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416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1.通过比较、归纳、概括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2.注意区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经济开发区等概念。3.注意理解“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知识点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过程(1)经济特区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概况: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4)开放浦东:1992年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4.意义(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点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过程(1)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会议。(2)1986年7月,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3.影响(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3)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图示巧记 对外开放数字巧记 对外开放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特征:“渐进性”。两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图示巧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主题对外开放的原因和意义史料探究1.对外开放的背景史料“十年动乱”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注: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考根据史料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原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对外开放的格局史料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注:注意地图上的图例,然后结合对外开放的过程分析。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由图所示经济特区有哪几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问题: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格局:我国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3.对外开放的影响史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注:注意分析数据图上随着年代的变化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呈上升趋势;整体上看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即整体上处于贸易顺差。史论形成 对外开放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上“闭关锁国”经验教训的结果。(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4)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政治上:加强与友好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拓展 对外开放“点、线、面、全、宽、多”的含义(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2)“线”是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5)“宽领域”是指我国开放的领域不仅涉及经济,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等领域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6)“多层次”指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放区,并且不断地向内地延伸,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经济特区的创办是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使我国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3.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解析与探究提示: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能导致中国的落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我测评1.提示: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2.提示:意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1.(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在中国的南海边”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为A项。答案A2.(2017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创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A. B. C. D.解析创办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故正确;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故B项正确;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在1985年,故正确;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是在1992年,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3.(2017江苏镇江期末)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开始出现”,分析图表材料可以判断1984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与这一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A、C、D三项分别是1980年、1992年、2001年,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B4.(2016湖南学业水平考试)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B.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C.浦东的开发和开放D.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解析1992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答案C5.(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9782000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小城镇由2 173个增加到20 312个,城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一五”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C.十年“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的推进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782000年”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为D项。答案D6.(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加入()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C.不结盟运动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A项错误;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时间不对,故B项错误;1992年,中国被吸纳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故D项正确。答案D7.(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 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二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年份英国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千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1751年7 3901 65722%1801年10 7553 48832%1851年20 87911 19454%依据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材料三(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2)阅读材料二,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3)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结合史实,以材料三两幅图片为例进行说明。答案(1)特点:坊市制度受到冲击;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2)变化:英国总人口与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并占据主导地位。因素:英国工业革命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使城乡人口比例发生了根本改变。(3)说明:20世纪80年代,深圳成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国家实施特殊的优惠政策,推动了深圳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出现一大批高新科技产业、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7江西南昌二中月考)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其中的“血路”是指()A.率先建立经济特区B.率先实行改革开放C.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D.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对内改革率先在安徽、四川实行,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B、C、D三项错误。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率先设立经济特区,故A项正确。答案A2.(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1984年5月18日,青岛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批准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也是全国第二家合资租赁企业。这一企业的出现表明()A.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沿海经济开放带形成D.改革开放从此开始解析材料中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说明中国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这也是全国第二家合资租赁企业,说明中国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故A项正确。答案A3.(2017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作为开放龙头的是()A.上海浦东 B.江西九江C.湖北武汉 D.四川宜宾解析浦东的开发不仅对上海成为中心城市有重要意义,更是对于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龙头,故A项正确。答案A4.(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A. B.C. D.解析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于1984年,沿海开放区形成于1985年,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内地是对外开放的最后一个步骤,故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5.(2017江苏如皋调研)从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到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这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A.注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B.遵循齐头并进全面开放的原则C.重视边境与内地的协调性发展D.经历了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解析材料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开放的过程,不能体现着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信息,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了对外开放循序渐进的过程,非齐头并进,故B项排除;材料“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到内陆县市”体现了开放的先后次序,非重视与忽视的关系,故C项排除;据材料“从198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再到”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体现出了多层次性,故D项正确。答案D6.(2017湖北利川一中月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A.全国范围对外开放 B.全行业对外开放C.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 D.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解析题干所述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7.(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1972年,中美贸易额只有9 200万美元,但1978年猛增至11.89亿美元,1981年达到54.78亿美元,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这主要是因为()A.中美正式建交的推动 B.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C.经济全球化格局形成 D.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看出,以1978年为契机,中美的贸易额在前后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其关键就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B项正确。答案B8.(2017山东滕州一中月考)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指出:“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解析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2)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歌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1)问和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第(4)问,特点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等方面整理。答案(1)邓小平。改革开放。(2)“画了一个圈”是指在广东、福建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扩大是指后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格局。歌词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反映了作者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3)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E:福州;F:闽南三角区;G:海南;H:浦东;I:天津滨海新区。(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