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361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幻化而成的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香玉是其中不朽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王六郎则是个善良、重情义、守信用的男子。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遁去(dn)2.相狎(xi)3.朝暾(tn)4谶语(chn) 5.萎悴(cu) 6.涕洟(t) 7汍澜(wn) 8.连袂(mi) 9.愀然(qio)10遽出(j) 11.创痏(wi) 12.酹地(li)13不惮(dn) 14.祗候(zh) 15.曩约(nn)16抱襆(f) 17.致赆(jn) 18.盈橐(tu)(二)多音字1伺2.相3旋 4.冠二、写准字形1.2.3.4. 5. 6.7. 8. 9.三、用对词语1璀璨灿烂例句在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们为“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而欢呼,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辨析“璀璨”和“灿烂”都有光明鲜亮的意思。“璀璨”一般用来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灿烂”形容光彩鲜明耀眼;也可以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好。2.必须必需例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都是儿童成长必需的营养元素,需要均衡摄取,家长必须给予保证。辨析“必须”和“必需”读音相同,意义和用法差别很大。“必须”是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而“必需”是动词,常作谓语、定语。四、积累成语1秀外惠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明。“惠”也写作“慧”。2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3悒悒不乐:忧愁不安,不高兴。4助桀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5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五、通假字1含情对短缸“缸”通“”2要当以为长耳 “长”通“常”3启户内之 “内”通“纳”六、古今异义1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古义:英俊,杰出今义:生活上放荡的人2从此遂以为常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七、一词多义1趋2籍3相4易5如6言7数8贻9故10让八、词类活用1舍读其中名词作状语,在家中2生怪之 意动用法,以为怪3日就萎悴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4醒而异之 意动用法,以为异5星驰至山 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6妾能致之 使动用法,使来九、文言句式1此名绛雪,乃妾义姊 (判断句)2问:“何之?” (宾语前置)3辗转床头 (状语后置)(对应学生用书P19) 聊斋先生蒲松龄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作品: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还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评价: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写鬼写妖,刺贪刺虐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清贵族入关后,下剃发令,圈占民田,血洗扬州、江阴,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蒲松龄的故乡山东曾经发生过七次起义,结果都被残酷镇压,杀人如麻,殃及妇孺。在“康乾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都极力回避那些事,他们对汉族士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连写“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都要被杀头。在文字狱威慑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和蒲松龄同时的有两位大戏剧家“南洪北孔”南方的洪昇和北方的孔尚任,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两部剧轰动一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最后这两部剧的作者都栽倒在兴亡之感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制度种种弊端的蒲松龄虚拟出鬼魂世界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1香玉香玉以劳山下清宫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住在宫中的胶州书生黄生与宫中的白牡丹花仙香玉恋爱的故事,描写了纯真的爱情。2王六郎王六郎描写的是一个贫贱的渔夫与河中溺鬼王六郎之间的友情,赞颂了人们知恩图报等善良的品德。香玉王六郎赏情节1“情节亦真亦幻,曲折有致”是聊斋志异的一大特色,请结合香玉一篇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明确(1)黄生邂逅香玉,“爱慕弥切”,感动了香玉,两人往来情感日深。黄生邂逅绛雪,“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绛雪若隐若现,若即若离。(2)香玉被人掘走,黄生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绛雪主动见黄生,“少慰君寂寞耳”,友谊产生。绛雪突有大难临头,黄生前去解救,友谊渐笃。(3)一年之后,香玉复生,“款洽一如从前”。“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三人相谈甚欢。(4)黄生为陪伴香玉而化为牡丹,香玉因之憔悴而死,绛雪亦为友情而逝。2分析相关情节,说说王六郎与许姓渔夫的交往是不是君子之交。明确许姓渔夫在饮酒之前,一定以酒酹地,祝祷河中溺鬼。这一行为最初可能是出于对水鬼的恐惧,但他并不知道这一行为却施恩于嗜酒的水鬼王六郎。正因为这一因缘,也是由于他们对酒的共同嗜好,使他们成为“情逾骨肉”的知己之交。可能有人认为,一方供酒,一方驱鱼,他们是互惠的利益关系,至多也不过是酒肉朋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从后边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二人的交往绝对是君子之交。首先,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放过了素昧平生的妇女的行为,许姓渔夫是极为认同的,他感叹道:“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当听说王六郎升为神祇时,称赞道:“君正直为神,甚慰人心。”又表现出真心的喜悦。虽然语句不多,却也表明二人情笃非常。其次,王六郎上任之后,许氏“即欲治装东下”,前往探视故友。这在常人看来,事属虚妄,但许氏坚信不疑。果然,到达邬镇之后,备受款待。而王六郎也通过托梦、送别的形式,寄托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由此可见,二人的友情是建立在对对方的认同、信任和关心的基础上的,这是真正的朋友之情,是超越生死、地位和金钱利益的友谊。赏人物3结合文本分析一下黄生、香玉、绛雪的形象。明确姓名形象分析黄生才情满胸,至情之人,对香玉一往情深,对爱情忠贞不渝“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既看出文采斐然,又看出他对香玉被人掘走的痛苦心情。他欣然面对死亡,把死亡看作是自己的“生期”,最终化为无花牡丹,陪伴香玉左右。香玉热情开朗见到黄生的题诗后,主动前往与黄生相见,笑曰:“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真是快人快语,爽直率真。“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更见其炽烈多情之性格。绛雪含蓄内敛她对黄生说:“妾以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然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绛雪对黄生之情温而不热,张弛有度,体现了她矜持庄重的个性。她的性情更多地体现了“冷美人”的特点。善解人意,忠于爱情与友情她“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体现了她对友情的忠贞,但心中依然保持这份爱情,至死与黄生、香玉共守一生,同生同死。4作者通过香玉表现了什么主题?明确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作者通过这种非现实的幻想世界的人与事来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表达他的爱情理想。在作者的笔下,那些花妖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格各异,但都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得忠诚,爱得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离心随心,不受封建戒规约束;不矫情,不虚伪,生气勃勃,一往无前。她们在没有恋爱自由的社会,获得了幸福的爱情。5作者通过王六郎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明确作者通过王六郎这一形象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王六郎没有脱俗,他通过索要信民的财物助渔夫许某“资斧”。但他处幽界数年,好不容易才“业满”有“代者”,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却不忍“残二命”,让生于他人,仅此一点就可以衬托出他的高尚。当今社会,常有一些身处逆境之人,一旦获得一根救命稻草,便奋力攀附上岸,不顾他人,更有甚者,一些身处高岸者挤人落水,继之投石,与溺死鬼王六郎相比,其高下分明矣。当然,当今王六郎之辈也大有人在。赏语言6“一日,凭吊方返,遥见红衣人挥涕穴侧”,其用意是什么?明确引出绛雪。7下面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香玉亦俯仰自恨,乃曰:“君以白蔹屑,少杂硫黄,日酹妾一杯水,明年此日报君恩。”别去。明日,往观故处,则牡丹萌生矣。生乃日加培植,又作雕栏以护之。明确写黄生爱花,护花,情深意挚。8“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开篇设置悬念。9下面一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一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饮,慨与同酌。既而终夜不获一鱼,意颇失。少年起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遂飘然去。少间,复返,曰:“鱼大至矣。”果闻唼呷有声。举网而得数头,皆盈尺。喜极,申谢。欲归,赠以鱼,不受,曰:“屡叨佳酝,区区何足云报。”明确层层铺垫,为后文蓄势。赏技巧10试根据两篇文章分析聊斋志异的写作特点。明确(1)准确到位的动作描写聊斋志异刻画人物,其动作行为把握极为准确到位,不同身份、不同性情的人物行事各异。如香玉中,耐冬花精绛雪心思敏捷细腻,一旦觉察周围有异样,立刻“却退”,当看到有陌生人时,遂“惊奔,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而王六郎中,溺水鬼王六郎为人慷慨仗义,知恩必报,当他欲识许渔人,又担心许渔人受到惊吓,“徘徊其侧”,又为之驱鱼,因是“水鬼”,行为不同常人,因用“遂飘然去”,“飘然”显示身形之轻,有如鬼魅。最令人叫绝的是描写落水妇人的孩子单独在岸上时“扬手掷足而啼”,短短六个字,就把婴儿啼哭时小手在空中乱舞、乱抓,小脚在地上踢蹬扑踏的样子活画出来,极为传神。这些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都使小说增色不少。(2)奇诡莫测的幻化美这两篇文章写的是妖狐鬼怪,作者赋予他们以浓厚的人情味,使人觉得可亲,且形象很美,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多具人情,和易可亲”。这种具有人情美的形象是作者以奇诡莫测的故事形式展示出来的,想象丰富奇特,境界神异迷人。王六郎在面对“投胎转世”问题时做出了抉择,而渔夫也在做同样的抉择。对于渔夫的最后决定,我们该怎样看待?是赞同还是批判? 观点一:赞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面对此情此景,孰能无动于衷?掌握着主动权的王六郎在选择,熟知内情的渔夫也在选择。虽然渔夫内心的风暴要小得多,但是他知道事情的真相,良心驱使他必须在“拯救陌生女子”与“协助相善友人”之中,选择其一。当最初“思欲奔救”,变成后来的“止而不救”,其间最大关键在于对受困者之“识与不识”以及对朋友王六郎投胎复生的考虑,正是一般“人之常情”。观点二:批判。我们应该指责许姓渔夫的行为不当。王六郎作为一个溺死鬼,如果有了替身,自己就可以投胎复生,重新做人,然而在这“生死攸关”,他却甘愿放弃这个机会,而是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生命的人手抱婴儿的妇女。而渔夫却眼睁睁看着“陌生女子”“沉浮”,“止而不救”。与王六郎的选择相对比,渔夫显然缺少同情心。(对应学生用书P21)1郭沫若评聊斋志异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2老舍评聊斋志异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3鲁迅评聊斋志异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细按原意,当是指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所以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4王士祯评聊斋志异蒲松龄的同乡好友王士祯则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士祯对聊斋志异甚为喜爱,给予极高评价,并为其作评点,甚至欲以五百两黄金购聊斋志异之手稿而不可得。但此书也有不合常理之处,如医术中载:“有病伤寒者,言症求方。张适醉,误以疟剂予之。醒而悟,不敢以告人。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根据现代医学,伤寒最忌腹泻。聊斋志异中的人物1聊斋志异里的狐狸精(1)善良:聊斋志异中著名的狐狸精小翠、婴宁、娇娜、青凤等,无一不心地善良,她们恩怨分明,乐于助人,对人忠诚可靠而又不求回报。她们都有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显示了她们的善良品质。正因为善良,她们的形象才永驻人们心中。(2)独立:狐狸精红玉深夜越墙私会情郎,辛十四娘当面拒婚,她们勇敢地选择感情,即使失败也从不后悔,这都表现了可贵的独立性。狐狸精大都潇洒自如、来去自由、可进可退,自始至终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空间。(3)智慧:狐狸精多“大会作意,弄媚巧”,青梅能“以眉听,以目语”,小翠把朝中大臣玩弄于手掌中。狐狸精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心思灵巧、反应敏捷的机智和幽默上,更表现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狐狸精大都能分清轻重缓急。有一位狐仙送给书生丈夫一面镜子,镜中有她的靓影,书生用功镜中丽人则巧笑倩兮,荒废学业则垂首恻然,最后书生终于学业有成。(4)美丽:狐狸精的绝色不是天生的,而是她们多年修炼得来的,因为狐狸精深知祸福相依,绝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们(1)重情重义的痴情书生青凤里为了美人大胆而痴狂的耿生;为爱割去手指,进而魂魄脱壳的孙子楚;连城里为了爱冲破种种阻碍割去心头肉的乔生。这样的书生在书中比比皆是!(2)可歌可泣的英雄书生席方平里的席方平为了获得正义,在残酷的刑罚面前毫无惧色的胆识以及那种坚持不懈的品质是多么的伟大!他的胜利代表了正义的胜利。(3)对科举考试迷信和顶礼膜拜的癫狂书生封建末代王朝对封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体制的极端狭隘的限制,使读书人的生活重点只有“四书”“五经”,生活情趣也只有“四书”“五经”。这些太重于说教和礼制的东西像生锈的镣铐,捆绑住了原本自在的心灵。王子安中对于秀才入闱的“七似”描写可谓是将这种完全陷于科举考试迷阵并被其控制了心志的癫狂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朝暾已上窗朝暾:刚出来的太阳。B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谶语:指事后应验的预言。C饮则酹地酹地:将酒洒在地上以祭祀鬼神。D兄于河畔视之,亭午,有女子渡河亭午:太阳中午照着亭子。解析:D项,亭午:正中午。答案:D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知君乃骚雅士B生谋移植其家C要当以为长耳 D语甚凄楚解析:C项,“长”通“常”。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日就萎悴 B醒而异之C星驰至山 D生笑拥之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B项,意动用法,以为异;C项,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D项,名词作状语,笑着。答案:B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B对您的厚爱,我深表感谢,但我是不材之木,恐怕有负先生的厚望。C我才微学浅,驽马铅刀,恐不能担此重任。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解析:“鼎力”,敬辞,多在表示请托或感谢时使用。答案:D二、阅读鉴赏(38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香玉一文,回答问题。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诘之,不言,但有呜咽_(2)从容近就,女亦不避 _(3)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 _(4)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 _答案:(1)诘问,追问;(2)不慌不忙;(3)听凭,任凭;(4)遗留。6当黄生知道香玉是花妖后,他有什么反应?得知香玉死掉,又有什么反应?表现了黄生怎样的心情?(5分)答:_答案:黄生原不知道香玉与绛雪是花妖,在得知蓝氏掘走了“白牡丹”后,才知道香玉乃是花妖。但他并不因为她是异类而震惊、厌恶,而是“怅惋不已”,“怅惋”的是不早知,未能及早地保护,这是真正的爱情。又听说牡丹到蓝家后,“日就萎悴”,他就“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表现了他对香玉生死不渝的深情。7绛雪与黄生的交往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5分)答:_答案:一开始绛雪不见黄生,香玉死后,黄生对香玉生死不渝的深情,改变了绛雪的看法,净化了绛雪的心灵。香玉死了,绛雪来吊,与黄生和诗,情投意合,但“以情不以淫”。绛雪这种深沉的感情感化了黄生,使黄生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使他化庸俗为高尚,化鄙亵为纯洁,两人成为良友,相伴度过没有香玉的日子。她和黄生的爱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结合。8你认为绛雪是个怎样的女子?(5分)答:_答案:绛雪是个“冷美人”,她作为香玉的姐姐、黄生的挚友,和香玉、黄生共谱一曲爱情之歌。她为耐冬所化,友善清雅,贞静自持。她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不是一个寻常女子所为。她忠于爱情,至死与黄生、香玉共守一生,同生同死。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形象,也是一个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的美好形象。(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做记室。泊舟洞庭,适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疮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醒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馁。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花丛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曳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忤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日方暮,妃命引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金宝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节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适猪婆龙浮水面适:恰当,正巧B生述所来,且告之馁 馁:害怕C婢辈无知,致忤佳客 忤:违逆,冒犯D妃命引生就帐 引:领,带解析:B项,馁:饥饿。答案:B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B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C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D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解析:根据上文语境,可知“即设”和“华筵”表达的意思比较完整,故排除C、D项;“故”一般在句首,有时在句末,由此可排除B项,再者“生茫然不解其故”意思比较明确,而且与上文的语意相关联。另外,“再造之恩”和“恨无所报”的意思分别为“救命之恩”和“很遗憾没有机会报答”,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排除B、D项。答案:A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有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君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D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解析:C项,王妃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陈生,不是侍女。答案:C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醒然顿苏。(5分)译文:_(2)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5分)译文:_答案:(1)陈生用力将他拖上岸来,忽然,仆人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陈生高兴地抚摸他。不一会儿,他吐了几斗水出来,顿时苏醒了过来。(2)去年她回娘家,偶然游到湖上,被流箭射中。承蒙你相救才得以逃脱,免于灾祸,你又赐刀伤药,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一直记在心中。参考译文:书生陈弼教,字明允,燕地人。他家里很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作记室。(陈生和贾绾)坐的船停在洞庭湖,正巧一条猪婆龙浮出水面,贾绾一箭射去,正中猪婆龙的背部,捕获了它。猪婆龙被拴在船桅上,奄奄一息,嘴巴还一张一合的,似乎在请求援救。陈生可怜它,动了善心,便请求贾绾放了猪婆龙。他随身带着金疮药,闹着玩儿似的把药涂在猪婆龙的伤口上,然后把它放入水中,它浮游了好一会儿,消失不见了。过了一年多,陈生回北方,再次经过洞庭湖时,大风吹翻了船。陈生幸运地抓住了一个竹箱子,漂泊了一整夜,被湖边的树枝挂住才停了下来。他刚爬到岸上,就有一具尸体跟着漂了过来,竟是他的仆人。陈生用力将他拖上岸来,忽然,仆人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陈生高兴地抚摸他。不一会儿,他吐了几斗水出来,顿时苏醒了过来。而此时,他们饥肠辘辘,饿得不能忍受。有两个女子骑着骏马飞驰而来,陈生不敢再往前走。这时有个男子跑了过来,看样子是个马夫,陈生便走过去向他打听,马夫说:“这是西湖主在首山打猎。”陈生讲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告诉他自己和仆人都很饿。马夫解开包裹,拿出干粮给他,并嘱咐说:“应该马上远远躲开,触犯了西湖主应当被定死罪!”陈生很害怕,快速跑下了山。山下,茂密的树林中隐隐约约有殿阁,走近看,又像是豪门贵族的园亭。穿过小亭,几乎没有人影。陈生于是猜测这里靠近闺房,心里害怕,不敢再往里走了。一会儿,听见从大门外传来马蹄声,似乎有女子的说笑声,陈生和仆人忙藏到花丛里。忽然听到人声嘈杂,过了一会儿,有人过来,说:“王妃请陈郎进去。”陈生进去后急忙跪地叩头,王妃忙起身拉起他来,说:“我如果没有你,不会有今天。丫鬟们无知,以至于冒犯了贵客,罪不可赎!”随即摆下丰盛的酒席,让陈生用雕花的酒杯喝酒。陈生十分迷茫,不知是什么缘故。王妃说:“救命之恩,常常遗憾没有机会报答。今晚就让我的亲生女儿侍奉你。”天刚晚,王妃就命人领着陈生去新房。几十个妖艳的女子扶着公主和陈生交拜。陈生说:“我是寄身在外的人,反而赐给了我好姻缘,实在没想到。”公主说:“我的母亲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是扬江王的女儿。去年她回娘家,偶然游到湖上,被流箭射中。承蒙你相救才得以逃脱,免于灾祸,你又赐刀伤药,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一直记在心中。你不要因为我是异类而疑虑。我跟着龙君得到了长生秘诀,愿和你共享。”陈生才明白公主是神人。陈生叹息说:“那个给我饭食的人是谁?”公主回答说:“是阿念,也是我的亲信。”陈生问:“怎么报答人家呢?”公主笑着说:“(阿念)侍候你的日子还长着呢,慢慢想办法报答也不迟。”过了几天,陈生担忧家里得不到自己的消息,会十分挂念,便先写了封平安家信,派自己的仆人送去。家里的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了船,妻子和儿女已经为他戴了一年多的孝了。仆人回来后,家里人才知道他没死,但音讯隔绝,怕陈生最终还是在外漂泊难以返回。又过了半年,陈生忽然回来了。他的衣服马匹都非常漂亮,口袋里装满了金银珠宝。从此陈生家财万贯,吃喝玩乐,豪华奢侈,那些世代显贵的家族都比不上。三、语言表达(10分)13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语法等方面存在三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6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写鬼写妖”,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完成“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王六郎,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1)_改为_。(2)_改为_。(3)_改为_。解析:“写鬼写妖”“刺贪刺虐”“高人一等”“入骨三分”是四个并列的解释成分,所以“内容”后的句号应为分号。“完成”与“目的”动宾不搭配。最后一句“这个评价是否恰当”做“看看”的宾语,不是单独的句子,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答案:(1)“题材内容”后的句号分号(2)“完成”“实现”(3)“恰当”后的问号句号1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当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与之伴生的,必然是沉迷网络、沉迷网游。国务院法制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引入“网游宵禁”制度,这必然能够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从而保障未成年人获得正常的休息权利。一旦从源头上减少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再加上家长的教育引导,就必然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_答案:“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保障未成年人正常休息。减少游戏时间和家长教育引导未必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