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211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1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 1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基础巩固】(2017温州高压期末)下图是期末高压“北半球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地吹()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处B.处C.处D.处1.A2.A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面可以看出,大陆的气压高于海洋,风应该由大陆吹向海洋。当风由地吹向西面的海洋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成东南风。第2题,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故海洋的温度变化比陆地小。如果天空中有云,则温度变化会更小。3、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 BCD【答案】3、D【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空气上升则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空气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图示正确,选D。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67题。6图中四个箭头中风向表示正确的是()A.B. C.D.7图中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B. C.D.6C 7C【解析】6具体一点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图中、风向从低压指向高压,因此ABD错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正确;故答案选C项。7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四地等压线最密集的为位置,因此风力最大,故答案选C项。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甲、乙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 (“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答案:(1)816时(2)变小(3)(4)A【解析】(1)图中甲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低处弯曲可知,甲地近地面为低压,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在8-16时符合。(2)风速变小,说明海陆间气压差变小。(3)甲地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乙地近地面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4)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等压线垂直,F2是地转偏向力,它与风向垂直,F3是地面摩擦力,它与-风向的方向相反。能力提升读太阳墙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12题。1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A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B热力环流C气流辐合上升D大气环流2图示气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A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风能D太阳辐射解析:第1题,室内气温与室外气温存在差异,这样会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即形成热力环流。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B项正确。第2题,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答案:1.B2.D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此时吹山风此时吹谷风ABCD4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呈上升运动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解析:第3题,图示等温线在谷地下凹,等压线上凸,说明此时谷地气温低、气压高,应为白天,气流由谷地吹向山坡,为谷风。第4题,夜晚谷地与山坡相比散热较慢,气温较高,为上升气流,气流上升使水汽容易凝结而形成降水。答案:3.D4.C5、(2017大连六校期末联考)下图中V代表P地某时的风向,M为经过P地的等压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地位于南半球BP地位于高空CP地北部气压比南部高DP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答案:5、D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排除B选项;风向向右偏转,排除A选项;风向北部吹,说明北部气压低,排除C选项;该地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且向右偏转,选项D正确。6北半球高空一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行员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飞机逆风飞行B飞机顺风飞行C风从南侧吹来D风从北侧吹来6、B【解析】北半球高空一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行员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 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右偏转,形成西风向东吹,飞机逆风飞行,A对,B错。风从前方吹来,C、D错。【点睛】热力环流中,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上升,说明气温高,气压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理论上,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飞行员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右偏转,形成东风向西吹。7下图为等压线图,左图比例尺比右图大,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解析:选A。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一致,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答案7、A8(2017三门峡、信阳联考)滨海地区的风随昼夜更替而风向转换,形成海陆风。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2(1)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白天大气运动示意图。(2)从图2中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 _ (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该季节_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3)分析海风对滨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答案】(1) 如图(2)冬季 冬季风(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3)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解析】(1)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具体画法如下图。(2)从右图中一年中海陆风的统计天数曲线变化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最少的季节是冬季,每月只有2天左右;主要是因为该季节冬季风(或者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势力强盛,“掩盖”了海陆风。(3)由上图可知,白天海洋升温慢,气温低,近地面形成高压,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所以从海上吹向陆地的海风,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湿润空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