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每日一题 周末培优1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077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每日一题 周末培优1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每日一题 周末培优1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每日一题 周末培优1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末培优【突破1】正确认识“双百”方针1时代背景:“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2基本精神: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3受挫原因:“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4科学贯彻:如果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主要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党的文艺和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突破2】正确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1)中国古代史上的汉代、唐代能成为当时的封建大帝国,与其对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汉代自汉武帝设立太学,创立地方学校,尊儒重教,通过察举、皇帝征召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唐代实行科举制使大批的庶族地主通过科举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中国近代,由于遭受列强的入侵,造成了教育的落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3)“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秩序被破坏,造成中国人才的断层,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是典型的例子。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需要重视的工作很多,但德国与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首先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两国的崛起振兴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两国的经济跃居世界前列。3从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1)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2)在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突破3】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项目背景特征代表人物和作品新古典主义法国社会动荡,资产阶级对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浪漫主义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不拘泥对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在表现形式上,强调色彩的作用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现实主义人们对资产阶级掌权后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法国:米勒拾穗者、库尔贝石工;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强调用光和色来表现法国:莫奈日出印象、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荷兰:凡高向日葵星月夜现代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材料西班牙: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1956年1月,中央召开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毛泽东在讲话中批评了那种自以为是的“老革命”。他指出:“现在我们是革什么命呢?是革技术的命,是革文化的命,要搞科学,革愚昧无知的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没有你也行啊,没有他们(知识分子)就不行了。”这反映出党的政策取向是A依靠知识分子发动文化大革命B缓和老干部与知识分子的关系C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依靠知识分子治理国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有人对近代以来的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马拉之死大卫 拾穗者米勒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赛纳河之晨莫奈A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B是浪漫派绘画作品C是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D是印象派绘画作品 1【答案】C 2【答案】D【解析】到1965年,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系统,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并不等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排除B;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才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排除C;材料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就为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作出宪法保障,故选D。3【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