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506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提出背景2目的3行动纲领(1)全球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2)中国行动: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思考1为什么说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迫切?答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大,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迫切。2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停止一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此说法错误。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仍要重视发展,所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注重质量,其开发利用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基本观念(1)发展的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2)公平的观念: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和区际之间的公平。(3)环境的观念:环境保护是基本目标,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是重要目标。(4)权利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即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判断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追求经济的增长。( )2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污染符合公平的观念。( )3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4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指人口、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5中国消除农村贫困的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 )探究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材料一下图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材料二下图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答案经济社会2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_和管理经验等。答案降低资金技术人才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及含义观念含义发展的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公平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权利的观念在与大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18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协作体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2题。1导致图中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恶劣 B水源枯竭C交通变迁 D商贸衰落2图中河流流域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发展高耗能工业下游进行梯级开发发展节水型农业开发特色旅游项目A B C D答案1.B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制约城市分布,图中古城所在地区沦为沙漠,水源枯竭导致古城衰落。第2题,图示河流水量较小,水能不丰富,故错。当地水资源短缺,应发展节水型农业,对。流域内有古城遗址,可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对。(2018绿色联盟10月联考)2017年7月,浙江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安吉小鲵对生存环境特别挑剔,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1 300多米的高山沼泽地。完成34题。3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A环境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C公平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4针对安吉小鲵的保护,最关键的是()A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B禁止高强度捕猎C保护原生态栖息环境 D迁至野生动物园答案3.A4.C解析第3题,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环境的观念。第4题,安吉小鲵生存受到威胁是因为其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其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导致的,故保护其原生态栖息环境是最关键的。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示意“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科教投入不足人口增长缓慢A B C D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经济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A B C D答案1.C2.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和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指数较低,说明代价是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C正确。第2题,因为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和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指数较低,因此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与环境建设。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34题。3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C水土流失 D地震频发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原因是()A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B发达的科技,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C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D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的提高答案3.C4.A解析第3题,A、B选项都属于环境污染。地震是自然灾害,并不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4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负担重,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我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下面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材料二可持续发展基本观念包括发展的观念,鼓励社会经济增长;公平的观念强调代际之间、区际之间的公平;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权利的观念强调平等发展和正当的环境权利。(1)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分别是什么?(2)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3)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即公平的观念,具体体现在资源分配上的时间公平性和空间公平性。解释时间公平性和空间公平性的涵义。(4)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呢?答案(1)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3)时间上的公平即“代际之间的公平”。主要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空间上的公平即“区际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4)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的表述,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据此回答12题。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2人类活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B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D全面关停污染性的工业答案1.C2.A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第2题,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有利于环境保护;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易造成湖泊调蓄功能降低,洪涝灾害增加;不能关停所有污染性的工业,否则会造成经济衰退。 (2018浙江海宁检测)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向污染宣战”的主攻方向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水污染防治,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加大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力度,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据此完成34题。3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宣传海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4下列有关主题宣传海报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题宣传海报起到了重要的警戒作用 B公布主题宣传海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C主题宣传海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准则D主题宣传海报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答案3.C4.D解析第3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宣传海报“向污染宣战”,反映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环境的观念。第4题,主题宣传海报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并不具备警戒作用。目前,我国“速生鸡”(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事件已经被媒体披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56题。5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6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观念的是()A在我国东南沿海实行“休渔”制度B1987年,为保护臭氧层,50多个国家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C各国享有平等利用资源的权利D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京都议定书答案5.A6.C解析第5题,危害人体健康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6题,A、B、D三项内容符合环境的观念,C项内容符合公平的观念。“又是一年三月三,塑料袋飞满天,”结合下图,完成78题。7图中漫天乱飞的塑料袋除造成污染外,制造它还需要消耗资源,主要体现在()A清洗需要大量水 B制造时需要大量石油C燃烧消耗氧气 D掩埋占用大量农田8目前,我国已在许多消费场所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其主要目的包括()减轻“白色污染”节约资源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高消费A B C D答案7.B8.A解析第7题,塑料袋的生产原料来源于石油。第8题,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不仅能减轻“白色污染”,节约资源,还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2017年3月26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的活动主题为“蓝色WE来”。据此回答910题。9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10“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A酸雨蔓延 B水污染严重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9.C10.C解析第9题,“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第10题,“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一个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希望借此活动推动电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唤起人们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变暖的意识。过去几年,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为了防治禽流感,各地开始大规模捕杀家禽。下图是电影我不是鸡MV的截图。读图,回答1112题。11电影我不是鸡MV可以说是向人类发出的呐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12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进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将禽流感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B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远离禽流感病源,降低传染几率C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D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运用国际力量,有效抑制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答案11.B12.D解析第11题,区际公平是指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鸡作为一个物种,与人是平等的,所以大量屠宰违反了公平的观念。第12题,为了防止禽流感的进一步蔓延,需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抑制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进一步加大屠宰力度,会导致物种灭绝,违反公平的观念。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会导致流感传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长期隔离,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食品安全越来越令人担心:馒头里加增白剂,各种食品里加糖精、香精等,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此回答1314题。13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技术越来越发达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提高营养价值14餐桌污染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答案13.B14.B15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农业生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下列适当内容,将其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A土壤肥力衰退 B毁林开荒C旱灾加剧 D毁草开荒E土地破坏 F粮食减产(2)图示黄土高原农业生态循环恶化的人为原因是_;自然原因是_。(3)为改变黄土高原生态现状,促进生态环境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案(1)从上至下、从左到右依次是:F、A、C、E、B、D(2)不合理开垦荒地,破坏地表植被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暴雨集中,土质疏松(3)陡坡地带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地带修筑梯田;沟壑打坝淤地;调整农业结构,以林草为主综合发展。解析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这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直接相关。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导致各种方式的开荒,致使生态失调、土地破坏、旱灾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生态条件的恶化又使粮食减产,生存压力更大,出现图中的恶性循环。本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外,还与气候、土壤等自然原因有关。应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材料二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增加到40公顷。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为什么?答案材料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材料一用农田堆放垃圾既会破坏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材料二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题点题目序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分析环境污染2,7,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16公平的观念5,6,11,12,13,14环境的观念1,3,4,9,1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