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鲁人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369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鲁人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鲁人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鲁人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52662120】A祈祷(do) 怂恿(sn)忖度(d)目眦(z)B数落(sh) 戮力(l) 瞋目(chn) 游说(shu)C樊哙(kui) 脚踝(k) 大氅(chn) 笑靥(y)D菲薄(b) 高亢(kn) 镌刻(jun) 精湛(zhn)DA项,“度”应读du;B项,“数”应读sh;C项,“踝”应读hu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车蓬辩护唉声叹气锱铢必较B帐目沧桑安然无恙神采飞扬C辖制端详风度翩翩一筹莫展D抱歉原籍战战兢兢谈笑风声CA项,蓬篷;B项,帐账;D项,声生。3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52662121】A鲰生说我曰 鲰:浅陋,卑微 B秦时与臣游 游:游玩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D道芷阳间行 间:秘密地B游:交往。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作为一个资深的电视节目制作人,他制作的预告片往往短小精悍,能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些被认为是“傻瓜”的老实人,他们坚守原则,在集体利益面前能够做到秋毫无犯,他们因为“傻”而受到他人的尊重。老师让家长陪孩子(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做作业并没有错,因为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也责无旁贷。写作关键在平时,他在平时不注意积累,这导致他在考试时词不达意,甚至出现了语句不通顺的问题,真是让人不忍卒读。随着太阳渐渐升高,武庙口的古玩店陆续开档,而巷内的古玩地摊上早已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不绝如缕,甚是热闹。随着人民币计价功能的扩大,国际贸易中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宗商品原油、天然气等都可以直接由人民币直接进行交易。A BC DC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符合语境。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对象错误,不能用来形容除“军队”以外的人。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符合语境。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望文生义,这里将“忍”误以为“忍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合语境,这里应改为“不绝于耳”。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符合语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因为它不但语言生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还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B优秀的现代小说,入情入理而又生动逼真地提供了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导读者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的导师。 C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D莫泊桑的文学成就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创作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显示出他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AB项,成分残缺,应在“引导”前加上“是”;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改造并重建了”;D项,搭配不当,应改为“莫泊桑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2分)【导学号:52662122】法官英赤哥黎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说,约翰的父亲也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那年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家的地里干活。到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冬季天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塞夫告诉他,靠狩猎能挣到很多钱,但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多恩并说明了他的打算,多恩同意借给他那笔钱。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这年冬天,约翰学到了很多东西,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约翰打算回家,但是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因此,约翰决定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到了下午,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离家不远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的工具也从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爬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他一连几个小时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浑身冰冷。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来说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还欠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另外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的75美元。 十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约翰,”他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半天才开口说:“愿意。”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待到4月底。这时,他得到的兽皮太多了,决定回家了。到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捕猎工具的钱;然后又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约翰三十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法官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约翰打开信,看了看日期。这封信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打猎向他借钱那天写下的。“亲爱的约翰,”法官写道,“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并没有对法官多恩的外貌、服饰进行精雕细刻,但从简单的言行描写中,人物形象依然清晰感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B第二次狩猎后,约翰获得的兽皮卖了300美元,他终于还清了自己购买捕猎工具所借的150美元以及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C约翰经过多年打拼,三十岁的时候,便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抗争,就能成功。D法官多恩去世以后,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自己没有后代。A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错,从文章结尾处可知法官从未借给约翰父亲一分钱。C项,“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约翰的成功还有法官多恩对他的帮助的影响,选项说法不全面。D项,“自己没有后代”一说于文无据。7这篇小说构思精巧,请简要分析小说构思的妙处。(4分)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注意理清情节结构特点,通过对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分析,探寻构思上的精妙。小说两次写法官多恩借钱给约翰,让人既担心他的动机,又担心约翰将来没有能力偿还债务。这是开端和发展,充分蓄势。高潮和结局是法官多恩把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甚至还归还了那“假借”的40美元,令读者恍然大悟。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出人意料的结尾。【答案】小说开篇写法官多恩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法官多恩一次次借钱给约翰,让读者以为法官多恩是为了给约翰提供本钱,让他早日替父亲还清欠债。直到小说结尾,通过一封信,揭开真相,表现出法官多恩的良苦用心和美好品格。欧亨利式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8小说的题目是“法官”,文中却用大量篇幅描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有人认为是约翰。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5分)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本题要求探究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辨析作品的主人公,首先要看哪个人物能够表现作品的主题;其次,像本文一样,还要从情节、标题等方面加以分析。该题为开放式探究题,认为两个人之中哪个是主人公都可以,但要结合文本,阐述具体理由。【答案】(示例一)小说对法官多恩虽然着墨不多,但他仍是小说的主人公。理由: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起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从本文标题上看,法官多恩统摄全篇,是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从情节上看,约翰只是个线索人物,他的遭遇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最终达到高潮,突出多恩这一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热情善良、慷慨大方、解人危困的人性之美,而这一主题正是通过法官多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理由答出两点即可)(示例二)作者用大量笔墨写约翰,约翰应该是小说的主人公。理由:作者综合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对约翰进行精雕细画,约翰形象鲜明,感人至深。约翰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他的行为传递着一种正能量,能够激励人,鼓舞人。从情节上看,约翰的举动推动着故事发展,最后达到高潮。(理由答出两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导学号:52662123】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郤。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B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C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D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B“太尉既会兵荥阳”为状语后置句,省略了介词“于”,不能断开,据此排除其他三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B不是唐中期,而是汉朝。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亚夫性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而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的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B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用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C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持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任,后来被免丞相职务。D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A“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于文无据。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4分)译文:_(2)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4分)译文:_【答案】(1)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2)那个人背叛了他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参考译文】绛侯周勃死了,文帝感念他的功劳,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军队,天子的前导到达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别人怎么能够去侵犯他呢?”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国叛乱。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与他们交战很难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孝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梁孝王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应战。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由这次平叛开始,梁孝王和太尉有了嫌隙。周亚夫回朝后,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为此事争辩,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匈奴王徐卢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为侯爵。丞相周亚夫说:“那个人背叛了他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后来条侯的儿子因偷买天子用的器物而获罪,事情牵连到条侯。文书呈报给景帝以后,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逐条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于是周亚夫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太史公说:周亚夫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困窘。真令人悲伤啊!(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4题。(11分)垓下怀古栖一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注】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系楚汉之争最后决战之处。八千子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其叔项梁杀会稽郡守,集吴中子弟,得精兵八千,在吴地举兵响应。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悼古伤今,以咸阳旧事入手,生发出楚歌悲思之事,令人慨叹。B颈联化用典故,表达出诗人对项羽兵败的惋惜,让人沉思。C颔联描绘战事,既反映出战事的残酷,又流露出英雄末路的凄怆之情。D尾联充满激情,有荡气回肠之意,却又令人感叹世事多变的无奈。E全诗一唱三叹,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哲思,文笔深沉悲壮。ADA项并未悼古伤今,仅为怀古;D项并没有发出世事多变的无奈感慨。14结合全诗讨论,本文是否是在怀古伤今?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_【解析】解答时应首先明确观点,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答案】没有。理由:从诗题可知,本诗只是对垓下之围这一战事的怀古之情,而非伤今;(3分)从全诗气势及诗意可知,诗人仅是对英雄陌路的慨叹。(3分)三、语言运用(15分)15根据要求变换句式。(4分)【导学号:52662124】(1)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改成以“她”为主语的单句:_(2)她梦想那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毯,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改成兼语式语句:_【解析】(1)单句要求只能有一套句子成分,可确定其主干为“她苦恼”,然后添加苦恼的原因。(2)她梦想客厅,客厅张挂着所以可确定“客厅”为兼语。【答案】(1)她为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而苦恼。(2)她梦想那宽敞的客厅张挂着古式的壁毯,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语段的意思、结构特征以及空格前后的具体内容。语段主要讲人的属性和人们对待礼的态度问题。第一个空格,从冒号来看,所填内容应是后文的总起句,应该填人有两重属性;第二个空格,前文的表述与人的自然属性有关,可知,所填内容与前文是一种对应关系,即应该填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必须接受礼仪规范的有关内容;第三个空格,由前文“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可知,所填内容主要表述的是这种情况的结果。【答案】(示例)人具有两重属性必须接受礼仪的规范这就与禽兽无异了17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 (3分)学兄: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顺祝夏安!弟2017年6月6日_【解析】本题考查应用类文体格式和语言得体等内容,本文属于书信,称谓和祝语都要顶格,用语要符合人物身份,语言要得体。“寄呈”“雅正”是敬辞,用于对别人。【答案】称谓“学兄”(没有顶格)“寄呈”(不得体)“雅正”(不得体)祝语“夏安”(没有顶格)18(2018全国卷)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_【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五处不得体”“找出并作修改”的关键信息。阅读文段,可以先圈出文段中涉及得体的词句,如“获悉”“隆重庆贺”“俗务缠身”“光临”“惠赠”“以表敬意”“拙著”“先睹为快”“请先生保重身体”等,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词句使用是否得体,例如“光临”是对他人来访的敬称,“惠赠”是对别人赠予自己东西的敬称,“先睹为快”是说自己殷切盼望,用在句中都不得体。另外,从文段整体来说,语言较为文雅,相比之下,“教书”“快来了”就显得过于口语化了,也不得体。【答案】示例:“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四、写作(50分)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唯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苦【写作指导】提取关键词,准确解读材料中每一分句的内涵,是成功写作的前提。就本题而言,关键词易提取。“碰撞”,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物体相碰或相撞,撞击;冒犯,冲犯。就材料整体而言,更多的是指向“物体相碰或相撞”这一义项。“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指向的是“碰撞”的客观性和频繁性。小到微观世界的粒子,大到社会宇宙都可以发生碰撞,实的具体的人、事、物间可以发生碰撞,虚的观念、制度、文化等也可以发生碰撞,甚至情与法、理想与现实、传统和时尚、农村和城市、自然和社会等等也可以发生碰撞。在这里,什么与什么碰撞,将会成为衡量作文内容深浅的重要参考。“唯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说的是指碰撞的积极作用。碰撞后直面差异的交流,取长补短的融合,差异中多元,迥异中协同,可以一体化发展繁荣,也可以包容异己又不失自我。“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苦”说的是碰撞给人带来的不好的感受或坏处。方法、态度等不一,碰撞的结果就各异了。“碰撞”本身就隐含着矛盾的对立面,思考时最好从正反两面去挖掘延伸。所以,“碰撞”不能理解为一个人的“拼搏”,也不能理解为“竞争”,因为竞争主要是两事物相比,而不是相撞。【参考例文】“碰撞”的选择两位代表冷暖色调的绘画巨匠曾穷尽一生激烈碰撞,于是艺术的羊皮卷上留下了无数绚丽佳作。卡夫卡“将一切焚烧殆尽”的遗嘱与他的朋友马克斯珍视其一生成果的考虑激烈碰撞,于是文学的黄金屋中留下了卡夫卡的璀璨光芒。碰撞带来四溅的火星是庆典烟火的绚丽绽放,还是引火烧身的自取灭亡?两者看似相隔天渊,其实,不啻一线之间。在观点碰撞蔚为大观的领域,有一句话应刻进碑石: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碰撞,不是为了进行你死我活的搏命争斗,而是在承认彼此、尊重彼此的基础之上继续锋芒毕露地深入地追根溯源地研讨争论。如果在碰撞发生之时便秉持唯我独尊之势,对此消彼长的争胜结果有所期待,那么这场碰撞,则注定要沦落到失据之境。同时,那些被铭记及仰慕的“伟大的碰撞”,都是各业巨擘们为了在双方的对峙中寻得最绝妙的答案,而不断拼搏、鞍马劳顿、风雨兼程后升格了自己所造就的。碰撞的本身只有枯燥而无谓的掣肘和纠缠,而碰撞所带来的对向上攀爬的积极的态度和渴望,才为这个世间带来了诸多精彩。罗素有言:“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即使他们会嫉妒那些比自己成功的乞丐。”当乞丐与乞丐争胜、碰撞,如果他们的基点落于“何处乞得更多”或“某地该归谁”,那么这时彼此的磨砺不见一点效用。因碰撞而激出火花的两人眼中,除了对方的影子,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清醒的认知,对前路智慧的把握,在纵向上大显身手而少一些横向上毫无意义的“刺猬的碰撞”。碰撞不在于对方,而在于自己,碰撞的起点或许是在于“打败对方”,但终点应归结在“提升自我”;碰撞的意义不是誓将对方连根拔起、不留余地,而是彼此尊重,为了共同的终点而努力。碰撞后,火星四溅也终将归于寂寥。是选择双赢的庆典,还是选择一方甚至双方的葬礼?是选择一段精彩,还是选择一段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