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185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知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40题,每题2分,满分80分)2014年10月8日,我国迎来10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只要天气晴朗,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的迷人景象。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红月亮”的出现,专家解释说,这主要是不同波长的光线受大气散射作用的不同造成。据此回答12题。1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有( ) A四级 B三级C两级 D一级2下列现象与“红月亮”成因类似的是( )A极昼 B蓝天C白云 D极光我国南海海域石油资源丰富,据此回答34题。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4.仅从储油构造考虑,图中海上石油钻井位置正确的是( ) 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图1);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遮阳网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图2)。5. 图1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A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C.使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D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6. 图2中的遮阳网能够A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B防病虫害 C防积雪覆盖 D防太阳暴晒 子曰:“譬如北辰(注: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北极星目前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恒星,也就是小熊座星。它是一颗光谱型为F型的黄巨星,距离地球约434光年。据此回答78题。7.按天体分类,“北辰”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彗星 D.流星8.按天体系统划分,“北辰”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9.地球上出现生命的自身原因有(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适宜,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并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在地球形成过程中,结晶水汽化转化为液态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为单细胞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A. B. C. D. 10.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植物的生长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喷发 D. “蜀犬吠日”现象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包括( ) A .引起对流层大气电磁扰动 B.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 C.煤、石油等自然资源的生成 D.有线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 2007年9月21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B.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 C.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 D.此次钻探的深度只能在地壳 13.若发生海底地震,“地球”号探测船将受到哪种地震波的影响( )A.无任何地震波B.纵波 C.横波 D.纵波和横波 14.下列岩石中,按成因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砾岩、板岩、页岩 B、砾岩、石灰岩、页岩 C、大理岩、板岩、玄武岩 D、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15.依据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 16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为岩石圈 B.为地壳 C.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 D.软流层以上由岩石圈组成17.关于矿物、岩石、矿产、矿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B.由一种或几种矿产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岩石C.含矿物的岩石就是矿石,矿石的优劣常用品位来表示D.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矿产都能冶炼提取金属18.下列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消亡边界的海底地形是( )A.高山 B.海沟 C.裂谷 D.海岭 背斜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则中心新两翼老。读图回答19-20题。19.若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A、断层 B、褶皱 C、背斜 D、向斜 20.若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且该地地表甲处为谷地,丁处为山岭,其成因主要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岩浆活动所致 C.内力作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21. 下面四幅大气热力环流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越南的Hang Ken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纵深最大的溶洞,图中所示是洞内遍布仙人掌造型的巨大石笋,读图回答22-23.22该地区的岩石属于(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23.成该溶洞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 D.流水溶蚀作用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完成24-25题。24.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成( ) A.石英岩、片麻岩 B.石英岩、板岩 C.大理岩、板岩 D.片麻岩、大理岩 25.符合学生往东南方向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A B C D日本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上次喷发为1707年。读右图,回答第26题。26.下列山地中,成因与图示不同的是( )A.华山 B.庐山 C.泰山 D.富士山 27.下列地理现象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汾河谷地 B.黄河三角洲 C.华山西峰 D.马里亚纳海沟 28.位于西北干旱地区的甘肃敦煌壁画受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垂直变化的是( )A. B. C. D.30.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层顶 B.层底部 C.层中部 D.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图1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放土的高了3,据此回答31-32题。3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B.大气的温室效应 C.大气的热力运动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2.图1中的玻璃箱温度计比图2中的玻璃箱温度计温度高的原因是()A.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B.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D.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33题。33.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B. 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D.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34题。34.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秋季 B冬季C春季 D夏季 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有一块著名的“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完成35-36题。35“金刚宝石”最可能属于( )A花岗岩 B石灰岩C玄武岩 D石英岩 36“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 D风力搬运 右图为“太阳系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回答37、38题。37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B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C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D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38. 2015年9月28日,NASA(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发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一发现引发了又一轮探索外星生命的热潮话题。火星上有液态水存在的原因最可能是( )A.火星体积大B火星与太阳距离适中C.火星大气层稀薄D火星质量大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下题:39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纬度较低距海远,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B.C. D.“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40下列能反映“火星冲日”现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41 (本题10分)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判断,甲处为 ,乙处为 ,丙处为 。(2)图中代码表示 (地质作用);d表示沉积岩, 其特征有 , (3)如图中甲处地貌的名称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4)左图中地貌的名称是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42 (本题10分,每空1分)分析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_处温度较低,_处易成云致雨。(填字母代号)(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_(填“城市”或“郊区”),近地面的风向是_(填“城市到郊区”或“郊区到城市”)。(3)若此图表示白天的海陆风,则A处为_(填“陆地”或“海洋”),导致海陆之间气温差异原因_。(4)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气压带名称是_,的风带名称是_。(5)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图中、三条虚线中,高空等压面画法正确的是_。求知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ABBAACCCBBBBADAB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DADBADBDBDDDDDACBBCA41.(10分,每空1分)(1) 向斜 背斜 断层(2) 变质作用 有层理构造 含有化石(3) 向斜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时,因岩石新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4) 三角洲 河流泥沙沉积作用42.(10分,每空1分)(1) A B(2) 郊区 郊区到城市(3) 海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5) 地面受热不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