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8821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6赣州高二检测)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不再“只限于欧洲问题”,可知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对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突出。2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答案C解析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故正确答案为C。3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A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B英法对德宣战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答案A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答案为A。4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个战役应该是()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根据“霰弹片和毒气”来判断,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的应当是凡尔登战役。5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有()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A BC D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结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开始,不涉及的内容。6一位史学家在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时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情况,由于大批男子被送往前线,客观上提供给妇女更多的就业机会,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8题各20分,第9、10题各18分,共76分)7(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材料二在世纪之交,外交大臣比洛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路德维希说:“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在一战爆发时,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战争。而德国的战争目的早就列在一本秘密的备忘录中: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10分)答案(1)原因:德国的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德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促使其要求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导致德国与掌握世界霸权的英国之间矛盾尖锐。(2)原因:统治者企图以战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民族主义氛围;等等。启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和平观。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从政治上德国实现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德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促使其要求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导致了德国与掌握世界霸权的英国之间矛盾尖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隐患。(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可以看出德意志浓厚的民族主义传统;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材料二的第三段则可以看出德国企图以战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小问启示,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而不是采用暴力侵略,军国主义的方式,由材料二的第二段可以看出德国社会舆论的引导出现了偏差导致的狭隘民族主义影响了它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和平观。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巴尔干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孙中山指出:“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百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巴黎和会后孙中山更清楚地认识到“国际战争者,无他,纯然一简直有组织之大强盗行为耳。当美国之参加欧战也,遂变欧战而为世界之大战争”。段云章孙中山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是如何看待战争爆发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对战局有何影响?(8分)(2)结合史实,分析茨威格的观点。(12分)答案(1)看待:战争是由人类的“恶性”带来的。影响:美国参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2)茨威格的观点是正确的。战争确实是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20世纪初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而导致战争的爆发。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掠夺殖民地是近代战争的主要起因,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正当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战争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战争一爆发,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虽然英、法等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巨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近代以来,欧美地区相继建立起民族国家。但是,西欧各国狭隘地把本民族的富强凌驾于他国之上,认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就意味着自己的衰落,因此竭力削弱他国制造所谓的“邻国的威胁”,把本国打扮成“受害者”,煽动本国人民仇恨邻国已经失去了殖民地的德国和殖民地较少的日本难以摆脱经济危机,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的外交政策,走上了法西斯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分析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10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科技与战争的关系。(8分)答案(1)原因:少数大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转嫁经济危机等。特点:范围广;科技含量高;毁灭性大;时间长;不可控性强。(2)关系:科技进步为战争提供条件;增加战争的残酷性,影响战争进程;战争成为新科技发展的催化剂。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墓地与伤兵材料二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法国128德国132英国157俄国1107材料三战后初期的欧洲城市废墟请回答:(1)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论述,“一战”带来了哪些后果?(8分)(2)西欧在“一战”后相对衰落,主要原因和表现是什么?(10分)答案(1)后果:人员伤亡严重:大量士兵在作战中伤亡,很多平民也因战争而受伤或丧生。经济遭受损失,城市出现萧条景象;工业生产因战争而受到影响甚至陷于停顿,城市萧条。(2)主要原因:大战使欧洲遭受重创,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美日迅速崛起。表现:第一,大战使欧洲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第二,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遭受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及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得出,人员伤亡严重,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城市及工业生产等遭到严重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