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专项练 热点8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719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专项练 热点8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专项练 热点8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专项练 热点8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点8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专项专练,突破高考热点大关,冲刺满分!1.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他能提出假说得益于他有减数分裂的知识B.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摩尔根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借鉴了孟德尔的研究方法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物理模型,并用15N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解析】选C。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没有涉及减数分裂的知识;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只是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借鉴了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物理模型,但没有用15N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2.孟德尔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分离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A.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接近11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解析】选A。演绎推理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属于假说内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结果,是验证过程不是演绎过程。3.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解析】选B。A项所述的内容是孟德尔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孟德尔提出了B项所述的假说,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成立进行了测交实验。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B.“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解析】选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错误;“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正确;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_ 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实验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说明: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果蝇来自杂交实验的F1) 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_。为充分验证其假设,需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该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雌性_,雄性_。(提示: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W、w,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解析】(1)在摩尔根的实验中,F2中只有雄性果蝇出现了突变性状,这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与性别有关的,将控制眼色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圆满地解释相应的现象,这说明该实验是支持萨顿假说的。(2)利用F1中的雌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时,无论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后代均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根据性染色体传递的规律,可以选用显性的雄果蝇和隐性的雌果蝇杂交,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后代中的雄性与亲本中的雌性具有相同的性状,而后代中的雌性与亲本中的雄性的性状相同,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情况是不同的。答案:(1)支持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2)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XwXw、XWYXWXwXwY【加固训练】1.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解析】选B。如果B、D基因均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的配子为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长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13,A错误;如果均在2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的配子为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B正确;如果均在3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BD、1A、1a、1aBD,自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C错误;如果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D、1aB,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DD、2AaBD、1aaBB,表现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不抗虫=211,D错误。2.孟德尔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探索经历了()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验证D.实验假设验证讨论【解析】选C。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均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即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