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826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省漯河市高三期末)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B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解析:根据题干“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说明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有些历史记载,因为年代久远无法通过考古证实,排除。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排除C。题干没有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而是强调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2(2018江苏高三调研)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解析: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君臣等级,故A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错误;D不符合材料“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排除D。答案:A3(2018山西高三月考)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宗法制遭到破坏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分封制受到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周王室与地方封国郑之间的矛盾,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所以与宗法制没有关系,排除A。西周末年,天子的权力就在逐渐削弱,周平王东迁,周朝进入东周时期,王室更加趋于衰微,排除B。题干反映周王室与地方封国郑之间的矛盾,作为地方政权的郑国挑战中央政权的权威,违背了分封制规定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的义务,所以说明分封制遭到冲击,C项正确。贵族政治彻底瓦解的说法错误,这一时期仍然是贵族政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答案:C4(2018合肥高三统测)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宗君”。材料反映宗子()A是商周时期的族长或王室弟子B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C是封建制度下的正统统治者D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解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表明宗子在本宗族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根据“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并非宗子都是“商周和春秋王室大宗的嫡长子”,B错误;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C时间不符合题意。答案:D5(2018黄山高三摸底)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其主要目的是()A实现宗族内部平等B防止宗族溃散解体C建立产品公有制度D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解析:“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利于凝聚宗族、团结宗族、防止宗族溃散解体,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现宗族内部平等”,排除A;C不符合西周私有制社会的史实,排除;D不是主要目的,排除。答案:B6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此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A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C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解析:宗法制创建于封建社会之前,不仅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所以“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根据“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可知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可知宗法制被不断承袭,但并不能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定性,故排除D;根据“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可知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答案:A7(2018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的准则,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强化等级观念,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A项正确。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而不是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排除B。礼乐制度能强化等级观念,排除C。题干强调礼乐制度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而不是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答案:A8(2018池州高三摸底)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秦朝的统一,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B统一了全国的法律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设问要求不符。答案:C9(2018银川高三联考)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解析:从材料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来看,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负责皇室事务,为皇帝个人及其家族服务,表现出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本质”的要求,排除A、C、D项。答案:B10(2018深圳高三六校联考)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解析:据材料“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郡县制的必然性,不是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秦始皇决定要实行郡县制的时间问题,故C选项错误;郡县制在秦朝集权统治之前已有,故D选项错误。故选A。答案:A11(2018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高三调研)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此规定是为()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D项正确。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无关,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而是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排除B。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D12(2018芜湖高三摸底)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有“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反映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所以选C。题干反映的是秦朝的政治制度,A、B、D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状况,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南宁高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并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封建子弟”不难判断;第二小问,根据关键词句“封建子弟”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依据材料可知家族祭祀权是政治地位的标志,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直接概括即可,应侧重于国家统治方面。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积极作用: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14(2018呼和浩特高三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亮出论题,然后进行阐述。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获得认识。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示例二)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