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IV).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151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IV)1、 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记载:19131918年期间外国出口中国的数量变化,分别是:英国出口量9600万降到4900万两,法国出口量由520万两降到150万两,德国出口量由2800万两降到零。这种变化A.受到中国政府对德宣战的影响 B.反映了英法德与中国矛盾尖锐C.深刻影响中国民主革命的走势 D.原因是西方工业品质量的下降2.“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推行了公私合营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3.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描写宋、元时期人们到处找地种的情景:“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于是,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这种现象折射出A.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B.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失控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D.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4.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首列,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宁波),山东的登州,河北的直沽,辽宁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业都很发达。永乐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乐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这一状况可以说明明初A.海外贸易不断拓展的状况B.官方远洋航海规模宏大C.实行了较宽松的海禁政策D.朝廷鼓励民间海外贸易5.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7.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是A.明朝前期 B.明朝中叶以后 C.清朝前期 D.清朝中后期8.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xx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9.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城市商业发展繁荣C.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10.下图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纪念邮票上的这一瓷器品种成熟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1.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闽东南地区(厦、漳、泉三角区)在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上属于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D.沿海经济开放区1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的强化B.宋明理学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奢侈之风盛行14.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1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明显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16.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7.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最早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8.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以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A.重视农业生产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C.继承重农抑商思想D.提出农商并重思想19.下图中,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一战使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2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21.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变化缘自A.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C.农村政权管理形式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22.明清时期,在苏州和景德镇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依据是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的确立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私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23.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4.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1865年1894年增幅进出口总值1xx728605913799%进口值6003614605414328%出口值6016114000513272%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25.清代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A.B.C.D.26.观察下表,我们可以得出时间事件1865年美国卡内基与合伙人创办卡内基科尔曼联合钢铁厂1865年李鸿章向朝廷递交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8年日本推翻幕府统治,进入明治维新时期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A.清政府开始追赶世界进步潮流B.洋务运动不是“迟到的近代化”C.内优外患是四国的共同处境D.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发生27.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28.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29.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化”是指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C.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30.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当时1400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由此可见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31.下列某城市人口变化示意材料紧扣研究性学习主题。据此推断,该研究主题应是A.经济特区发展迅速B.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32.李鸿章上奏朝廷称:“各口通商以来,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庶逐渐收回权利。”由此可知,李鸿章创办“此局”的目的是A.解决民用企业困难B.逐步收回国家利权C.筹集军事工业资金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33.以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以下人物活动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可归于同类型的是A.李鸿章B.张謇C.陈启源D.梁启超34.阅读下表:1935年和l94l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35.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兴起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6.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A.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37. “茶圣”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B.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C.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D.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38.宋真宗时因“京师衢巷狭隘”,加以开广。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因而到宋徽宗时候,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反映出当时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C.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D.官府不再监管市的交易39.下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B.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0.下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二、主观题(本题共1道小题,第1题20分,共20分)41.材料一、甲午战后,有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 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材料三、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家人将申新三厂迁往台湾的主张,并协同工人一道制止搬迁行动。荣氏家族企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实行的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10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到1956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促成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何创新?(6分)试卷答案1.C19141918年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阶段的转变,故C正确;A项不能说明英、法出口量减少的原因,排除;B、D是对材料的误读。2.B由材料“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和“组织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B正确。 A属于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C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是把土地使用权放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3.D“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反映了元朝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资源,满足南方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4.B材料“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首列”“永乐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乐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说明官方远洋航海规模宏大,故选B;材料只是反映造船规模,没有反映贸易不断拓展的状况,排除A;明朝实行朝贡贸易,限制私人出海贸易,故排除CD.5.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1962”、“农轻重综合平衡”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对联是对60年代初纠正左倾错误的八字方针的概括。针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在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因而在时间与内容上A、B、C均不合题意,故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方针的理解6.D试题分析:从“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的签订 。7.B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明朝前朝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清朝前期和清朝中后期均属于明朝中叶之后,排除CD。8.C试题分析:依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79年到xx年,我国市场指数呈逐渐上升的态势,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逐步完善密切相关。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够准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9.B“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的意思是说一人身体需要东西尽可以购买到,说明当时商业经济发展迅速,故B正确;A是北宋时期;C和D不是材料体现主旨。10.D五彩云龙纹盖罐为明代景德镇的彩瓷,D正确;A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1.A依据题干“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农民个人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需要掌握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产品流向和特点。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12.D根据所学可知,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13.C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点睛: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社会中服饰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要从经济方面来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商品经济符合题意。14.A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国货运动”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故A项正确。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属于义和团运动,故B项排除。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故C项排除。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也属于义和团运动,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短暂春天15.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意味着雇佣关系的出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D项正确。AC两项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项对外贸易扩大说法错误。故ACD三项排除。16.B17.C本题考查曲辕犁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故C项正确;秦朝没有发明曲辕犁,故A项错误;汉代也农业生产也没有曲辕犁,故B项错误;宋代不是最早出现曲辕犁的朝代,故D项错误。故选C。“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反映了班固主张农商并重的经济思想,故D正确;“重视农业生产”说法过于片面,故A错误;“承认商业的重要性”说法也过于片面,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生民之本食足货通”,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该信息的含义是农商并重,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9.A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自然经济并未完全解体,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图中的时间1912年至1922年可知这是在民国初年,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故B项排除。 一战使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故C项排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排除。20.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家庭传统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耕与织分离,纺与织分离,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正确。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故A项排除。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是为了便于商品输出,故B项排除。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是商品输出的原因,故C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21.A试题分析:材料内容的前半部分表明的是改革前“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现象,后半部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以B项错误。C项是无关项,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A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22.A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早期的工人,这实际上体现了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A项正确。B项反映分工和生产的特点,但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排除。C项说法错误,私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排除。D项反映私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但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排除。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熟悉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即可知道答案。23.D上海没有设立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上海属于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而不是从1990年才开始,故B项错误;上海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已经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90年代上海开放的具体表现为浦东的开发,故D项正确。24.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材料还反映了中国出口值增加,故“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说法片面,故B错误;材料反映当时中国进出口值增加,说明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故C正确;材料反映1894年中国进口值大于出口值,不能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数据,注意当时中国进出口值增加与世界市场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据此即可排除说法过于片面或错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5.C本题材料提到,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翻车的特点,结合图片信息,应该选C。A是曲辕犁,B是耧车,D是筒车,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26.B清政府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真正的追赶进步潮流,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主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说明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故 B 项正确;当时的德国主要是内部分裂,并无外患,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故 D 项错误,故选 B。27.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察的是变法内容。从题干中可知其措施为“废井田、开阡陌”。这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所以A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所以B错误。C从材料中可直接排除。土地公有化是1953年农业改造后才出现的,D错误。综上,本题选A.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28.C根据“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图片看出,工业成就主要是重工业和交通业,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五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C正确;A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B中“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表述错误,排除;三大改造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错误。29.C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化”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ABD三项排除,故C项正确。30.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尽管商业发达,但都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内发展。支撑都市繁荣的消费主要是国家的开支消费,非生产性人口的消费,这是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下出现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状况,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生活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BD项错误;31.A32.B根据“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庶逐渐收回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为了与外国商轮争利、收回权利,创办了轮船招商局,B正确;A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庶逐渐收回权利”,联系所学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作用分析解答。33.B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是民族资主义企业。张謇与他们属于民族资本家,故B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企业的代表,故A项排除。陈独秀和梁启超都是思想家、政治家,故CD两项排除。34.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材料“1941年”和“1935年”,“冶炼业”、“机械金属业”发展迅速,这些说明了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冶炼和机械金属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单轻工业发展衰退和工业结构的变化的问题,故AB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遭受日军破坏的状况,故C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41年”各个工业类别发展速度的不同,从中分析出工业生产的目的。35.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BC两项是在1958年,是“左倾”错误的表现。D项是1976年。故BCD三项排除。36.C37.C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故A正确,排除。材料也说明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故B正确,排除。唐朝之前已经有白瓷开始出现,故C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也说明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正确,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制瓷业【名师点睛】商代到汉代属于瓷器的发展成熟期,与陶器区别不大,汉代到唐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但是一般是单色青瓷,有所谓的秘色瓷。唐代开始,瓷器的辉煌时代来临了,主要还是单色,俗称南青北白,北方邢窑,南方越窑为代表。宋代,公认的中国瓷器艺术成就最高的年代,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窑口,除五大名窑外,龙泉窑的青瓷,湖田窑的影青,磁州窑的剔花,各有擅长。宋代主要还是单色瓷,追求意境。元代开始,景德镇名扬天下,成为瓷器中心,青花瓷虽然唐宋时期也有萌芽,但是从元代开始发扬光大,至此以后数百年,青花瓷成为瓷器制造的主流。明朝前期也遗留着元代的风格,灰暗,随后便浓艳欲滴,中期,清新淡雅,后期走下坡路,变得灰暗。清朝主要指的是最辉煌的“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发色变得鲜蓝,瓷器制作的制法上也推陈出新,出现玲珑瓷等新巧瓷器。38.C根据“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知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宋朝仍然推行抑商政策,排除B;宋朝官府放松了对市的监管,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39.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根据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发现从1978年到1982年粮食产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则是在农村的改革开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自主经营,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故D项正确。A项是20世纪50年代初;B项1953-1956年;C项1958年。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0.B新中国初期当指1949年到1956年,AC发生在1958年,时间不符,材料是劳动竞赛而非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一五计划是1953年到1957年,它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选B。41.(1)原因:“实业救国”呼声的压力;外国人可以设厂,却还限制国人办厂的举措受到指责;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4分)(任意答两点得4分)(2)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内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人民群众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8分)(3)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对民族资本主义资本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逐步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