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538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06】A三重茅(chn)挂罥(jun)塘坳(o) 倚仗(y)B俄顷(qng) 布衾(qn)恶卧() 丧乱(sn)C广厦(sh) 大庇(p)突兀(w) 吾庐(l)D渚清(zh) 怒号(ho)霜鬓(bn) 潦倒(lio)AB项,“顷”应读qn;C项,“庇”应读b;D项,“潦”应读lio。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07】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寞寞向昏黑。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D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BA项,寞寞漠漠;C项,爷耶;D项,漂漂飘飘。3下列有关诗句中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三重茅:三层茅草 县官:官府B行人:从军出征的人安得:如何能得到C秋高:秋深 突兀:高耸D比邻:同乡 况复:更何况A三重茅:多层茅草。三,不是确数,是约数。4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08】A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四句,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诗眼在“独夜舟”上。一、二句境界冷寂,使他想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B诗的后一层是自抒胸臆,五、六句都是反语,其正面意思是说,自己正是因为诗文好而有了名声,官倒并非年老多病而罢退。C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D这首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成,诗人借此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慨,以及漂泊无依的凄苦心情,正表现出沉郁的风格。CC项,应是“由近及远”。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是“_,_”。(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雨的诗句是“_,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美好理想的诗句是“_,_,_!”(4)杜甫的兵车行描写了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_,_。”【答案】(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6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导学号:61612009】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宁静,_,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之后,他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如他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_,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_。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于此_,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杜甫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_,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_【解析】从横线处的位置看,处应填写由心情的片刻宁静到写村居诗的过渡;处,承接前面的赞美与后面的惋惜,应填惋惜的内容;处要结合后文以至段末,可见是“伤今”。处,应填与“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引出下面的语句;处要结合杜甫此时的遭遇来分析。【答案】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却有伤今之意国事维艰之际却被冷落与排挤7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语段成为一个中心完整的排比句。(字数不要求一致)李白从“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的大自然情景中悟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真谛,杜甫从_,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精神的归宿大自然是沉默的,在这凝重的沉默中给人以无声的启迪和引领。_【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及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作者名句对名句的感悟。根据本课或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名句选择。内容上:对“自然”的感悟,或大自然给予的启迪。【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阔大情景中引发了自己对生命旋律的思考8下面是我校组织的“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意简明连贯,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导学号:61612010】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构思图的层次和顺序问题。这个构思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班级爱心义卖的活动地点和活动宗旨。第二层次包括班级活动内容、活动宗旨内容和体育馆活动内容。具体分析时,可以先阐释活动宗旨,再分别阐释在班级和体育馆中组织的活动。【答案】(示例一)为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公益意识,我校组织“班级爱心义卖”活动,前期以班级为单位,要制定方案、准备好义卖物品并做好海报宣传;后期在体育馆主要有摆摊义卖和才艺展示活动。(示例二)为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公益意识,我校某班级将组织“班级爱心义卖”活动,活动的形式是摆摊义卖和才艺展示。班级要制定方案、准备好义卖物品并做好海报宣传。二、阅读提升层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行人但云点行频”中“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_【答案】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地荒芜的根源;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到过去已经发生“多次”;而“点行频”的原因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结果是田园荒废,民不聊生。(2)“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_【答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作用:深刻批判了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导学号:61612011】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D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准确细致理清诗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诗歌蕴含的核心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表达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从“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可以看出对庾信表达一种同情,暗示自己人生失意;“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通过描写自己生活在三峡一带,表明自己思念家乡。【答案】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导学号:61612012】独坐注杜甫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注】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寞。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AEB项,“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C项,“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D项,“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分析有误。(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解析】解答第一问,可以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解答第二问,应结合诗中的意象、诗句的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描写了黄昏之际归鸟投林、羽翼轻盈的景象。既含有诗人对倦鸟归林的羡慕,又包含人生暮年漂泊孤独、仕途失望、思乡盼归的隐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