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后达标训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528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2018绵阳诊断)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向水中通入氨气,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w变大D升高温度,c(H)增大,pH不变解析:选D。向水中通入NH3,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A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稀H2SO4,c(H)增大,但温度不变,Kw不变,B正确;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变大,C正确;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减小,D错误。2在一定条件下,相同pH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分别是1.010amolL1和1.010bmolL1,在此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A、B选项错误;由题意可知,两种溶液的pHb,即硫酸溶液中c(H)是1.010b molL1,而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水电离产生的c(OH),所以硫酸溶液中c(OH)是1.010amolL1,Kw1.010(ba),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B25 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的值逐渐减小C25 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解析:选B。a、d都处于25 ,Kw相等,c(H)和c(OH)越大,Kw越大,故bcad,故A错误;,由于温度一定,则Kb一定,逐滴加入稀氨水的过程中 ,c(OH)逐渐增大,则的值逐渐减小,故B正确;温度不变,Kw不变,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c(OH)变小,c(H)变大,溶液显示酸性,c(H)浓度大于c(OH),而图中由a点到c点c(H)、c(OH)都变大,故C错误;a点所对应的溶液pH7,而Fe3水解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4(2018昆明四校联考)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取干燥洁净的酸式滴定管立即装入标准盐酸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后进行滴定C往盛有20.00 mL 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后进行滴定D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然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解析:选D。滴定管若干燥洁净,不必用水洗涤,故也不需用标准液润洗,A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内存有少量蒸馏水,但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B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D会引起误差。5(2018北京西城模拟)室温下,分别用0.1 molL1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A向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c(Na) c(HCO) 2c(CO)B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Na)c(Cl)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pH13D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增大解析:选C。A.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CO)2c(CO)c(OH),室温下溶液的pH7为中性,c(H)c(OH),所以 c(Na) c(HCO) 2c(CO),A项正确;B.因为溶液等体积等浓度,则可推出c(Na)c(Cl),B项正确;C.设体积为1 L,则向1 L 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加入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反应后 c(OH)(0.20.1)20.05(molL1),pH13,C项错误;D.氨水中存在NH3H2ONHOH,加入少量NH4Cl固体,N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平衡移动是微弱的过程,则增大,D项正确。6(2018岳阳检测)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该温度下,将pH4的H2SO4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A110B91C19 D9921解析:选B。设稀硫酸的体积为a L,NaOH溶液的体积为b L,则103b104a105(ab),ab91。7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前两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关系:A10B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107molL1C取等体积M点的A、B两种碱液,加入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相同D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不一定大于7解析:选D。从pH的图像变化来看,随着溶液稀释倍数的增大,A溶液的pH减小较快,而B溶液的pH减小要缓慢得多,说明A的碱性比B的碱性强,稀释前两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10AB,A项错误;在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由水电离出的c(OH)水c(H)c(CH3COO)c(H)c(OH)解析:选B。滴定开始时0.100 molL1盐酸pH1,0.100 molL1醋酸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滴定醋酸的曲线是,A错误;醋酸钠水解呈碱性,NaCl不水解,pH7时,滴定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 mL,B正确;V(NaOH)20.00 mL时,醋酸和盐酸均与NaOH完全反应,但CH3COO发生水解,c(CH3COO)c(Na),D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8呼和浩特二中考试)(1)已知下表数据: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25 )HCNKa5.01010CH3COOHKa1.8105H2CO3Ka14.4107,Ka24.7101125 时,等浓度的四种溶液: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dNaHCO3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填序号)。将0.2 molL1 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c(HCN)、c(H)、c(OH)、c(CN)、c(Na)大小排序为_,c(HCN)c(CN)_(填“”“H2CO3HCNHCO(相应的酸根离子分别为CH3COO、HCO、CN、CO),酸性越弱,其盐溶液中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故等浓度的四种溶液: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d.NaHCO3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dc。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由溶液显碱性可推知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N)c(Na)c(CN)c(OH)c(H);等体积混合后有关粒子的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HCN)c(CN)0.1 molL1。酸越弱,稀释同样倍数,其pH改变越小,因此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等pH的a.HCN溶液、b.CH3COOH溶液、c.H2CO3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pH大小关系为bca。混合后溶液pH11,说明混合后溶液中c(OH)103 molL1,故由题意得103,解得VaVb19。(2)因温度不一定是25 ,故pH7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c(SO)c(A)及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中性;无论溶液呈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混合溶液中总存在c(H)c(OH)Kw;混合溶液中c(OH) molL1,可说明混合溶液中c(H)c(OH),则溶液一定呈中性。答案:(1)badcc(HCN)c(Na)c(CN)c(OH)c(H)bca19(2)12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溶液的pH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1)为了准确绘制图像,在滴定开始时和_,滴液速度可以稍快一点,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大些;当接近_时,滴液速度应该慢一些,尽量每滴一滴就测试一次。(2)如图所示A区域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C区域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B点是_;D区域为_。(3)用0.103 2 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消耗0.103 2 molL1的盐酸溶液的体积/mL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128.8425.00227.8325.00327.8525.00则待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1。在上述滴定过程中,若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4)下列关于上述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是_(填字母)。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B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用待盛放液润洗C滴定中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D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可用量筒量取解析:(1)由曲线知,开始阶段和最后阶段,滴入溶液的体积对pH影响比较小,滴入速度可以快一点,而中间阶段即在滴定终点左右对pH影响大,此时不能滴入过快,应逐滴滴入。(2)A区域为碱性范围,故用酚酞;C区域为酸性范围,故用甲基橙;B点为滴定终点;D区域明显为pH突变范围。(3)实验1盐酸的体积与实验2、3相差太大,舍去,故所用盐酸的体积平均值为27.84 mL,则c(NaOH)0.114 9 molL1。若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所读盐酸体积变大,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4)B项,锥形瓶不能用待盛液润洗,否则会影响结果,错误;D项,量筒为粗略量器,必须用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待测液,错误。答案:(1)滴定终点后滴定终点(2)酚酞甲基橙滴定终点pH突变范围(3)0.114 9偏高(4)AC13(2018马鞍山模拟)H2O2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H2O2的含量,并探究了H2O2的性质。请填写下列空白:(1)移取10.00 mL密度为 gmL1的H2O2溶液至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至250 mL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定容,摇匀。移取配制好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2)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MnOH2O2H=Mn2H2O_(3)滴定时,将KMnO4标准溶液注入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1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H2O2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_。解析:(1)根据题意应该选用容量瓶。(2)残缺方程式配平首先应确定缺什么,分析可知缺的是O2,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3)由于KMnO4标准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4)根据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H2O2的量,最后计算出原H2O2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答案:(1)容量瓶(2)256285O2(3)酸式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