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第27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275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第27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第27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第27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7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诗中描述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 D印刷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可知对如何校正罗盘北方和南方的方法的描述,可判断出与指南针有关,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解析: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培根的言论中心语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作用大”,说明对近代化进程主要是促进的作用,故B项正确;“宗教信仰的弱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故C项错误;四大发明起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B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故A项错误;没有理性思维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故D项正确。答案: D4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解析:由题干材料“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可知是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因此依据错误;由题干材料“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因而结论是错误的,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5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解析:图片中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被称为汉赋四大家。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是先秦的诗经,与图片汉赋不符,故A项错误;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汉武帝时期这一气势恢弘的时代,故B项正确;北宋的词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与图片汉赋不符,故C项错误;图片中他们都是汉赋中大赋的行家,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存在缺乏情感的缺陷,故D项错误。答案:B6我国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于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A西游记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解析: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悟空向道士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技艺,又拜入佛门为和尚,在与唐僧相处时强调师道尊严又体现儒家思想,最能反映“三教合一”,故A项正确。答案:A7下图为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他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米芾也曾评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儒学的精神影响了文人的绘画风格B反映了作者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C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为一体D具有崇高清远冲淡、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解析: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属于宋代文人画。该画的绘画风格蕴含了画家的儒学精神,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画未体现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该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画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崇高清远淡泊、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8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戏曲表演的发展绘画艺术的演变墓葬文化的沿革火药武器的使用A BC D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出土的是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再结合图片内容来看,可以用来研究戏曲表演,故正确;从绘画方面来看可用来研究绘画艺术的演变,故正确;从图片的作用来看,可用来研究墓葬文化的变革,故正确,图片内容未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9下列作品体现的共同特点是()A“笔墨当随时代”B“以形写神”C“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D“图之工妙入神”解析:材料中杜甫的无家别、关汉卿的窦娥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马远的山径春行图都是对当时时代的反映,故A项正确;“以形写神”不能作为诗歌、戏曲的特点,故B项错误;“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只能体现出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故C项错误;“图之工妙入神”也不能作为诗歌、戏曲的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A1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柳永的词雅俗共赏,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解析:柳永的词雅俗共赏,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的需要,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1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解析:戏剧为统治者服务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规范、内化的功能,统治者神化关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答案:D12“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解析:百戏之祖是昆曲,不是京剧;依据材料可知京剧是经融合后而推陈出新的;材料中只是叙述京剧的形成过程,并没有反映其地位,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晋书卷五十一纸赋材料二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时间重大事件时间重大事件793年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1405年由法国传入比利时900年造纸术传入埃及1494年传入英国1150年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1567年传入俄国1189年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1586年传入荷兰1276年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材料三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1)材料一中“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各指什么?分析纸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8分)(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解答关键是对“作契以代绳”“造纸以当策”的正确理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二小问,须依据所学知识逐一排除;第三小问应从欧洲的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来思考。第(3)问,可从18世纪后欧洲、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分别分析。答案:(1)“作契以代绳”是指用文字来替代结绳记事;“造纸以当策”是指用纸来替代竹木简牍。地位和作用: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错误:“1694年由荷兰传入美国”。理由:因为1776年美国才建国。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3)欧洲:18世纪后欧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工业革命的展开推动了造纸术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中国: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阻碍了科技进步;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使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正常发育,从而使造纸术一直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4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 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材料三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宋代”和角度限制“文学艺术”,结合所学可得出“宋词的流行”“散曲的出现”和“风俗画的盛行”等结论。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逐一分析。第(3)问,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科技与思想情况概括归纳。答案:(1)文学: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艺术: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2)因素:宋代科技发达,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3)原因: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