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课 冷战的开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885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课 冷战的开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课 冷战的开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课 冷战的开始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冷战的开始目标导航1.了解美苏冷战的成因。2.了解美苏冷战的表现(重点)。3.理解冷战的性质及影响(难点)。4.了解柏林危机。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冷战的背景(1)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盟友关系破裂。(2)战后,美国野心膨胀,欲称霸世界,为限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制定了“遏制战略”。(3)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2冷战的含义指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意识形态各个领域。思维点拨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易错提醒铁幕演说不等同于冷战的开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则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开始。二、冷战之门的开启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宣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经济提出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原因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增长目的恢复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脚影响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4月)目的遏制苏联建立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影响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重点精讲“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易错提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杜鲁门主义是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反共反苏。三、苏联的对抗措施1政治成立情报局。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2经济成立经互会。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思维点拨冷战对峙,使世界经济被人为地按照社会制度的差异分割成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阻碍了全球范围的互通互利,世界性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四、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1原因(1)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2)随着冷战的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激化。2概况(1)1948年6月,美、英、法及苏联分别在各自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苏联封锁柏林,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联系。(2)危机加快了德国分裂,西占区与东占区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3冷战的影响(1)冷战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2)美苏冷战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3)美国在冷战中更多地采取主动,使冷战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4)冷战的重点在欧洲,但并未兵戎相见,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热战并未避免。(5)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归纳总结冷战带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与直接的战争方式对比,维护了和平,避免了战争;二是从其采用的手段上分析,客观上有利于冷战双方的发展、改革;三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有利于新型民族国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脱离美苏两大国的控制,从而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史论要旨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家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知识图示主题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史料一杜鲁门(19451953年任美国总统)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史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政府诚意协助恢复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说明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战败,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在战争中膨胀。美国力图在实力基础上谋求世界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2)说明美国决心依靠经济优势帮助恢复和发展欧洲资本主义,从而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1)杜鲁门上台后面对的国际政治背景如何?他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马歇尔演讲中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出台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3)据史料分析,杜鲁门和马歇尔的思想有何内在的一致性?答案(1)背景:法西斯战败,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同时出现美苏争霸的局面。实质:建立和巩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独霸世界经济。(2)再生: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策:出台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控制西欧,遏制苏联。(3)都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不同点直接原因:“杜鲁门主义”是针对“希土危机”提出的;而“马歇尔计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内容:“杜鲁门主义”侧重于政治方面;而“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影响:“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2)相同点背景:都出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下。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主题二冷战史料一 图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图二杜鲁门在,国会发表讲话史料二美国政府攻击共产主义,认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史料三 图三 图四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1)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两者都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主张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2)说明冷战突出表现为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尖锐。(3)漫画表明美国对衰落的西欧进行援助,其实质是控制西欧。(1)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关系,概括丘吉尔、杜鲁门演说内容的共同点。(2)史料二反映出美苏关系有何特点?(3)图三、图四中的“医生”“打鱼人”和“病人”“小鱼”分别指谁?“医生”所开药方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关系:“铁幕演说”揭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则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开始。相同点:都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严重威胁,并主张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2)美国攻击共产主义,反对苏联在世界上扩大影响;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尖锐。(3)“医生”“打鱼人”指美国;“病人”“小鱼”指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药方的实质是控制西欧各国。美苏冷战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但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大战刚刚结束,美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全球战争。世界人民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的特点政治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对立。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两大集团激烈对抗。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3)影响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如苏联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美国迫害进步人士等。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如美国借人权等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培植反华势力等。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冷战期间,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 ()A英国和苏联 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答案C解析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2苏联和东欧国家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组织经互会B成立华约C接受马歇尔计划D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答案C解析马歇尔计划提出之时,最初涉及的也有东欧和苏联,但是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接受。3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稳定了西欧经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苏联的矛盾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轨道A B C D答案B解析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对抗苏联、稳定欧洲而实施的经济援助计划。因此,的叙述不正确。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联席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二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2)材料二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它重提“慕尼黑政策”的用意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世界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答案(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2)背景: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用意:指责美国的反苏言行和扩张主义政策;强烈抗议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号召社会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3)变化:世界主要矛盾由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演变为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矛盾。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极权政权”“杜鲁门”等信息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二中“1947年9月”等信息思考;第二小问“用意”需要联系材料二中“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等信息进行概括。第(3)问应注意题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限制条件,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基础达标1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日本答案C解析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但二战结束前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进入了冷战。2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A遏制理论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集团的建立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答案D解析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由材料中“反共战争”可以看出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经济的,可排除。3“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答案B解析二战后,西欧经历战争的打击,百废待兴。美国首要的目标就是通过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4据图片,说明“我也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遏制苏联的力量扶持和控制西欧建立北约组织A B C D答案D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通过援助西欧,进而扶植控制西欧,从而实现遏制苏联的重要冷战手段。5(2013江苏高考)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地图反映了19451949年被占领的德国,D项可以直接排除;围绕德国领土问题,美苏两国没有出现热战,排除B项;华约建立于1955年,排除C项;故答案为A项。6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东方”“西方”等,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实包含了政治、经济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本质包涵是()A西欧资本主义国家B大西洋两岸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C欧洲资本主义国家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这里的“东方”“西方”划分的标准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据战后实际,“西方”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二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组织集团,这样就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材料一中的“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的“武装攻击”会来自哪里?(2)结合条约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两个组织的相同点。(3)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对世界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资本主义制度。来自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2)相同点:背景:美苏关系紧张,双方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尖锐对立。性质:都是军事政治集团。实质: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3)两大集团互相对峙,使世界处于战争威胁下,不得安宁。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第(1)问,美国所倡导的“自由制度”及其敌对方显而易见。第(2)问,要从成立背景、性质、实质去分析作答。第(3)问,一定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做到辩证地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