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六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797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六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六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六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总结(六)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重大变化维新前维新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天皇没有实权;封建身份制度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文化刚刚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社会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迅速壮大。2.领导力量: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新政权。3.改革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4.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有利,外部干涉较少。三、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同点背景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强国力,维护沙皇的统治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侧重于农奴制改革,也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相同点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典例】 (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第一步:审题意第(1)问,注意审问“文明开化的特征”。第(2)问注意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注意设问“错误的实质”。第二步:抓关键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牛肉被称为文明的药剂”、“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注意材料一“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材料二“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第二小问原因,注意材料二中“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的信息。第(3)问,注意“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的信息。第三步:扣知识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参考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对比分析类材料解析题的解法1.解答方法(1)一个前提:读懂、读通和透彻理解材料。(2)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教材。联系教材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相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3)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4)五个步骤:读(审题)找(关键信息)接(嫁接相关知识)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答(组织答案)。2.注意事项(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要点化是根据设问分成要点组织答案;系统化是指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避免重复或者遗漏现象的发生。(2)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简单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专业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3)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材料二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唐朝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行规律,系统周密。元朝授时历取“敬民授时”之意,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 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在原因上有何主要异同。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可以得出明治维新的特点为日本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依据材料“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可以得出中国历法的特点为中国历法以服务农事为中心,历法水平领先世界。第(2)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法改革强调学习西方以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的历法则是以促进封建经济为出发点的,相同点: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答案(1)特点:日本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中国历法以服务农事为中心;历法水平领先世界。(2)异:日本是为了“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为了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同:都是为了经济的发展调整历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