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920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满分为150分,用时为15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说“缘物寄情”, 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 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1. 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B.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C.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D. 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B. 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 画出的画越是传神。C. 只要对客观事物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就能产生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山水画的意境。D.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比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能充分体现诗人的胸怀和情感。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画松树“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C.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 二者不可偏废。D. 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陈忠实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C.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5.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分)6.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与口碑双双领跑。这档现象及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锤万凿?中国诗词大会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从2014年7月开始筹划节目的激情满满,到2014年12月走访多个国学班看到很多孩子喜欢诗词的信心倍增,再到2015年春天样片拍摄失败,总导演颜芳和她的团队经历了一个“左手和右手打架”的持续过程。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窗外雨潺潺,一点一滴全都打在了心上。”这是2015年6月颜芳发布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第10版方案又被推翻了。“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就在颜芳被困惑萦绕的时候,对叶嘉莹、周笃文等大家的走访令她茅塞顿开。“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诗词来源于生活,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颜芳感觉到,诗词就是古人的情感日记,节目应该紧紧围绕诗词本体做文章,带领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她感觉“这回更靠谱了”。熟悉的陌生题,“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百人选手团“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这个“铁三角”有了答案,其他一切迎刃而解。“古诗词在人们的心中是有种子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颜芳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大获好评的原因: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4位点评嘉宾用当下的语汇深入诠释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舞台设定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简单而有悬念的赛制让观众可以瞬间切入、随时跟随,严格的审看机制为节目高质量播出保驾护航,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全媒体策略也可圈可点。除了在央视网播出,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同步互动答题。此外,节目组还在微博话题、YY语音互动、微信平台等方面开辟宣传渠道,进行多屏互动全媒体整合营销。“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定位,创新研发,做最好的自己。”展望未来,颜芳仍如当初般坚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4月5日)材料二: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说:“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来提升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衷创作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康震教授还介绍,诗词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件文学作品,一项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尚。“在唐代,一个人诗写得好,会被认为有文化有层次。这种时尚是文化的潮流,包含着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诗词在网络时代圈粉无数,是因为诗词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怀疑,我们是否身处一个诗意的社会?但这种疑问的潜在意识是,我们渴望诗意这就是一个走向诗意的过程。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觉醒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有了共识和行动。现在大家都在看诗词大会,观众们都在背唐诗,这难道不正是诗意社会的开始吗?”(中国青年报2017年2月14日)材料三:今年两会上,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学子多读读古诗词,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他强调,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摘自光明网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从“近”到“进”?2017年4月26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有较大的关系。B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困难重重,从筹划节目时的激情满满,到样片拍摄失败,主要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C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古诗词的最好方式就是到传统生活里去,以得到知识的快乐与精神收获。D三则材料都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且都或多或少认为人们心中有诗意,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一则新闻中,时效性和文学性强弱不一样,材料一时效性较强,而文学性较弱;材料二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B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背后故事的追溯与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完整,非常符合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C材料三中,新闻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相对于叙述事件本身,会让新闻更真实、客观,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D三段材料来源于专业报纸,或门户网站,都关注了古诗词,但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表达上各有考虑,读起来感觉不大相同。9古诗词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李巨川,字下己,陇右人。国初十八学士(李)道玄之后,故相(李)逢吉之侄曾孙。父(李)循,大中八年登进士第。巨川乾符中应进士,属天下大乱,流离奔波,切于禄位,乃以刀笔从诸侯府。王重荣镇河中,辟为掌书记。 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逵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重荣收复功,巨川之助也。及重荣为部下所害,朝议罪参佐,贬为汉中掾。时杨守亮帅兴元,素知之,闻巨川至,喜谓客日:“天以李书记遗我也!”即命管记室,累迁幕职。景福中,守亮为李茂贞所攻,城陷,以部下数百人欲投太原。入秦,为华军所擒。 巨川时从守亮,亦被械系。在途,巨川题诗于树叶以遗华帅韩建,词情哀鸣,建欣然解缚.。守亮诛,即命为掌书记。俄而李茂贞犯京师,天子驻跸于华,韩建以一州之力,供亿万乘,虑其不济,遣巨川传橄天下,请助转饷,同匡王室,完辈京城。四方书檄,酬报辐凑,巨川洒翰陈叙,文理俱惬,昭宗深重之,即时巨川之名闻于天下。昭宗还京,特授谏议大夫,仍留佐建。光化初,朱全忠陷河中,进兵入潼关。建惧,令巨川见全忠送款,至河中,从容言事。巨川指陈利害,全忠方图问鼎,闻巨川所陈,心恶之。判官敬翔,亦以文笔见知于全忠,虑得巨川减落名价,谓全忠日:“李谏议文章信灵,但不利主人。”是日为全忠所害。 (选自旧唐书.文苑)10.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B. 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C.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D. 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和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记室:中国古代官名,指掌管文书之官,掌章表书记文檄,又称记室参军。B. 刀笔:古时书写于竹简,有错讹则刀削笔改重写;这里借指文职官员。C. 驻跸:帝王外出途中暂停小住;这里指皇帝逃离京师,暂住华州。D. 书檄:书是指书简,檄是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书檄泛指文书。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巨川凭自己的文才为王重荣所器重,尤其是在王重荣收复京师过程中,巨川草成文书,传播四方,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从而帮助重荣立下不世之功。B. 敬翔言“李谏议文章信美,但不利主人”,意为李巨川所写的精美文章对主人朱全忠的确不吉利,使朱全忠感到恐惧,这是李巨川被害的主要原因。C. 巨川依附守亮后,守亮因李茂贞进犯而达亡,终为韩建所杀,巨川以树叶题诗呈韩建而获释,后任其掌书记,因起草檄文之功被皇帝特授课议大夫之职。D. 这篇传记主要选取了李巨川与地方落镇主帅之间的故事,注重事件的叙述以及主次人物的结合,勾勒出李巨川才华横溢,为文精美的才子形象。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O分)(1)及重荣为部下所害,朝议罪参佐,贬为汉中掾。(5分)(2) 巨川指陈利害,全忠方图问鼎,闻巨川所陈,心恶之。(5分)(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 15题。(本题共2小题,9分)望秦川唐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注】这首诗是诗人李硕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 此诗中指长安一带。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B. 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C. 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意境。D. 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_,_。”(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 “ , 。”(3)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A.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B. 这一次世界锦标赛是她第一次代表中国出战国际大赛,最终她不孚众望,取得了五战全胜的优异战绩。C. 陈老先生为了学诗,无论是大家名家还是一般诗歌爱好者,他都虚心求教,择善而从,从不师心自用,也不故步自封。D. 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公安干警跋山涉水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3分)A. 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的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滞销案例。B. 最近浙江温州接连出现的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老板,不仅给温州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还欠下一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C. 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到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D. 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靠的正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这种“先进性”取得的。19.某位老师向学生讲述下文的用意,最可能是希望学生:( )(3分)农民问教授:“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鎚钉的样子。店员拿出鎚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店员拿出钉子,他点点头。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教授从容答道:“简单。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农民笑起来:“先生,他不需要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A. 勿受既有认知限制 B. 莫因专业蒙蔽真相C. 审慎辨析言语歧义 D. 勇于质疑权威观点20.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 )(3分)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A 孔子 李白李煜 陆游 B 屈原 陶潜 李煜 白居易C 孔子 陶潜 李清照 白居易 D 屈原 李白 李清照 陆游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多读如果彻底少读如果彻底 多读而不求甚解少读而不求甚解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 B. C. D. 22.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您的孩子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关怀。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疏导,敝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春晖中学高三年级组2018年10月17日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道:“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并寄语广大青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材料二:近期,“佛系”一词走红,许多90 后青年自称“佛系青年”。他们的特征是:看淡一切,有也可,无也可;没有放弃生活,却也不执着于输赢;低欲望,不再将拼搏作为人生唯一的意义。是做有为青年与时代同行,还是做“佛系青年”安于自我?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热议。作为一位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青年,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宾县一中2021届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一)【答案】1. D 2. C 3. A【1题详解】D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错在“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 难以打动人”。故本题选D项。【2题详解】C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条件关系错误,“只要就”是表充分条件,“山水画家只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就能够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与文意不符合,应使用表示必要条件的“只有才”。故本题选C项。【3题详解】A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错在“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故本题选A项。(二)4.【答案】A【解析】(B无中生有C项产生神秘感的原因在于赵季平对演员的态度。D不是“一直很流行”。)5.【答案】作者认识的变化:(1)从未了解,反应平淡:从未听过老腔这个剧种,老腔影响小。(2)刮目相看,产生神秘感:从赵季平对老腔演员的反应及再看白眉老汉的感觉,顿生神秘。(3)初听老腔,感到惊讶震撼。(4)沉迷且陷入遐想,生出相见恨晚的懊丧自责:认识到老腔的艺术魅力。(5)保持距离,冷静欣赏:脱离“乡党”身份,感慨老腔的历史艺术传承。(6)放弃距离,融入其中:凸显老腔的感染力。【解析】按时间顺序从文本中找到作者对老腔认识的关键词,结合文本加以解释。6.【答案】(1)比喻。把老腔的腔调比作渭水波浪的涛声还有秋禾的啸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腔的艺术感染力。(2)排比。强调了老腔的艺术感,增强语势,增强感染力。(3)联想。老腔让作者联想各种关中的各种声音,写出老腔腔调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入手,进行文本解读。7. B(B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8. A选项,材料一属于新闻通讯,其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9. 多创造一些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利用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的契机。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中,到传统生活里去读,来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创建感情和传统文化的共鸣,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传统文化。【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等到王重荣被部下杀害,朝廷决议归罪于王重荣的部属,李巨川被贬官担任汉中掾。(2)巨川指明陈述利弊,(而)朱全忠正图谋夺取天下(取代唐王朝),听到巨川陈述的内容,内心憎恶他。【10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本题中,“贼”“重荣”“巨川”都是名词,为句中主语,前面都要断开。“文思敏速”“翰动如飞”同是谓语,陈述巨川的写作能力,因此中间要断开,“传之藩邻”省略的主语是巨川写好的文章,“无不耸动”省略的主语是人们,因此中间要断开。所以选D项。【11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这里的“刀笔借指文章,“以刀笔”译为“凭借文章或文才”。历代主办文书的官吏因刀笔并用,称作“刀笔吏”。所以选B项。【12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李巨川被杀的主要原因是朱全忠恶之,以及敬翔嫉妒李巨川的才华。句意也不是“文章不吉利”而是所谓“李巨川个人命运对其先后的主人不吉利”。故选B项。【13题详解】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为所”:表被动,“被”;“罪”:名词作动词,“归罪”。第二句关键点:“方”:“正”;“问鼎”:“取天下”;“之”:“他(巨川)”。参考译文: 李巨川,字下己,陇右人。唐朝建国之初“十八学士”李道玄的后人,前宰相李逢吉的侄曾孙,其父亲李循在大中八年考中进士。 李巨川在乾符年间应进士试,适逢天下大乱,百姓流亡转徙,李巨川急切于获得官位,于是凭借文章依从地方诸侯幕府,王重荣镇守河中,李巨川被征召担任掌书记。当时皇帝流亡在蜀地,贼寇占据京师,重荣纠合各藩镇的力量,协力诛杀贼寇。军中信件与奏章堆积满案。巨川文思敏捷,笔动如飞,传递到邻藩,无不震惊,重荣立下收复京师的功勋,是得到了巨川的帮助。等到王重荣被郡下杀害,朝廷决议归罪于王重荣的部属,李巨川被贬官担任汉中掾。当时杨守亮担任兴元主帅,向来了解他,听说巨川到来,高兴地对客人说:“这是上天把李掌书记赠送给我啊!”立即任命巨川主管记室,多次升迁担任幕府中的职务。 景福年间,杨守亮被李茂贞攻击,城池陷落,杨守亮率领部下数百人想投奔太原。进入秦地,被华州军队擒获。巨川当时跟随杨守亮,也被戴上镣铐拘禁起来。在路途中,巨川在树叶上题写诗句来送给华州主帅韩建,诗句情感悲痛哀伤,韩建高兴地解开他的捆绑。杨守亮被诛杀后,(李巨川)立即(被韩建)任命为掌书记,不久李茂贞进犯京师,天子逃难到华州,韩建凭借一州的力量,供给无数人马,考虑到自己难以供给下去,派遣巨川向天下发布公告,请求帮助遥送军粮,一同匡护王室,修复(或收复)京城。四方的文书,回报的财物像车辐一样集中面来。巨川挥笔陈说,文采事理都能使皇帝满意,唐昭宗非常看重他,巨川的名声立刻在天下闻名。昭宗返回京城,特地授予李巨川谏议大夫之职,仍然留下辅佐韩建。 光化初年,朱全忠攻陷河中,派遣军队向前推进,进入潼关。 韩建恐惧,命令巨川拜见朱全忠表示真心归顺。(巨川)到了河中,镇定地谈论时事。巨川指明陈述利弊,(而朱全忠正图谋夺取天下(取代唐王朝),听到巨川陈述的内容,内心憎恶他。判官敬翔,也凭借文章被朱全忠赏识,想到朱全忠得到李巨川后自己的名声价值会降低,对朱全忠说:“李谏议文章的确好,只是对他主人不吉利。”这天李巨川被朱全忠杀害。【答案】14. A 15. 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诗人将离长安时,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表现了诗人官场的失意。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官场失意之感;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同时尾联中“归欤叹”和“凄”字又直抒胸臆。【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萧瑟、苍凉”错误,应为“辽阔明净的画面”。故本题选A项。【1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前四句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表现了作者去官归家途中的怅惘。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的秋景。诗的上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山河明净,秋高气爽时节,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表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不舍。下四句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诗人借飒飒作响的竹林、寒色中的五陵松柏、霜露等秋景作渲染和衬托,抒发了诗人看到秋景想起了官场上的失意,离别长安的悲凉之情。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现在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客”是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辞官回乡叫“归”。“凄其”就是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是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综上对全诗的理解,本诗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留恋与不舍,对官场的失意,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结合相关诗句,抓住诗歌中景物意象,如“秦川”、“日出”、“山河”、“城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以及情感词语,如“归欤叹”和“凄”分析诗人的情感,分点回答即可。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7【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项,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望文生义,不合语境,错误。B项,不孚众望:指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含贬义。此处她五战五捷,应该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是与“不负众望”的误用。C项,师心自问: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正确。D项,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当,使用错误。故本题选C项。18【答案】A试题分析:B项,“不仅给温州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还欠下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语序不当,可改为“不仅欠下一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还给温州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C项,成分残缺,句首当添加“透过”。D项,“威信”与“取得”搭配不当;“靠的是取得的”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19【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某位老师向学生讲述下文的用意,最可能是希望学生”,这就要求考生先分析材料的意思,然后再分析老师讲述的用意。材料中,农民先给教授讲述聋哑人买钉子的过程,农民把聋哑人买钉子的过程讲述的非常详细,然后问教授“一个盲人走进来”会如何买到“剪刀”,教授的回答是“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教授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前面农民说“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鎚钉的样子”,农民的讲述在教授的心中留下印象,把教授往这个方面指引,因而忽略了“盲人是会说话的”这一常识,教授是受到自己既有认知的限制,而老师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不要受到自己既有认知的限制,故选A项。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对联见哈尔滨文庙。“六艺”指“六经”,即诗经 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绍虞夏商周”,承绍虞、夏、商、周等古代的传统。“鲁壁”,孔子故宅井后之夹壁墙。汉书载:鲁共王扩建宫室,拆孔子故宅时发现壁中藏有古代经传,故称鲁壁。后人为纪念空鲋保护古代文化的功绩,特地重修了这个鲁壁。“关闽濂洛”是指宋代儒家理学著名的关、闽、濂、洛四大派别。即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洛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是北大教授袁行霈为陶渊明纪念馆撰写的一副楹联。郭沫若为山东大明湖畔的李清照纪念馆写的对联。是写白居易。21【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此题考查语言的衔接能力。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类试题,此类试题作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式等内容来考虑。这个语段谈论的是读书多少与人格气质高下的关系,整体表述的目的是倡导“少而精”的阅读方式。首先从第一句看,表达的观点是承认“少读”的作用,所以全段文字就围绕“少读”展开。另外,在文中有些提示,也为正确选择奠定了基础。“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就是强调“思考”,即少读且思考,由此选句。“虽珍奇满目,徒然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说明看的虽多,但收获甚微,正与“多读而不求甚解”吻合。“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强调装门面,但句选择有一定难度,“许多人读书”与“许多读书人”区别很大,“读书人”是不会装门面的,否则不能叫“读书人”,所以选句。故本题选A项。22【答案】“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 “指导”改为“帮助” “敝校”改为“本年级组”或“学校” “进行专题讲座”改为“做专题讲座” “不得”改为“请勿 ”23【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材料有两则,第一则主要从习总书记的青春寄语着眼,要求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第二则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佛系青年”,立意时可以其中的任何一则入手,也可以综合的分析,从第一则材料入手,可以立意为“做有为青年,与时代同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根据第二则材料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意,从赞同的角度立意“我的青春我做主,活得安然、自我”,从反对的角度立意“佛系青年是青春悲剧”。可以综合两则材料综合立意,辩证地阐述“坚持与随意”“奋斗与悠闲”等等。行文时注意由材料切入,引出句子的观点,是文章有针对性,然后逐层的论证,论证中注意时下的材料,如习总书记的讲话,人民日报关于“佛系青年”的论述等分析,让文章有深度。【答案】 奋斗的青春路一段岁月,一畔青春。青春的道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径,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一路汗水泼洒,埋头奋斗,在奋斗的青春路上栽下成功的鲜花,涂抹青春的色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激情与热血在年轻的身躯中澎湃。追随心的律动,我参加了全国钢琴大赛。梦在前方,一路行进不止,奋斗不止。月色的银辉像是这暗夜的伤口,点点月光便从其中流泻下来。小小的窗口依旧亮着一盏昏黄的灯,为我的奋斗指引方向。与月色媲美,与青春同行。虽不及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每日里我的手指也确是红肿胀痛,渐渐磨成了茧。但整日的练习,关节的酸痛,思绪的凝注,都掩不过指下生涩的音符。 “为什么无法成功,奋斗难道毫无出路?”我数次的失败后不禁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怀疑。我几乎放弃。扭头望向窗外,月光依旧平静如初,一如那个我立下决心的夜。“愿你走过韶华,依旧不忘初心。”我要继续奋斗。发狂似的练习,整栋楼似是将要被我摧毁,谱上凌乱分散的音符,被我的眼神紧紧攥住,压到琴键上。我的身体开始随旋律舞动,常常眼光呆滞,神情投入,着魔似的溺在音乐中,演奏中。不知温暖了几十遍琴键瘦小细长的身躯,黑白相间的花田上多了两只自由翻飞的蝴蝶,它们飞舞,腾跃,流出一段醉人的音乐,瀑布般泄下,卷席,包裹着我。此刻的我,全然忘尽体内愈加强烈的酸痛感,醉心于此。汗水在不知觉间从发梢滑下,间杂着微咸。或许,是奋斗的滋味?走进华丽的演奏大厅,着了闪耀的礼服,等待着,等待着奋斗的花儿绽放。“五号!”我昂首阔步,走上舞台。指尖滑过,蝴蝶翻飞。一曲春舞将舞台搬至阳春三月的田野。我沉醉于蝴蝶绚烂的色泽,觉着青春的神秘与极美已在蜕变中彰示了全部的答案。而那些蝴蝶沐浴着阳光,正舞与奋斗的花田之上。曲毕,掌声意欲掀起屋顶。当纤细的手指给予璀璨的奖杯以温度,奋斗之花,已然绽放。奋斗在左,汗水在右,走在奋斗的青春路旁,随时播种,悄然绽放,使穿枝拂叶的我奋力奔跑,探求成功的方向。拨开重重荆棘,抬眼发现,我,在奋斗的青春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