 7 羟基香豆素加碱可使荧光转为绿色 一般香豆素遇碱荧光都增强 7 羟基香豆素在C8位导入羟基 荧光消失 3 显色反应 1 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的鉴别 2 三氯化铁 酚羟基的鉴别 3 Gibb s反应 要求有游离酚羟基且酚羟基对位无取代 4 Emerson反应 要求有游离酚羟基且酚羟基对位无取代 三 香豆素类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1 水蒸气蒸馏法 适用于小分子的香豆素 因其具有挥发性 2 碱溶酸沉法 利用内酯遇碱能皂化 加酸能恢复的性质分离香豆素 3 系统溶剂萃取 常用石油醚 乙醚 乙酸乙酯 丙酮 甲醇等溶剂依次萃取 4 色谱法 结构相似的香豆素多数情况下必须经色谱方法才能有效分离 用硅胶或中性和酸性氧化铝 四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香豆素的1H NMR特征 香豆素母核上的质子 由于受内酯羰基吸电子共轭效应的影响 C3 C6和C8的质子信号在较高场 C4 C5和C7上的在较低场 五 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及理化性质1 木脂素的基本结构类型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 通常所指是其二聚物 少数是三聚物和四聚物 2 木脂素物理性质木脂素多数呈无色结晶 但新木脂素不易结晶 少数可升华 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游离 亲脂性 难溶水 溶苯 氯仿等 成苷 水溶性增大Labat反应 浓硫酸和没食子酸 变兰色 具有亚甲二氧基的化合物 六 含香豆素 木质素的常用中药 一 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1 秦皮 1 主要化学成分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两种 即木樨科植物大叶白蜡树及白蜡树 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 而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和七叶内酯以及白蜡树苷 2 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有关秦皮药材的质量研究 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的含量 中国药典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 含秦皮甲素 秦皮乙素的总量不得少于1 0 2 前胡 1 主要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种类型的香豆素及其糖苷 三萜糖苷 甾体糖苷 挥发油等 2 质量控制指标成分一般以香豆素类成分作为前胡定量质量控制的指标 已报道的分离定量方法有极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3 肿节风 1 主要化学成分系统化学成分预试验表明 其全草含有酚类 鞣质 黄酮苷 香豆素和内酯类化合物 其中香豆素类主要包括异秦皮啶 东莨宕内酯等 2 质量控制指标成分针对肿节风药材的含量测定指标共有3个 异秦皮啶 检测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反丁烯二酸 检测方法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 和总黄酮 检测方法 紫外比色 二 含木脂素类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1 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五味子中含木质素较多约为5 2 补骨脂主要化学成分含有多种香豆素类成分 保括补骨脂内酯 异补骨脂内酯和补骨脂次素 3 厚朴主要化学成分厚朴皮中芬的了与苯环相连的新木质素 如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 一 A型题 单选 加热时能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是A 香豆素B 萜类C 甾体皂苷D 四环三萜皂苷E 五环三萜皂苷下列哪种属于线型呋喃香豆素A 伞形香豆素B 花椒内酯C 白芷内酯D 补骨内酯E 邪蒿内酯E 仙鹤草内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通常为A 5 羟基香豆素B 7 羟基香豆素C 5 甲氧基香豆素D 7 甲氧基香豆素E 5 7 二羟基香豆素 在碱液中最难水解的是A 6 甲氧基香豆素B 7 甲氧基香豆素C 8 甲氧基香豆素D 5 甲氧基香豆素E 7 羟基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多在UV下显 色荧光 通常以此检识香豆素A 蓝色B 绿色C 黄色D 紫色E 橙色具有治疗痢疾功效的中药是A 补骨脂B 厚朴C 秦皮D 丹参E 黄芩五味子素属于A 简单木脂素B 木脂内酯C 双环氧木脂素D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E 新木脂素 一般天然香豆素类成分在其7位常有取代基 大多为A OMeB MeC OHD COOHE CH2 CH3答案 C 异羟肟酸铁反应是用于鉴别香豆素的A 母核B 酚羟基C 醇羟基D 内酯环E 氧环答案 D 伞形花内酯在结构分类上属于A 简单香豆素B 呋喃香豆素C 吡喃香豆素D 异香豆素E 其它香豆素答案 A 下列化合物适合于碱溶酸沉淀法与其它成分分离的是A 大黄酸的全甲基化B 大黄素甲醚C 7 羟基香豆素D 季铵型生物碱E 糖苷类答案 C A 6 OCH3香豆素B 呋喃香豆素C 吡喃香豆素D 8 羟基香豆素E 7 甲氧基香豆素26 可发生Emerson反应的是27 FeCl3反应呈阳性的是28 花椒内酯属于29 可与碱式Pb Ac 2反应的是30 白芷内酯属于答案 DDCDB 7 羟基香豆素可有如下哪些性质A Emerson反应B Gibb s反应C FeCl3反应D 异羟肟酸铁反应E 紫外下有荧光答案 CDE 有Emerson反应的物质是A 6 7 二羟香豆素B 5 8 二羟基香豆素C 5 7 二羟基香豆素D 6 7 8 三羟基香豆素E 7 甲氧基香豆素答案 CD Emerson反应为阴性的香豆素是A 7 8 二羟基香豆素B 8 OCH3 6 7 呋喃香豆素C 6 OH 7 O g1u香豆素苷D 5 6 7 三羟基香豆素E 6 OCH3香豆素答案 BCE 区别6 7呋喃香豆素和7 8 呋喃香豆素 将它们碱水解后用A 异羟肟酸铁反应B Gibbs反应C Emerson反应D 三氯化铁反应E 醋酐 浓硫酸反应答案 BC 第六章黄酮 学习要点 1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 结构分类2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颜色 旋光性 溶解性的特征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3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 酸性强弱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4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5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提取方法和主要分离方法的原理以及它们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6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色谱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7 掌握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和查耳酮的UV光谱特征 8 掌握黄芩中所含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