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1课渔父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066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1课渔父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1课渔父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直面人生第11课渔父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渔父(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25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世皆浊我独清举:全B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淈:搅浑C新沐者必弹冠 沐:洗身D可以濯吾足 濯:洗解析:选C。沐,洗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葬于江鱼之腹中A吾闻之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儿之成,则可待乎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解析:选B。B项与例句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代词;C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音节助词。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鼓枻而去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使人听此凋朱颜 D乃歌曰解析:选D。D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状语;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游于江潭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解析:选C。C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被动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5下列对文中知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气助词“兮”,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B“渔父”是一位远离尘嚣的隐者形象,具有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明哲保身、知天达命、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鲁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被贬后任此职。D古代的酒以酒质的厚薄来分,质厚的如“酎”。礼记月令中有“孟夏之月,天子饮酎”。质薄的如“醨”。渔父中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解析:选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6. 下列对渔父一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屈原被流放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是因为他深为楚国的命运担忧,同时也是为自己不被理解和信任而痛苦。B“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反映了屈原对楚国人民的失望和憎恶。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用设喻的方法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D渔父最后唱着歌而去,表现了隐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思想。解析:选B。屈原只是对楚国的统治者失望和憎恶。7名句默写。(7分)(1)屈原既放,_,_,_,_。(2)_,而能与世推移。(3)_,可以濯吾缨。(4)_,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答案:(1)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圣人不凝滞于物(3)沧浪之水清兮(4)安能以皓皓之白二、阅读提升(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屈原列传(节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擅长B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写作C王怒而疏屈平 疏:疏远D明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解析:选D。明,阐明。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治乱之条贯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B争宠而心害其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中述汤武,以刺世事D为楚怀王左徒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解析:选C。均为连词,表目的。A项,助词,的;代词,代指宪令。B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项,动词,担任;动词,制定。10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A BC D解析:选A。是离骚的内容;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时没有贤君。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解析:选B。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5分)译文:(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5分)译文:答案:(1)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发出,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2)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13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夫 言 止 于 达 意 即 疑 若 不 文 是 大 不 然 求 物 之 妙 如 系 风 捕 影 能 使 是 物 了 然 于 心 者 盖 千 万 人 而 不 一 遇 也 而 况 能 使 了 然 于 口 与 手 者 乎 是 之 谓 辞 达解析:借助虚词标志“盖”“也”“而”初步断句,然后通过查找谓语推测停顿,最后结合语意断句。答案: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言辞仅要求能达意,好像是不讲究文采,这是很不对的。要把握住事物的微妙处,就像捕风捉影那样难。心中能把事物彻底弄清楚的,大概在千万人中也找不到一个,更何况是要用口说和手写把事物表达清楚呢?表达清楚的,这就叫“辞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