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554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五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7金华选考加餐练)下图是1944年美国建立的某一国际体系,其根本目的是()A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B控制世界黄金交易C夺取战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D建立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答案D解析这一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2(2017温岭选考加餐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而建立的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A联合国B欧共体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D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故选D项。联合国属于全球性的政治合作组织,欧共体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针对的是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关税,排除A、B、C三项。3(2017义乌选考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计划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A关贸总协定签署B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D冷战秩序的建立答案A解析B项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经济区域集团,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故C项错误;D项是政治性质的,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2017浙江名校课改联盟命题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个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三个组织是()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A B C D答案C解析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构成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5(2017浙江名校课改联盟命题交流)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并为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解决外汇资金的需要。而世界银行则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机构。故应选B。6(2017浙江名校课改联盟命题交流)以下为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其主要职能是()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答案C解析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7(2017温州选考评估)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贸易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很难通过自由贸易实现经济合作、迈向经济一体化。最早成功运作并改变这一认识的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8(2017杭州选考查缺补漏)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答案C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经济区域集团,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为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经济区域集团,故C项正确;欧洲联盟主要为欧洲国家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故D项错误。9(2017杭州选考查缺补漏)“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奉行这一宗旨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关键词“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可知选B。10(2017浙江选考命题交流)在19891996年期间,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平均关税水平由15.4%下降到9.1%。这说明该组织()A促进了经济合作B加强了对违规成员的制裁C形成了关税同盟D抵制了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答案A解析从亚太经合组织平均关税水平的下降可以看出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合作共赢发展,故A项正确。11(2017建德选考检测)全球通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必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因此该材料可以用来探究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C项符合题意。材料叙述的是欧洲,A、B两项指的是世界,可排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是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与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无关,排除D项。12(2017浙江选考命题交流)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生成了右图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表述的是欧元的诞生,结合史实可知欧元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欧元是欧盟中欧元区国家统一货币,不是欧洲统一货币,故B项错误;欧元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3年,欧元诞生是在1999年,故D项错误。13(2017浙江高考联盟学考命题交流)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强并立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欧洲经济一体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体现了美、日、西欧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题干中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占世界比重相近,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整个世界经济,故D项错误。14(2017浙江高考联盟学考命题交流)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强化,为加强各国的协调合作和化解矛盾,各种国际组织应运而生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A项正确。15(20157月浙江学考)右图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会标。该组织的特点有()A会员国之间实行统一关税B推行政治经济一体化C承认多样化和强调灵活性D奉行安全先行原则答案C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其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不同。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贩奴也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二战以后,众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但由于旧国际经济秩序,经济遭受极大损害。他们呼吁召开全面的大会探讨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面临的处境,并要求通过采取联合行动来解决问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应运而生。该组织主持谈判达成了众多国际公约和协议,对改革旧经济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它仍不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正当利益的重要论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五十年:成就、局限与复兴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诞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特征。(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世界贸易体系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主要作用。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特征:国际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粗具规模;贩卖奴隶;欧洲主导。(2)变化:由西欧主导到世界各国共同倡导;趋向公平化、制度化。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问题;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发展中国家维护正当利益的重要论坛。17(2017金华选考评估)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的大交换”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地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摘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材料二“太阳下的新事物”就环境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纪的环境变化是前所未有的火最初被人们使用时,在罗马炼铅,不会给千里之外的北极造成空气污染,但最近,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影响了大气各种成分的比例。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失。美麦克尼尔太阳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或答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给美洲人民及生存环境带来了灾难。(2)因素:全球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结构的改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