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529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_,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的信息。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特点表现规律_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_时促进生长,_时抑制生长3(1)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_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_细胞则比较迟钝。(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_芽_。4顶端优势(1)形成原因(如图所示)(2)解除方法(如图所示)(3)应用:果树整形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以促进侧芽的发育,提高产量。5生长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_、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_等。6(1)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常用方法_: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_。_:此法用时较短。(2)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常用方法的变量分析自变量:_。无关变量:_、_、_等。因变量:_。7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_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8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_的化学物质,如NAA、_等。(2)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_。促使扦插枝条的_。9生长素作用特点及表现:(1)作用曲线:写出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器官。A:_; B:_; C:_写出三条曲线中适宜其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A:_B:_ C:_(2)特点:_。(3)【课前小测】1判断正误: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2判断正误:植物的向光性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3判断正误:已知10-8 mol/L是生长素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超过这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4判断正误: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在实验开始前需做一个预实验。5判断正误:在茄子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雌蕊柱头上即可以得到无子果实。1细胞代谢调节代谢2两重性低浓度高浓度3(1)幼嫩老(2)根茎4(1)低促进高抑制(2)摘除顶芽5结实生根6(1)浸泡法较低沾蘸法(2)生长素浓度所用植物材料时间温度插条的生根情况7不同浓度8(1)人工合成2,4-D(2)无子果实生根9(1)根芽茎10-10 molL-1 10-8 mol L-110-4 mol L-1(2)两重性(3)低高芽茎【课前小测】1提示:植物平放后,在茎部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而在根部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由此证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4提示:在实验开始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避免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的浪费。5提示:要获得无子果实,去雄后,需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而产生种子。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2)实例剖析顶端优势a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b原因:顶芽生长素侧芽顶端优势c解除方法:摘除顶芽。d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除草剂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1下列能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B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C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D除草剂能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答案】B的敏感性不同的表现,D错误。2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是A植物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D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答案】A【解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多,生长快,向光一侧少,生长慢,表现为向光生长,只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二、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分析(1)据图分析,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相同。三种器官的敏感程度大小为根芽茎。(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3)写出下图中AB段、BC段、CD段以及B点和C点的含义。AB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增强。B点:促进作用最强,此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B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C点:此浓度时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CD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4)图中B点两侧,存在两种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效果相同。3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 B C D 【答案】A【解析】横放植物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从主根背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所以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由促进到抑制,A正确;横放植物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从主根背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所以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B错误;在发生向地生长之前,生长素的浓度应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C错误;最终主根表现为向地生长,主要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生长,所以最终浓度应该高于虚线处浓度,D错误。三、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2)实验过程(3)实验分析由如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4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A2,4D溶液的浓度B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C扦插枝条生根的总长度D扦插枝条生根的数量【答案】B故选B。1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与茎的背地性均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B根据顶端优势可以判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敏感D生产实践中,去除顶端优势则对人们有利,留则不利2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曲线a表示的植物种类以及应当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A双子叶植物,C点浓度B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A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D点浓度3某兴趣小组研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Aa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Bb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C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D 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ca4下图为不同浓度的2,4-D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2,4-D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比对双子叶植物的作用敏感B2,4-D若用作除草剂,其适宜浓度应在BC之间C当2,4-D浓度为B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D一定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与其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相同5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6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尿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为_,这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其中生长素可以由_在_部位合成。(2)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生长素浓度,_点表示处生长素浓度。(3)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_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7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枝生根的作用,科研人员获得了如表所示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甲组乙组丙组2,4-D 浓度(mol/L)10-1010-50生根数目(条)43822A本实验还可以利用根的总长度作为检测指标B若欲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10-10到10-5之间设置浓度梯度实验C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应该相同D该实验可以说明低浓度的2,4-D促进插枝生根,高浓度的2,4-D抑制插枝生根8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a、b两点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 mol/LC丙图A段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9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甲中a、b、c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C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400mg/LD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10(2018江苏卷)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11(2018浙江卷)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12(2017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13(2016新课标全国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14(2016四川卷)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15(2017海南卷)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存活枝条数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0505012750550504030105050432515505041302050433830305037333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答出两点即可)。(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16(2016江苏卷)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开展海带的组织培养,取海带的叶状体基部切块作为_,转到含激素_的培养基上,经_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成苗。(2)下图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_(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_。(3)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_(填“是”、“不是”)极性运输。某研究组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配置了两份IAA+ABA的混合液,研究了在增加紫外线光照射条件下,混合液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分析可知IAA和ABA对绿藻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处,并在侧芽处积累,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利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选项D错误。2【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比单子叶植物高,因而曲线a表示双子叶植物,选用的生长素浓度最好是C点浓度,因为此时既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又能极大地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3【答案】A【解析】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要求考生理解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含义(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识记并理解课本教材中的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对图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度,C错误;在促进杨树侧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内,可存在效果相同的两种不同浓度,因此仅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b、c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有:(1)与清水处理组比较,a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侧芽生长量减小,说明a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b、c浓度生长素处理杨树茎段侧芽生长量增大,说明b、c浓度生长素均能促进侧芽生长量增大,因此整个实验能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2)C、D两选项的分析学生易出现混乱,结合下面的曲线图分析如下:图中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作用,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曲线中b、d两点表明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相同的现象,最适浓度则在此两种浓度之间;所以本题柱形图中的c浓度可能是曲线中的c点也可能不在曲线的c点,本题的a、b、c三种浓度中,只能确定a浓度最大(位于曲线的f点左右),而不能确定b、c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4【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2,4-D对双子叶植物的作用比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敏感,A错误;2,4-D若用作除草剂,其适宜浓度应在双子叶植物与横坐标相交的点以后,E点以前,而不是B点以后,B错误;当2,4-D浓度为B时,对两种植物都是促进作用,C错误;一定浓度的2,4-D可用于疏花疏果,与其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相同,D正确。5【答案】A【解析】预实验中也需要设置蒸馏水组作为对照,A错误;正式实验中的分组是根据生长素类似物的不同浓度,不同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B正确;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且需要处理插条的基部,C正确;插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更有利于生根,D正确。【名师点睛】“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4个注意点(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3)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例如沾蘸法是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千万不能将整个枝条泡入其中;浸泡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4)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6【答案】(1)吲哚乙酸(IAA) 色氨酸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 b或d f (3)g或k c【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处是顶芽,具有顶端优势,生长素接近最适浓度;顶端优势,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同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附近,抑制侧芽的生长。(1)从尿中分离出来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为生长素,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生长素由色氨酸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而来的。(2)由于植物存在顶端优势,则甲图处为植物的顶芽,生长素促进顶芽的生长,乙图中促进芽生长的浓度有b、d点;甲图处为植物的侧芽,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对应乙图的f点。(4)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因此乙图g或k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c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7【答案】B实验可以说明低浓度的2,4-D促进插枝生根,高浓度的2,4-D抑制插枝生根,D项正确。8【答案】A【解析】甲图中横轴以下是抑制,横轴以上是促进。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b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所以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B错误。生长素的运输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前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而不能反向进行,后者是发生在尖端的运输,C错误。由甲图看出,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就在这两种浓度之间,D错误。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由图乙可知,最大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的豌豆幼苗茎切段仍比对照组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选项A错误。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b侧和a侧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同理,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也高于远地侧,但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d侧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c侧的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选项B正确。图乙的生长素浓度梯度较大,促进豌豆幼苗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应在200mg/L与600mg/L之间,但不一定是400mg/L,选项C错误。棉花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有利于侧枝上结棉桃而提高产量,选项D错误。10【答案】B11【答案】B理时间应等长,D错误。1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考点定位】NAA对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设计。【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NAA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3【答案】D【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名师点睛】植物激素的几个拓展实验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1)实验操作(如图):(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1)实验操作(如图):(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14【答案】D【考点定位】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幼根的影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探究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为背景,借助坐标曲线图呈现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处理后莴苣幼根生长的相关信息,考查考生对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幼根的影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正确答案;特别要注意,出题人偷换概念的思想(D项),题目中说的是对幼根的影响,但却换成了幼芽。15【答案】(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 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解析】(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故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2)一定难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可以从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首次出根需要时间等指标观测。(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故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16【答案】(1)外植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IAA)脱分化(2)正相关IAA降低,ABA增高(3)不是IAA促进生长,ABA有提高抗紫外的能力【解析】(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称为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中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培养基中应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2)图中生长素含量减少,海带生长减慢,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正相关。ABA含量的增加,抑制了后期海带的生长。(3)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由曲线图可知,11月份IAA含量高于5月份,11月份ABA含量低于5月份,再结合柱形图,正常培养时,11月份藻细胞数量多于5月份,说明IAA促进生长,增加紫外光条件下,5月份藻细胞数量多于11月份,说明ABA有提高抗紫外的能力。【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名师点睛】此题是以植物组织培养为背景,考查IAA和AB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曲线图,该曲线图呈现的是不同月份IAA和ABA含量以及海带月增长率,可分析出IAA和ABA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正相关,与ABA呈负相关。再根据根据5月份和11月份IAA和ABA含量的不同,结合柱形图中正常培养和增加紫外光条件下5月份和11月份藻细胞数量的不同,得出IAA和ABA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