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818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图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A正东B东北C西南 D东南2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解析:1.C2.B第1题,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西南方向退缩最严重。第2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岱海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岱海属于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岱海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35题。3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4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5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解析:3.C4.C5.A第3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故需人工进行修复。第4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第5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解析:6.B7.C第6题,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地降水不足100 mm),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第7题,地降水超过400 mm,可以考虑种植需水量较大的树木,两地降水偏少,种草比较适宜;仅考虑降水条件,地降水最少,位于沙漠内部,种草也难有成效。(2018黑龙江六校联考)2016年8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洱海水源地遭到多处采石场破坏的新闻。读洱海流域采石场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8洱海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其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的原因主要有()高山环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得洱海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稀少湖泊对当地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森林起了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气候的垂直差异不明显A BC D9受近年来该地区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的影响,两河段河流特征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大,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小B河段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C河段河流结冰期变长,河段河流结冰期变短D河段径流只参与了内陆循环,河段径流只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解析:8.D9.B第8题,洱海处于横断山区,东西两侧虽有山脉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气流,但非封闭区域,来自海洋的气流仍可通过河谷进入洱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错;由“银苍玉洱”和山峰海拔等信息可知,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明显,错。第9题,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增多,入湖河水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湖泊中,因而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河段和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大致相当,只是受洱海调节后,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于河段;河段处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皆参与了内陆循环和海陆间循环。(2018豫北名校联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1011题。10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11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A BC D解析:10.D11.A第10题,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栽种比农作物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林,破坏了原始植被。第11题,一般情况下,随坡角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当坡角大到一定限度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较小,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二、非选择题12(2018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科学考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的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平面。材料二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 8005 800 m的高山流石滩上(高山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 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3至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8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藏雪莲药用价值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某药企采用优质藏雪莲,经过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制药技术制药,产品畅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危险。(1)根据材料一分析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某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解析:第(1)题,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河流下切侵蚀,最终形成嵌入式蛇曲。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从原料、技术、市场等方面具体分析即可。第(3)题,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一是繁殖困难,生长速度慢,数量少;二是过度采挖。保护措施主要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等方面考虑。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蛇曲。(2)藏雪莲生长于高海拔地区,无污染,原料优质;距离原料产地较近;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采用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广阔。(3)原因: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增加产量。13(2018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解析:第(1)题,明确黄泛平原由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第(2)题,注意红薯生长习性:“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沙地本身就疏松,同时起垄地势较高而利于排水、不易涝。第(3)题,红薯“喜温”与当地冬季寒冷不符,故冬季不能种植而地表裸露;起垄必然翻动土地,在春季大风下会加剧风沙活动。“冬小麦红薯”模式解决了冬春季地表裸露问题,故能抑制风沙。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