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799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听了他的演讲,人们想理出一点头绪,却又似乎抓不住一条纲,依然是杂乱而混沌,真有点云山雾罩。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学术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很多,但还没有出现统一观点,我在这里存而不论。他最近情绪低落,迟到早退已是家常便饭,但近半个月的久假不归倒是头一次,同事们也联系不上他。过去的婚姻要讲个门当户对,这种观点虽属门户之见,但和今天人们看重颜值相比倒也没有太大问题。阅读梁衡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可谓曲尽其妙,而他对事理的表达也十分独到。A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云山雾罩:形容云雾弥漫,也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用在此处正确。存而不论:保留起来不加讨论。用在此处正确。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句中说的是没有上班,使用错误。门户之见:学术、艺术等领域中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使用不当。曲尽其妙:委婉而细致地将其中的奥妙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十分高明。用在此处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蔬菜基地的菜农们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更加坚定了靠土地致富的信心。B该委员说,要变成制造强国,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C这次校园歌唱比赛办得十分成功,主办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三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D心画一书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清晰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演变、生发与成熟的发展历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赘余,“当务之急”意为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与“工作”意思上有重复。C项,表意不明,此处的“三个”是修饰“学校”还是“学生”,不能确定。D项,语序不当,“演变、生发与成熟”应改为“生发、演变与成熟”。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主持人得知受邀嘉宾的父亲刚刚因病去世,便安慰嘉宾道:“家父去世,深表哀悼,望节哀顺变。”B张校长对在全国大赛中获得金奖的雕塑家说:“诚邀您到我校美术系任教,不知阁下肯否屈就?”C一次慈善活动结束后,举办方对媒体说:“感谢大家能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会妥善使用善款。”D某新锐作家将自己的新书赠给一位老作家,并谦虚地写下:“晚辈才疏学浅,奉上拙作,敬请海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家父”用于向对方称自己的父亲,使用不当,可改为“令尊”。B项,“屈就”指降低身份任职,后用为请人担任职务的客套话。使用得体。C项,“绵薄之力”是谦辞,常用的对象是“自己”,不能用来表述“对方”。D项,“海涵”用于请人原谅,句中没有这个意思,可使用“雅正”等词。42019池州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_。人们在因大数据受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那么,_?这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上保留了用户太多的个人数据。无论运营商在技术层面做了多大努力,数据的来源始终来自用户自己,因此,_,才是根本之策。答案: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用户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数据解析:这段文字围绕大数据时代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展开论述。处,后面说“人们在因大数据受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里既指出大数据的利,也指出大数据的弊,由此可知,前面应是说大数据利弊共存,可以称之为“双刃剑”。处,前面给出大数据的弊端之一,即“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此处是一个问句,应是提出问题,后面说“这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可见此处应是说“在大数据时代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处,“因此”说明后面是一个结论,这就要分析前面的内容,“无论运营商在技术层面做了多大努力,数据的来源始终来自用户自己”,既然数据的来源始终来自用户自己,那么用户保护好个人数据应是根本之策。52019衡水中学模拟请根据简明性原则,修改下面这段文字。(5分)十大女杰今受表彰今天,人民大会堂鼓乐声声响起,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女性代表,以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就,高尚的人生态度,在为自己赢得了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深深地感染和激励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妇女姐妹。(1)以上画横线的10项字词中,必须删去的三项是:_(2)绝对不能删去的两项是:_答案:(1)(2)解析:答题时注意试删,题中“响起”和前面句式杂糅,“女性”与“女杰称号”重复,“妇女”和“姐妹”重复;删掉“鼓乐声声”“代表”会造成成分残缺,其余删留均不影响句意。二、名句默写(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写道,与蚯蚓相比,螃蟹虽然具有天生的优势,结果“_”,是因为“_”。(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自然环境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征人想家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是“_,_”。答案:(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易错字:(1)鳝;(2)舫,唯;(3)浊,燕,勒。三、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曲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少年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比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早在2014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给人们更多惊喜。(摘编自比“进校园”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有删改)7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B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C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而远之。D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不是中国戏曲本身的特点,而是“部分年轻人”的看法。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的影响。B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具说服力。C文章列举荔湾区三元坊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D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弊端,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没有论述戏曲进校园的弊端,而是指出戏曲进校园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承。B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少年时看戏的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行。C只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D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戏曲也不能急于进校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戏曲进校园不能急于求成,而不是说戏曲不要急于进校园。文章首先点出了戏曲的地位和魅力,其次指出了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接着点出了戏曲进校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提出了对戏曲进校园的建议,最后呼应了开头,再次点明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并指出戏曲进校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有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的产生晚,认为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称为“图画文字”,也有人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因为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语言没有形成的时候,人类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越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科学的方法。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种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着对文字起源进行系统的、理论的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的结构带有比钟鼎文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经长期演变后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存在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中石器时代,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有删改)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B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C有些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D有实证材料才会认定事物的存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利于得出科学明晰的结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相辅相成”是指互相配合,互相辅助,而文中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越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所以“相辅相成”表述错误。B.文中说“语言没有形成的时候,人类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说明用手势比划来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是在语言未形成时,所以“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表述错误。D.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理解不准确。实证主义,是“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不存在”,即有“完整的”实证材料,才会认定事物存在。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文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断。B文章第二段提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产生之后”的观点。C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D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出现时文字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应为“先阐释概念,再论证其谬误,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纹记等,应当与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有关,所以与文字的产生关系很密切。B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也不能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C作者推断中国古文字形成于新石器时代,而那时距商朝年代久远,可见甲骨文不一定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D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根据原文“语言没有形成的时候画图表示”,可知人们在表达信息的时候,用手势比划或画图表示出现在语言形成之前,所以如果将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那自然可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论述思路】本文以总分的结构,论证作者对中国古文字产生时代的判断。首段总说文字学专家们关于古文字产生的时代有不同的见解;第二段反驳“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的产生晚”的观点,指出这种观点的逻辑及漏洞;第三段反驳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判断古文字产生年代的观点,阐述概念、论证其谬误,并以我国甲骨文为例,指出其消极意义;第四段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年代的合理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