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堂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561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堂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堂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堂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1(2016高考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解析:选B。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而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降;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23题。2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3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低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解析:第2题,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第3题,图中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答案:2.B3.C(2018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5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雨热不同期,7月份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大,且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应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第5题,开罗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答案:4.A5.C6(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解析:分析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包括冬夏季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包括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和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与Q城相比,B城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因而气温年较差小;B城的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较小(B城降水不如Q城集中)。由B城的地理坐标可知,B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Q城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可见,导致B、Q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答案: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