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845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1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山东人见面常称呼“大哥”“大姐”,江西人见面相互称“老表”“表哥”“表妹”。这表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环境ABCD22018 年春节,影片红海行动火遍各大影院,精彩的剧情演绎了中国军队伟岸的形象,观众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这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ABCD3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京剧作为中国国粹艺术,更是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京剧以艺术形式反映生活,既有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也有扶危济困的义士仁人形象,还有反映普通人生活酸甜苦辣的百姓形象,它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这说明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4近十年来,深圳市坚持“文化立市”战略,确立了“以文化定输赢”的发展新路径,努力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随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跨越发展,城市的价值观念创造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和城市凝聚力日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了大提升。“以文化定输赢”的发展新路径说明了A文化的形式B文化的力量C文化的特点D文化的内涵52018年3月5日,是第五十五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促进全人类的发展ABCD6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根据甘肃省的区域特点,甘肃省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了优势发展、生态发展。这是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文化反作用于经济ABCD7“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这一旋律勾起的是“70、80后”的少年回忆。但“00后”的孩子是哼着“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兮!”这些旋律长大的。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A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8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选好十九大代表,是开好这次大会的重要基础,素质优良是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重要条件。对十九大代表的这一要求主要体现了 A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与政治日益相互交融C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92017年10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兴南湖红船。习近平强调,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0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占市场总额的77%,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占市场总额的19%,其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0%和5%,中国及其他国家约占4%左右。由此可见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总体上看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BCD11粤菜特色菜之一的“乳鸽”,在欧美、拉美客人看来,是一道“不合适”的菜品,因为他们会问“毕加索的鸽子怎能吃掉”?在国外,人们往往不分乳鸽与肉鸽。另外,中国有句话“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西方刚好相反。这表明A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主要源于风俗习惯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C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12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1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人生第一课。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事道理。树立好家风,代代都受益。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要树立良好家风,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ABCD142018年4月2日焦点访谈“垃圾分类、减量变宝”,讲述了浙江金华如何成功进行垃圾分类的事例。当地的做法是通过宣传示范、党员带动、评比考核、奖励优秀,以表扬的方式激励落后,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这说明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ABCD15成功的企业必然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东西,它会不知不觉融入到企业员工的肌体和血液中。这说明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员工ABCD162018年7月13日,第八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开幕,曹文轩现场为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颁奖。曹文轩的作品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感染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很高的文学品位,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健康成长172018年1月1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在央视开播。该节目以100件精选文物为“主角”让沉静的国宝“开口”讲述自身传奇。观众由此感知文物背后的文化大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丰厚与浩瀚,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渴望也即刻被激发。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传统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ABCD 18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文化欣赏水平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能直接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ABCD192018年3月22日,高晓松的晓书馆,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馆,书馆一共分为上下两层,书籍层层叠叠、非常壮观,宛如博尔赫斯所说的“天堂图书馆”的模样,面向大众免费开放。高晓松说,“这里给大家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不是一个大型的图书馆,但一定会选择最值得读的书,它们会帮助你。成为一个丰富的人,成为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青年,这就足够了。”由此可见“晓书馆”使人们重新选择了阅读,丰富人们的社会情感“晓书馆”构建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为大众提供致富平台文化通过阅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晓书馆”能够增强阅读者的文化体验和精神力量ABCD2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消费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人们的文化消费正从过去的内向、封闭,向开放、交流、互动演变,从过去的求同、求稳,向求新、求变、求时尚演变,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表明社会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ABCD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同时也赋予了党的文化使命以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解决了国人思想“僵化”的问题,而“新时代”则需要着重解决思想“分化”的问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启,是以思想解放为肇端的。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掀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一页。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也更加明显,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博鳌国宾馆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时指出:“一带一路不像国际上有些人所称是中国的一个阴谋,它既不是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什么中国的图谋,要有也是阳谋,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也为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请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关知识,阐述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契机。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网络文化产业呈高速增长,以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网络文络视听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广大青少年文化消费的主要领域。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守护未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分论坛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指出,网络是未成年人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渠道、交往平台,要努力让未成年人拥有清朗、洁净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安全、健康成长。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洁净网络环境的依据。1B 【解析】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这表明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环境,正确;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这不能说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不选;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这不是强调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选;故选B。2D 【解析】影片红海行动在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精彩的剧情演绎了中国军队伟岸的形象,观众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这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4B 【解析】“以文化定输赢”的发展新路径说明了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符合题意;A、C、D均与题意不符。5B 【解析】“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来源于实践,排除。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错误。故选B。6C 【解析】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甘肃省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了优势发展、生态发展,符合题意。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排除。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科技的发展,错误。7D 【解析】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表明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的时代性,A、B均与题意不符;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优秀和腐朽之分,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说法错误。8B 【解析】本题本主要考查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知识。“素质优良是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交融,B符合题意;材料并未说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A不选;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表述错误,排除;D表述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选。9B 【解析】习近平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要求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表明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反作用,A与题意不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C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D说法错误。11D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表明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D符合题意;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主要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而不是风俗习惯,A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B说法错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并不完全相同,但文化又有共性的一面,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相同之处,C说法过于绝对。12B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要主动接受学校教育中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B符合题意。A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13B 【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制的,故排除;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14D 【解析】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正确。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选。当地以表扬的方式激励落后,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这说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正确。故选D。15D 【解析】文化不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不选;“它会不知不觉融入到企业员工的肌体和血液中”说明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说明优秀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员工,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不选;故选D。16D 【解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导人们前进的旗帜,并由此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文化对人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8D 【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直接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观点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D。19D 【解析】高晓松的晓书馆,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馆,书馆一共分为上下两层,书籍层层叠叠、非常壮观,宛如博尔赫斯所说的“天堂图书馆”的模样,面向大众免费开放,会帮助成为一个丰富的人,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为大众提供致富平台”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D。20C 【解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体现出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正确。材料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21【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新时代”加快思想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角度分析亦可给分)【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与社会”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学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的力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等角度来分析说明。22【答案】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可以繁荣沿途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经济、政治上的交流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物质基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23【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良好的网络环境,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洁净清朗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健全人格。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良好的网络环境,能使未成年人受到优秀网络文化的熏陶,受益终身。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解析】本题以国家为青少年治理网络文化环境为话题设题,考查文化生活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属于原因类问题。第一步审设问确定作答范围是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要求作答国家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洁净网络环境的原因。第二步阅读材料。材料的“网络文化环境”体现了特定文化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有助于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未成年人受到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这种影响是无形的、受益终身;良好的网络文化,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质。第三步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