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跨考点综合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561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跨考点综合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跨考点综合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跨考点综合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跨考点综合线索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阶段时间主要战役(事件)影响爆发1914年67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对德宣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线索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调整与瓦解(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按照改变后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划分欧洲、亚洲的政治版图,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凡尔赛体系的构成:1919年6月28日,签订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同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同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同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同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1923年另订洛桑条约以代替色佛尔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3)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21年到1922年,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葡诸国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会议上先后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通过这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4)凡尔赛体系的调整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将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从1935年开始,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展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并于1936年将其吞并,冲击了凡尔赛体系。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世界的整体性加强,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2)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3)主要原因: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使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4)物质、技术基础: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5)火药桶的出现: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6)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1)世界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开始崛起,国际联盟建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2)社会生活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加剧了新技术和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着手干预私企的投资方向等。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兴起。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不同点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矛盾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操纵者英、法、美美国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结果形成凡尔赛体系形成华盛顿体系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操纵;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都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命题点时空观念国际格局变化(加试题)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A普法战争爆发B共产党宣言发表50周年C两德统一完成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奥匈帝国”“德国”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普法战争之后的欧洲政治地图,时间应该是18711918年,因为1871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完成德国的统一,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1990年两德统一完成,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189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50周年,正好在这一时间段内,故B项正确。2命题点辩证史观战争与科技的双刃剑关系(加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德国发展化工技术虽然是在战争的推动下出现的,但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社会的需要。3命题点历史理解一战后世界秩序(加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通过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华盛顿体系。在此过程中,美国获益最大。下列表述与“美国获益最大”这一说法不符的是()A操纵国际联盟,严厉制裁德国B通过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C签署五国条约,获取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地位D签订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成为现实答案A解析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取得的东西,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亚太地区。因此,A项的叙述不正确,B、C、D三项的叙述与“美国获益最大”相符。4命题点史料实证非战公约认识(加试题)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答案B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5命题点对战争与和平反思(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战役序幕拉开。英法联军一如既往地采用对敌人的防御工事进行毁灭性炮击的古典战术。在德国人称之为“钢铁熔铸的7天7夜”里,英法联军共发射了150万发炮弹,这一数字,竟是战前英国一年生产量的总和,但德国人未被击溃。战至7月10日,英军已付出了10万多人的巨大伤亡,法国也不敢孤军深入,整个索姆河一线形成了拉锯战式的胶着状态。材料二9月15日清晨,英国在浓雾的掩护下起用坦克。它碾毁机枪阵地,越过战壕,冲破铁丝网,将工事压得支离破碎。一举突破了德军5公里的防线。然而,好景不长。刚刚进入10月份,索姆河地区便下起了滂沱大雨。连绵的秋雨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弹坑和堑壕里全是积水,低地更是一片沼泽,重炮和其他的重型武器陷在泥潭里。11月8日,交战双方的指挥官们终于沮丧地下达了停止交战的命令。至此,历时4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的索姆河战役宣告结束。以上材料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1916年611月索姆河战役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姆河陷入僵持乃至“停止交战”的主要因素。答案(1)特点:战役规模大,投入人数多;持续时间长,陷入长期胶着拉锯战状态,伤亡惨重;使用新式武器,一度取得较大战果。(2)因素:恶劣的自然条件;英法缺乏有效配合;战术缺乏创新;德国军队战斗力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