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非选择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855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非选择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非选择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非选择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高考政治一轮非选择练题(11)李仕才1在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还引发了社会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话题的热烈探讨,更带来了商机。地方特产、锅碗瓢盆热卖。以“美食之旅”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一部纪录片火爆了媒体、商家和产业。(1)结合材料说明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5分)(2)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简析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15分)答案:(1)从材料可见,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反映了人们用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方面的消费在增加,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5分)(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舌尖上的中国等热播,促进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每点5分,共15分)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解答本题我们需要从对材料中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的分析中找出答案。题中材料“在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及“以美食之旅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等,表明人们用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方面的消费在增加,说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与记忆。题中材料“在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以美食之旅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等体现了生产的发展决定人们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题中材料“一部纪录片火爆了媒体、商家和产业”,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2如今,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的汇入,互联网空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人们在互联网上享受信息自由流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有害信息和违法行为时常兴风作浪,成为阻碍网络健康发展的负能量。可见,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用秩序已刻不容缓。结合材料,请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公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又要维护互联网秩序。(16分)答案:(1)在我国,享有互联网自由,是公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维护互联网秩序就是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5分)(2)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维护互联网秩序才能享有互联网自由,既要享有互联网自由,又要维护互联网秩序,需要每个人通过互联网传播正能量,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违法行为。(5分)(3)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合法的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享有互联网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利益。(6分)解析:学生在分析时要注意本题设问中的“请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的知识限定。学生首先可以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二者是统一的;最后学生可以从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公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又要维护互联网秩序。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20分)答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5分)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5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5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5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属于措施类,问题指向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首先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和干部;明确行为主体后,再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知识点,题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题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高社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而题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2分)答案:(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4分)(2)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4分)(3)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4分)解析:本题审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可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是如何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即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回答问题,再结合材料,即可找出答案。 5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去鲁迅化”“拒绝鲁迅”的声音再起:据悉,一向在此方面行动最为谨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初中语文教材中仅有的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对此,社会各界或赞成,或反对,议论纷纷。赞成者认为: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符合现代白话文标准和人们的阅读习惯。鲁迅的文章所体现的那种“一个也不宽恕”“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缺少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等等与当今社会讲包容求和谐主旋律总格调不一致,与时代脱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背离,不适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公民反对者认为:鲁迅的作品和语言都是一流的,鲁迅的全面退出,也寓示着当代社会思想混乱仍需漫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当今中国,社会问题依然很多,国人的道德水准仍然不高,被先生痛批过的国民劣根性大有发展壮大的声势,孔乙己、阿Q、华老栓及众多看客,仍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舞台,先生对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当前,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已经结束,但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结合材料,请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21分)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由于争论各方对社会实际的把握不同,因而对如何修改教材会形成不同看法从而产生延续的争论。(7分)(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修改应达到的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因而对怎样修改教材的争论还会进行下去。(7分)(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人们关于教材修改争论的深入延续会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7分)解析:本题知识范围要求是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谈谈你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实质是分析“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原因。因此,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加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