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讲义七(1126).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30874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6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讲义七(112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研究生讲义七(112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研究生讲义七(112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约束下的我国产业发展 一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1 全球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 一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2 跨国公司在产业全球化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从1990 2000年 全球100大跨国公司所在产业中 汽车及零部件 电子 电气设备 计算机 石油开采 冶炼 销售 采矿 食品 饮料 烟草 化工 机械工程 传媒 金属矿产等产业的跨国程度都在提高 仅制药 电信和贸易有所下降跨国公司不仅通过投资 更通过品牌 渠道等优势在国际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3 国际产业分工呈现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间的分工发展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 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间转移20世纪80年代后 一方面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间垂直分工继续深化 另一方面 产业内的垂直分工也大量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 国际产业分工出现 产品差别型分工 和 生产工序型分工 即产品间的分工呈迅猛发展之势 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 一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4 产业集群化产业资源在地理上的集中分布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现象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 块状明显的 马赛克 式世界经济版图 这些块状区域已成为世界上财富的主要创造者5 产业融合化不同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 相互交叉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6 产业生态化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兴产业模式 合同制造企业 品牌企业 市场渠道 产品开发战略产品设计 样品制造产品加工包装 管理 管理 营销 营销 销售体系 消费者 二 全球生产体系及其影响 产品开发 材料外购 生产计划 加工外包 制造管理 质量检验 出口 运输 全球生产体系 二 全球生产体系及其影响 打破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权的不可分性 参与的企业相互涉足对方的生产经营活动 但不拥有对方的资产所有权限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功利性 利润虽然是每个参与企业谋求的目标 但不能成为整个生产价值链治理的目标 企业之间合作的目标是共同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突破了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目标的短期性 在全球生产体系中 实现共同生产产品的目标需要长期稳定的市场 二 全球生产体系及其影响 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市场体系的途径最终产品的市场直接交易 即本国生产者与海外采购者之间的国际贸易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在本国设厂 生产的产品供出口企业直接进入全球生产体系 成为主导企业的零部件或成品的供应商众多的企业以产业集群参与全球生产体系 进入世界市场 三 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特征 1 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范围广 但层次低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范围广 并有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大举延伸的趋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从产业间起步 目前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都有很大发展在产业内和产品内的分工总体上仍处于低附加值领域 三 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特征 2 名不副实的 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 的最初含义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结果是向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制造品19世纪的前70年 英国人口仅占世界的2 左右 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和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随后 美国和日本都先后成为过 世界工厂 上述国家在成为 世界工厂 的同时 还诞生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不仅创造产品还创造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份额的5 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看 仅为美国的4 4 日本的4 1 和德国的5 6 从增值能力看 仅为美国和德国的二分之一 日本的三分之二左右 品牌更是我国制造企业的 软肋 三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特征 3 比较优势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条件 竞争优势还不明显比较优势是一种资源禀赋优势 如自然资源 劳动力等竞争优势是基于技术 知识 制度等因素形成的相对难于被模仿和赶超的优势从目前我国已经走过的参与国际分工之路来看 比较优势是主要的武器 竞争优势有所体现但还不明显 三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特征 4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时的价值创造能力极低以彪马运动鞋为例 其在美国和欧洲的售价约为70美元 但向所有生产这双鞋的中国工人支付的工资仅为1 16美元 而用于这双鞋的广告费用却是6 78美元 四 我国低成本竞争模式形成的背景和特征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工业化进程获得了一些特殊条件的支持后发优势超大型的人口规模严重扭曲经济结构下过多的农业人口中国的工业化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持续推进的 四 我国低成本竞争模式形成的背景和特征 我国低成本竞争模式的特征国内消费和对外贸易导向主导产业驱动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跨部门流动成熟技术的引入和扩散市场的外延扩张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1 资源 能源 环境约束加剧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以吸引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 而且可以说很长时期内走了一条 对内歧视性 对外激励性 的开放之路资源能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能源短缺资源价格上升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承载力几近极限中国的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2 劳动力 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这种情况下企业大体面临三种处境 转出去 升上去 淘汰掉 从我国国内的产业转移趋势看 能够承接东部沿海地区 转出去 的企业的地区其实并不多 关键是受制于缺乏产业配套优势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3 制造业遭遇 丰收的贫困 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用 丰收的贫困 来描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一般而言 处于 微笑曲线 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 25 之间 而处于中间的加工生产的产业利润率只有5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维系我国多数产业处于 微笑曲线 的低利润环节但仍能获利重要原因之一 但近几年 这种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不甚稳固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4 市场结构失控的危险外商已经在我国多个行业 确立起市场垄断结构实施的途径是通过对同一产业或同一地区国有企业的兼并 收购 以及系列投资 实行产业或地区内一体化的控制通过产业关联特性 实施由一个行业辐射至相关行业的控制通过在合资企业中 扩股 逼股 挤股 完成对行业主导企业控股合资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5 弱化本地联系 企业出现 圈层化 外资企业 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很多产业内的资源配置作用强大与本土企业在供应链关系 技术 人员的交流上联系都很弱很多跨国公司采取的配套企业跟随式投资策略进一步弱化了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很多产业出现以资本来源为基础的企业 圈层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6 技术进步受到隐性抑制近年来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内部化 独资化 控股化从事研发 将研发内容限定为针对本地市场的应用性研究特征突出外资研发中心在与内资企业争夺研发人才的竞争中优势明显跨国公司运用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形式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隐性抑制 五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的不利处境 7 贸易增长的夸大与摩擦加剧外资主导型的出口结构实际上夸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之势 外资在我国出口总量中的比重高达50 以上在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例高达70 以上由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的大量出口导致近年来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特别是伴随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我国目前这种出口结构本身也承受巨大压力 面临不可持续的问题 六 未来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多重约束 人民币升值及通货膨胀率提高的宏观经济条件约束国际分工体系中 锁定效应 的约束资源 能源 环境的极限约束区域协调发展的约束经济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约束国际经济与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的竞争约束 七 近几年我国的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国产业政策的整体特征 供需双管齐下的产业政策调整思路需求方面 加强煤 电 油 运等行业的调配和生产 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着力控制能源 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扩张 将节能减排作为近期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着力支持农业 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支持发展优质 生态 安全的现代农业供给方面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 七 近几年我国的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 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 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5 33 的份额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经济增长方式由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要素与技术双重投入的方向发展 七 近几年我国的产业结构及政策调整 近几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快增长工业经济效益得到较大改善与2002年相比 2006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总资产增长95 6 增加值增长1 42倍 税金增长1 19倍 实现利润增长2 25倍 劳动生产率提高85 2 资产利税率增长38 资源节约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为1 21吨标准煤 比2002年的1 39吨标准煤减少0 28吨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八 多重约束下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总体取向 更加策略性地参与全球分工抓住服务全球化的趋势 将参与全球分工的领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对已经广泛参与国际分工的制造业适当调整竞争策略被动承接与主动参与相结合 积极拓展中国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和层次 八 多重约束下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总体取向 大力支持自主创新 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围绕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展开国家层面的科技攻关以业已形成的一些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为龙头 提升高技术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八 多重约束下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总体取向 充分挖掘国内资源和市场需求潜力 有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内梯度转移加强资金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作用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