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144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 读下图,回答12题。1上图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乙地壳运动、冰川侵蚀C丙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丁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2下方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上图中丁地的岩石类型对应下方图中的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是A BC D4“地形倒置”现象A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B改变了上下岩层的新老关系C说明表层岩层的侵蚀强度相同D导致岩层出现断裂错位现象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完成56题。 5单元地貌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死火山6单元地貌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78题。 7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碰撞挤压 张裂作用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ABCD8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A渭河谷地的形成B日本地震的发生C青藏高原的隆起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10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A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B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C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D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的各河在该区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B三角洲C冲积平原D沙丘12图示地形区聚落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B河谷地带C河口地带D高山山脊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315题。 13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溶蚀作用 堆积作用ABCD14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ABCD15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1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美国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的死亡谷是极度干旱地区,寸草不生。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说出图中死亡谷的地貌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17读图,完成问题。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答案】1B 2A 【答案】3B 4A【解析】3一般情况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如图中;因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如图中;随着时间推移,侵蚀面积扩大,该区域在外力的侵蚀下地表变得较为平坦,如图中;最后,背斜处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如图中;故B项正确。4在地质历史的早期,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了褶皱,其中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后期在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逐步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没有改变;向斜的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说明表层岩层的侵蚀强度不同;图中没有出现岩层断裂错位现象,故A项正确。【答案】5C 6A【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元地貌是两侧断裂中间上升而形成的断块山,是岩块上升形成的。6单元岩层背斜构造顶部出现侵蚀缺失;后由于断裂陷落,地势降低,出现沉积,岩石顶部出现沉积物覆盖层。【答案】7B 8D【解析】7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该实验模拟了板块的张裂运动,其边界为生长边界。8日本和青藏高原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渭河谷地处于板块内部,是岩层断裂、错动位移,为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的谷地;东非裂谷是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的裂谷。【答案】9D 10D【解析】9从图中可读出该地居民点主要分布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的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地区;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呈带状,D正确。10由图可知,线路最短,占用的农田最少,并且大致位于居民点聚集的中间位置,D正确。【答案】11A 12B【解析】11图示区域主要是青藏地区,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地区,受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多形成峡谷地貌。12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聚落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答案】13D 14C 15C 16【答案】地堑谷。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运动为主,中部岩体相对下降成谷。【解析】图中的“死亡谷”,中间为谷地,四周是高大的山脉(断层陡崖),据此判断该地历史上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受到内力作用,使岩石破碎断裂,部分岩块突起成断层山,部分下陷成地堑谷。17【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河谷较深,等高线向高处凸出;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解析】(1)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2)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3)河流泥沙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山区河流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出山口处地势落差骤然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